794 金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一年的最后两个多月,似乎变得格外的慢。  

对于宁樱来说,哪怕用“度日如年”四个字来形容她的感受,也毫不夸张。  

而且,最要命的是因为她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人,所以知道雍正十三年会发生什么事。  

但是对于这里任何的其他人来说,尤其是禛自己:他并不知道“十三年”意味着什么。  

以前很少跑到小佛堂的宁樱,如今也开始经常上香礼佛了,只祈求雍正十三年年尾的这段时光能过得快一点,再快一点。  

她简直恨不得一觉睡下去,明天早上一睁眼,就已经是雍正十四年了。  

或者哪怕四葫芦做个太上皇也好啊!  

虽然依照他的性格,宁樱知道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勤政亲贤殿侧的大臣值房里,几位军机大臣都在这儿,还有允礼、允禄两位亲王。  

毕竟眼看着已经快要过大年了,再加上皇上身子毕竟不如从前,太医也强调说不能操劳过甚,于是方方面面安排的事儿只要不是到了最后决断地步的,大臣们都报在了端亲王这里。  

弘晖也想努力为父皇分一些肩上的担子每次见到皇阿玛的脸色憔悴一些,他为人子的心就往下沉了一分。  

和康熙朝九龙夺嫡的那时候不一样,弘晖从小是享受尽了父爱的。  

皇阿玛宠爱额娘,也十分疼爱他,从小在潜邸之中,父子两人不知道留下了多少温馨的回忆。  

这份父子情是十分深浓的。  

正在一边听大臣们说着,一边安排着诸多事宜,外面就报了万岁驾到。  

禛过来了。  

弘晖站起身就打算出去迎接,却见皇阿玛已经大步走了进来。  

众大臣们都跪了下去请安,弘晖也一样。  

禛走到了上首,坐下来才随意地道:“朕过来瞧瞧,诸般事宜都准备得怎么样了?”  

众大臣听见皇上如此问话,不由得都将视线投向了端亲王。  

弘晖站起身来上前去,就有条不紊地将最近安排的事情一件件汇报给皇阿玛听。  

禛一边听着一边微微点头,听到有不妥当之处便开口评论几句。  

大部分差事,弘晖的想法都是和他一致的。  

弘晖办差事办的很漂亮。  

等到这边这一趟听完了,苏培盛才进来,凑在万岁爷身边,俯下身子,小声道:“皇上,人来了。”  

这话说的没头没尾,禛却是明白的。  

他站起身,拍了拍弘晖的肩膀,脸上带着满意又自豪的笑容,瞧着儿子道:“你们继续!”  

一屋子人跪下来恭送皇上。  

禛走了出去,苏培盛跟在身后就补充道:“毕竟身份特殊,还不知道怎么安置呢,怕唐突了。”  

禛一边微微点头,一边不由的就加快了脚步。  

雍和宫改建的寺庙,虽然离建成还早着呢,但是禛已经安排布置了雍正十四年正月底的金刚驱魔舞。  

说是雍正十四年正月底,听上去似乎是明年的事,其实也就连百日都不到了。  

到时候,雍和宫会在前面已经开辟收拾出的广场上,直接悬挂起几米高的巨幅唐卡。  

“唐卡”是藏的音译,意思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  

普通规格的唐卡已经很美了,而几米高的巨幅唐卡挂出来自然是十分壮观又震撼人心的。  

“金刚驱魔舞”就是在这个背景前跳的。  

所谓“金刚驱魔舞”,指的是在西藏土风舞的基础上,吸取了本教仪轨和印度面具舞的某些形式,成为了藏传佛教的一种密乘仪式舞蹈。  

等到正式跳起舞的时候,舞台上会有穿着金色铠甲的四大天王出场,同时,在充满异域风情的鼓乐声中,还会有布袋僧和小童上场,形成六子戏弥勒的情景。  

接下去就是神舞。  

神舞会分成好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主题,但是总而言之:都是喜庆祥和、庆祝新年、驱魔趋吉的主题。  

祈愿天下太平。  

其实之前康熙朝的时候,京城附近已经有不少藏传佛教寺院,每年都会举行这些仪式。  

但是在曾经的天子潜邸之中跳起金刚驱魔舞,这还是第一次。  

因为雍和宫改建的寺庙还没有完全建成,这一次来跳金刚驱魔舞的,其实都是京城各藏传佛教寺院中挑选出来的僧人事先也都要经过一次一次的排练。  

然后,内务府的总负责人还会一次一次的过来给万岁禀告。  

宁樱在九州清晏殿的皇后寝宫之中,早就已经听禛对她说了不止一次了:“朕到时候带皇后去看金刚驱魔舞。”  

她倒是乐意他把心思转移到这些事上,甚至恨不得他就全部被这些事儿吸引了注意力才好。  

毕竟这些事不至于操心劳神,耗费心血。  

在京郊铺天盖地的大雪之中,雍正十三年的除夕到来了。  

禛也在提前十几天的时候,移驾回了紫禁城。  

除夕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京城内外大雪落地,长街上空空荡荡,家家户户都关起门来,欢天喜地的开始过新年。  

禛也没闲着。  

按照老祖宗的规矩,夜里三点的时候,天子就得起床,到各殿拈香行礼,祭祀神明和祖先。  

祭祀祖先的时候,自然也不能拜一拜就走,还得汇报汇报自己做出的功绩。  

这一趟轮流下来,其实是最花费时间的。  

等到都拜完了,天也就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