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羽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熔炉,武道人仙!  

长生仙去。  

从人从山!  

仅仅一字,实引人浮想联翩。  

何等壮丽之姿!  

“人仙,寿几载?”  

“不知。”  

梁渠顿止遐想:“老师怎会不知?”  

“夕纳景于吁虞渊兮,旦晞干于九阳。”越王振风开窗,红日江水落于一线,金光万丈沿生,犬牙交错,一派粼粼,其手指云间大日,“天之红日,其寿几何?”  

“莫非人仙永生不死?”梁渠瞳孔微张。  

“世上无有永生不死之物便是真有,‘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空活万万载也了无生趣。  

你莫要为志怪所累,觉得数百年,数千年为一嗟尔小数,只是武仙之境,据我所知,确同常规意义上的生死不同。”  

梁渠眺望天空,久久出神。  

不同。  

有何不同?  

臻象是为布“圆”,夭龙是为破“圆”,熔炉又该是为何等修行?  

四关七道。  

熔炉尚且是其中的第六道,末了的第七道化虹呢?  

他问出此言。  

“化虹…”越王轻叩桌面,“自是羽化飞升。”  

梁渠无言。  

“学生初涉武道之日,家中师兄便同学生讲过四关七道之总纲。  

至夭龙前皆有详解,精彩万分,余心向往之,然至熔炉、化虹,便无甚详解,只言片语,彼时欲问个究竟得到的也是这‘羽化飞升’四字。  

学生想问,何谓羽化?世上有飞升,人仙又能飞升到何处去?”  

“飞升飞升便一定要去往何处?摒弃父母亲人?贤妻幼子?”越王反问。  

梁渠沉吟。  

“此处飞升非飞往仙界、虚空。乃大自在,无所不往之意,其虹光所至,便是飞升之地,成仙之池。至于羽化,羽化无形,人身便介乎有无之间。”  

“有无之间?”  

“今时今日,你身上可会有皮屑,头上可会有头屑?”  

“自无腌臜。”  

梁渠摇头。  

常人修行至狼烟,便不再有代谢意义上的脱发,体表少有异味,修行至狩虎更是如此,体表油脂不会混杂灰尘变作脏污。遑论如今臻象,不去乱七八糟的地方沾染臭气,三月不洗澡,不换靴子,亦是干干净净无异味的。  

“不脏不污,几若仙人,然如此仍是肉体凡胎,以圣贤书上所言,羽化便是彻底褪去凡胎肉壳,由诸般道韵、万千霞光、无边云雾汇聚作无相真身,既可轻若无物,又可重比千钧。”  

梁渠听出言外之意。  

“老师亦是从书上获知?未有确凿定论?”  

越王失笑。  

茶雾袅袅。  

他起身缓步窗前,红霞笼罩。  

“登高望远,登高望远,人登有多高,自望有多远。本王人仙面尚未见过几回,上哪去获知化虹风采?仅能从古籍上观摩一二罢。倘若今生有幸,你能见到不一样的光景,记得回来同我说上一说,也便心满意足了。”  

梁渠不欲信誓旦旦,以显好高骛远之态。  

“定不会忘记今日所谈!”  

顿了顿。  

“我朝真有人仙?”  

“有!东海有鲸皇,我人族自有人仙,不止大顺、北庭、南疆皆有,可以确定一点,我人族武道之昌盛,远迈妖族!”  

热血上涌。  

澎湃心潮。  

“如何可见?”  

“成圣封王。”  

梁渠无话说。  

简言以蔽之。  

一山更比一山高。  

未曾真正爬上万山顶峰,入目所及的只有临近大山,抬头,耸立的绵延山头挡住所有天光,万林婆娑。  

今日谈话,属实让他眼界大开,惊觉世界之大。  

登高眺所思,举袂当朝阳。  

获益良多。  

“年节休沐,你头回来趟宁江府,若无甚要事,住上两日再走吧,宁江有千岛,风景是不错的。”  

梁渠回神抱拳。  

“却之不恭,叨扰老师!”  

张煦起身安排房间。  

趁天未黑,侍女收拾屋子的空隙,梁渠施展水行千里,“闪现”回平阳,告知苏龟山有关蛇族网大人及鬼母教事宜。  

苏龟山对这一手去哪全跟到邻居家串门一样的本领羡慕不已,然梁渠带回来的消息更是让他的情绪被惊诧完全占据。  

“鬼母教,蔓星鱼,他妈的,有这种事?”  

“未有确凿证据,只是几番猜测,越王已上书朝廷。”  

“研墨!我也书奏折一封!”  

梁渠控住屋内水汽,汇聚砚台之中。  

成了宗师,自如展示控水手段,实在方便。  

苏龟山边写边问:“真要如你所说,彻底剿灭鬼母教之日不会太远,你打算何日往西去?”  

“预计初春之前。”  

“金刚明王可曾有写信于你,言明何时归来?”  

“未曾。”  

苏龟山拧眉,停下书写:“明王还会回来吗?”  

“唔,亦不知…”  

梁渠挠挠头。  

老实说,他不太确定老和尚还会不会回来,毕竟平阳府内的邪僧事件有所了结,再无牵挂。  

苏龟山想了想,继续执笔往下:“予你个差事,办好了少不了你好处,大大有赏。”  

有赏?  

梁渠挺直腰板。  

“何事?”  

“西行之时,去悬空寺把金刚明王再请到平阳府来,本知府愿筹措善款,于平阳山上重建庙宇丛林,以迎明王大师,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