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热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上牲!”  

缺牙司祭破嗓大喊,干瘦脖颈上淌下浸脂热汗。  

大椎擂动鼓面,砸出薄薄水雾。  

咚咚咚!  

七月初尚未出梅,天空阴雨蒙蒙,势大力沉的鼓点犹如闷雷落入心头,上万乡民沐浴牛毛细雨,无声注视。  

铁链甩动,水兽登台。  

尖刀贯入。  

心头烫血喷溅飙出,滚滚腥风扑面而来!  

稚童害怕地环抱住父母大腿。  

父母却毫无畏惧,面上更多出几丝兴奋,口舌生津。  

好肉!  

一大早跑上几十里路凑热闹、等肉吃的闲汉亲眼望见水兽失去生机,瞳孔之间尽皆震撼。  

武师的四关、奔马、狼烟,距离平头百姓太远太模糊,然那不知比人大出多少的水兽,真真切切的摆在面前,翻个身能压塌土屋,甩个尾如地龙翻身,光挨到边上,阳光全让遮蔽,胸膛里气都喘不上来。  

捆缚它的链条粗比大腿,耀闪青光,小半个铁环砸到地面上,便打出一个人头大的凹坑,便这么死了?  

义兴河神祭。  

一年一度的大节,方圆百里乡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五六年的坚持下来,早早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隆重大节。  

鬼母教事罢,原先各个地方的百姓汇聚一块,难免滋生矛盾。  

独整个义兴镇于河神祭这股子氛围的感染下,即使初来乍到,不通风俗者,生活上一两年亦顺利融入其中,为之欢喜,为之鼓舞,极为迅速的拧结成一股绳!  

人群里。  

头回来的外乡人轻嗅血腥,仍觉梦幻。  

“主祭,行!”  

赭色大袍猎猎飞扬,英武青年拾级而上。  

哗啦!  

长袖振动。  

爵中清酒坠洒大江,同雨水、血水混杂,漾出层层涟漪。  

祭祀淮江,河流眷顾度1.5221  

河流眷顾度:13.2064  

马头墙参差错落。  

梁宅屋檐之上,脊兽沐雨,翘立望天。  

青丝游舞,莲裙轻扬,  

龙娥英伫立正脊,静静眺望高台之上的人影。  

人影落下,她也落下。  

“咦”  

龙瑶拖长音调,抱住双肩,大夏天作严寒哆嗦状,“娥英姐和长老真肉麻,知道的出去半天办大祭,不知道的以为长老让朝廷发配塞北,当苦力半年多了呢。”  

“就是就是。”龙璃点头应和,“眼神拉丝了都,长老要不给我们涨月钱,我看这家是待不下去了!”  

“涨十两!”  

“少了,起码二十两!”  

龙瑶、龙璃一唱一和。  

獭獭开听到涨月钱,也支棱耳朵,掰动爪子数数。  

“没大没小!”龙娥英没好气,抬手凝出一根细冰戳,缓步上前,“涨什么月钱,我看是长老平日待你们两个太好,骨头松了,只要家法伺候,打一顿就好。”  

“骗人,长老什么时候立的家法?”  

“我刚立的。”  

“啊!娥英姐你来真的?”  

“同族相残,我要告诉三长老!啊!”  

“幸好赶上了。”  

梁渠放下酒爵,步下高台。  

同料想的一样。  

他不在,义兴镇河神祭自然而然地往后推迟,从六月上旬推到七月初。  

仿佛这祭祀就不是给河神准备的,而是给他,要放到五六年前让乡老知晓,定咒骂不歇,如今反倒无风无浪,没有任何乡民有觉不妥。  

且梁渠虽没有特意吩咐,肥鲶鱼等兽仍按照往年惯例,早早地准备好祭祀用的三牲。  

故而从帝都归来的“第二天”,河泊所内只来得及匆匆报个到,陈兆安便把河神祭给办妥了。  

眷顾到手。  

江淮大泽风平浪静。  

“蛟龙转性子了?”梁渠托住下巴。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三圣敲打不知不觉已有两个年头,大师都证道罗汉了,蛟龙还没缓过劲来?  

傍晚。  

义兴乡民们凭手腕上的蓝笔颜料数目置换胙肉。  

一条为参加,二条为领肉,有一自有二,有二无有三。  

平阳府衙吏员敲锣打鼓,趁大节人多,来回提醒今年丙火日的宵禁时日。  

“你这条颜料是假的!”分肉的武者牢牢抓住汉子手腕,用力一搓,蓝颜料混着皲皮子搓匀开来,糊作一团,冷笑,“自己用苋蓝染的吧?乡老画的根本洗不掉,搓不掉!”  

“这这这…”  

“跑义兴镇骗吃骗喝来了!”  

“赶紧滚,别碍事!”  

队伍后头一片嘈杂激愤,企图浑水摸鱼的汉子不敢狡辩,灰溜溜地跑开。  

大早上的睡了个懒觉,结果没赶上…  

未等天黑。  

队伍里又来个头发花白的阿婆,两只手各牵一个七八岁,爱抠鼻子的孩童。  

只可惜,手腕上没颜料。  

聊上几句,原是腿脚不便,没赶上中午的大祭,武者问询周遭队伍,确认是隔壁南浔镇的。  

年轻时丧夫,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外嫁,大儿子不管,小儿子死的早,留下两个小孙子,孙子的娘早早改嫁,靠一亩薄田度日。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另有家中忽有大病者,忽有残疾者。  

曾经的梁渠和陈庆江便为典型。  

人口稍多些的大乡大镇,年年冬天,总会默默消失那么几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