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混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琉璃罩内。  

一十六只金蛹倒立不动。  

梁渠仔细观察,选出最肥最大的一只。  

确认无误,看守人从木架上取下一个玉质小竹筒,拧开顶盖,伸入到琉璃罩内,轻轻一推,金茧倒挂的连接处断裂,正入筒中。  

拧上盖子。  

「此物口器锋利,苏醒时,纵使瓷碗、铜碗亦能啃出缺口,如无必要,切莫随意更换器皿,用的时候先行震毙,生吞入腹即可,倘若觉得恶心,用什么包裹亦无妨,但需确保完整。」  

「多谢大人。」  

「小事耳,功劳簿。」  

李公公递上册页。  

上面有梁渠的全部大功记录和获得原因,整整一十八道烫金纹,排列整齐,熠熠生辉。  

看守人挥舞朱砂笔,横向勾销一十二道,盖上印章,写明缘由。  

梁渠同样往下面签署姓名,按上官印。  

至此「钱货两清」。  

蒙强等人大开眼界。  

太奢侈了!  

十二个大功啊,说没就没,就换了一条作用不明的小虫子。  

除开时虫。  

梁渠要兑换的第二样东西就正常许多。  

日月昙花!  

望月楼二十六层。  

紫衣妇人盘坐花海。  

沁人心脾的芬芳钻入鼻翼。  

中午的阳光洒落到每一片花瓣上,照出三分透亮,所有的奇花各有特点,姹紫嫣红、清淡艳丽,皆属珍品。  

相似相非的一眼望去都有许多。  

怎奈梁渠没那么多的功劳置换,只能取用其中一朵。  

龙虎金身妙用无穷,愈修愈强,愈修愈劲,且氪金就有回报,万不能落下。  

紫衣妇人拿过册页,接续前面尚未干透的朱砂迹,销掉仅剩的六道金纹,用小铲子挖出一朵花盘足有六寸的大昙花。  

此昙花外圈为炽烈的阳红,内里包裹住花蕊的一小片柔蓝。  

正为望月楼特产。  

日月昙!  

「日辉、月华妙处无穷啊。」梁渠感慨。  

两件至宝到手。  

回家!  

宅院内。  

阿威落到蜃虫的脑袋上,扇动翅膀,梁渠阖上房门,启开玉质竹筒,倒出金蛹。  

先割破手指,尝试统御。  

血迹隐没。  

统御失败。  

梁渠并无失望。  

有枣没枣打三竿。  

没有龙血侵染,非水兽,本就没抱太大期望。  

沟通泽鼎。  

一缕青色长气流转掌心。  

正为春序长气!  

几乎是长气出现的刹那,本无动静的金茧忽然颤动。  

有戏!  

梁渠面色欣喜。  

先前望月楼内靠近时虫,他便觉察到了其与四季长气气息相近,两者定有某种渊源!  

未几。  

金茧裂开一道口子,露出一只淡白色的瞳仁。  

瞳仁转动。  

一只三寸长,食指粗,头部尖锐如蚱蜢,披有金甲的无足小虫跳出,完全无视梁渠,倏然间蹦动到手掌上。  

好快!  

梁渠险些没反应过来。  

金虫张口咬住春序长气,然后,摇头摆尾地吐口水,使劲往自己的身上拖拽包裹,好似…结茧?  

少顷。  

一只淡绿色的虫茧倒挂于木桌横梁之上,苍翠光芒流转,生机盎然。  

食指轻轻叩动桌面。  

梁渠念头微动。  

泽鼎大颤,绿茧凭空消失,重新化作春序长气回归。  

金虫摔落在地,头脑发懵,来回扭动,试图寻找消失的长气。  

梁渠见状再给,时虫再结。  

反复多次。  

时虫摔地多次。  

「不太聪明的样子。」  

确认长气始终位于泽鼎掌控之中。  

梁渠一次拿出两缕。「春序」和「夏序」。  

此时时虫反应更为剧烈,迫不及待地咬住长气,犹如编织绳索一般往自己身上裹。  

一个绿橙相间的虫茧眨眼出现,梁渠燃起金目,仔细观察,初时未有改变,但慢慢的,两种颜色像有互相渗透融合之象。  

重新收入泽鼎。  

这次的时虫显得异常暴躁,直接给木桌啃断了一条腿。  

淡淡的虚弱感自梁渠小腿往上蔓延,蜃虫和阿威如临大敌。  

竹筒一扣。  

虚弱感顿消。  

时虫奋力冲撞,整个玉质竹筒摇摇晃晃。  

劲挺大。  

再看泽鼎。  

春序、夏序两道长气似有黏合,过了一阵才彻底分开。  

有戏!  

梁渠振奋。  

「四季到时序,老龟合不出来,泽鼎合出来了,但只合出一条,故中间应该没有特殊之处,单纯数目不够?」  

量变引起质变。  

梁渠亲眼目睹过龙人收取长气,天水朝露初时为絮状物,最后方化作一缕。  

望月楼内按蒙强所言同样如此,人为收集日月精华,慢慢地积累合作长气。  

四季到时序,兴许不是四合一,而是「四点四」,「四点八」方能合一,毕竟四季改变命数的最大最小值,要小于时序的最大最小值。  

真指望老龟慢慢凝聚,运气好,明天就成,运气不好,得等到猴年马月里去。  

眼下时虫则像一个催化剂…  

竹筒打开。  

不等时虫发作,春夏秋冬,四气齐出!  

时虫爆出细微尖叫,似乎高兴傻了,紧忙笼住四季长气。  

四缕长气变作四根棉绳,交相缠绕,紧紧地编织到一块,汇聚成四色虫茧。  

光芒流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