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显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京城积水潭。  

涟漪一圈一圈地荡开。  

百丈血柱冲天而起,惊飞云中鹰隼,彻底宣告梁渠的到来!  

炊烟袅袅,饭香火燎。  

家家户户夹两筷子菜,手捧饭碗跨到门外,顶着冷风眺望夕阳下的红柱,不知发生何事。  

其势之高,其威之广,其状之大,仅次皇城望月楼!  

巍峨兮。  

望月楼顶,人影斜立。  

单凭一句高高壮壮的良家子,总管太监知晓圣皇心中究竟有何等欢喜,绝不亚于亲族长辈对小辈道一句生得虎头虎脑!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叱起文武业,可以豁洪溟。陛下文德武功,卓冠无伍矣!”  

“哈哈哈,好一个可以豁洪溟!”圣皇不住抚栏,“闲时读了不少书?”  

“多为杂书诗词,无半分真才实学。”  

“且去问问,多久晏食?”  

“内臣先前问过,莫约三刻。”总管太监听出言外之意,紧接道,“梁水使适才破境,恐要好些时辰调理。”  

“无妨,传我口谕,梁卿家能显摆多久,就显摆多久,教万国使臣看看,教天下人看看。此外,告诉御膳房,推迟晏食,朕要同梁卿家共宴!”  

“喏!”  

夜幕降临,万船相会。  

画舫灯笼高挂,炽烈的火光照得满江橘红。  

今夜二十二日,天空月亮尚圆,血柱不消,依旧清晰的显耀人前,轰动京城。  

赤红的末端丝丝缕缕地蔓延开来,如烟似雾,没入水一样的银云里。  

梁渠入定未醒。  

百丈血柱犹有增长,只是不再如砌墙时猛涨高升。  

雄浑至骇人的蓬勃精气氤氲裹挟,令梁渠沉醉于豁然洞开的修行奥妙之中。  

神魄与血气相融汇聚的真气蔓延体外,直好似生出五感之外的第六种感知。  

狩虎,来自生命层次的蜕变!  

天地大有不同啊!  

噼啪!  

火星纷扬。  

周遭船只围而不散,烤火抱团,碍于先前金叶船之霸道,他们不敢打搅,再见无人下船,只得各自猜测船上之人身份。  

宗室子弟?  

武圣之子?  

蓝继才懒得理会庸人,叫来人去订上一桌好酒菜,送到楼船甲板,同船上将士们大快朵颐。  

“蓝先生,咱们不入宫吗?”徐子帅问。  

“皇城外为积水潭,皇城内为太液池,两者本为一湖,宝船入了积水潭,圣皇焉能不知?”蓝继才馒头沾汁,大口吃菜,“咱们老实候着就行,要不了多久,圣皇指定会派人来给赏。”  

“许久未见,蓝先生一如既往的豁达啊。”  

小舟飘晃,轻轻靠近。  

数道人影轻跃上船,为首者面白无须,持搭拂尘。  

“呦!李公公!”蓝继才拍下筷子,拉开板凳,“锦绣园的好酒好菜,坐下喝两口?”  

李公公摆手:“不及蓝先生洒脱,更不敢耽误正事,今夜某特来传圣皇口谕。”  

圣皇口谕?  

众人紧忙起身,作揖下拜。  

“恭听圣皇口谕。”  

天坛之上,梁渠耳朵微颤,正欲睁眼。  

李公公率先抢断:“梁水使莫动!千万莫动,天大地大,修行最大,误了修行,某担待不起,您坐坛上听着便是。”  

梁水使?  

围观的公子哥们捕捉到关键词,苦思冥想。  

姓梁。  

非为宗室子弟,豪族大户。  

水使…  

衡水使?  

河泊所内任职?  

无奈信息太少,大家单凭如此两项,实在分辨不出何方神圣,只好竖起耳朵,仔细辨听口谕内容。  

万籁俱静,李公公清清嗓子:“梁卿家能显摆多久,就显摆多久,教万国使臣看看,教天下人看看。”  

这般亲切?  

不待大家惊诧。  

李公公继续道:“此外,圣皇教御膳房推迟了晏食,邀请梁大人调理完毕,入宫共宴。”  

人群直接炸锅。  

不是,你小子宗室私生子啊?  

狼烟入个狩虎,怎么就能够同圣皇共宴?  

獭獭开听得周围人的惊呼,挺胸抬头。  

“不合理啊。”  

宋季立摩挲下巴,匪夷所思。  

放到外省,除开几个特殊地界,狩虎大武师非同小可,足领一军,把持一县。  

稍偏远些,当个土皇帝亦无不可,相当不凡。  

但不好意思,这里是京城!  

满城的武功勋贵,一青砖砸下去能砸到一大片狩虎大武师。  

莫说大武师,伯爵、侯爵的,谁家往上数,没个宗师爷爷,太爷爷?  

有口谕,已经够离奇,更没见有能和圣皇共宴的啊!  

金叶船甲板上,李公公揭开红布,分发赏银,上至蓝先生,下至水夫、江獭,人手一个大元宝。  

獭獭开捏住元宝狠咬一口,留下两个尖牙洞。  

柳乔生目视梁渠相貌,灵光忽闪。  

“莫非这小子周岁不满二十?甚至没满十九?”  

“没满二十?”  

宋季立皱眉。  

“世上真有不满二十的大武师?十四五始修行,三四年自四关冲到狩虎?天下闻名的柏宗师亦要二十后到的大武师吧?”  

“怎么没有,十几年前就一位,姓袁名遇文,十九岁五个月破的大武师。”柳乔生印象深刻。  

“袁遇文?”余下几人面面相觑,“我等怎么没听过?”  

“莫来诓骗我等,如此年轻的大武师,怎会籍籍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