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大点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炮仗一刻一响,浓郁的硫磺味弥散四方。  

花园张灯结彩,红缦垂扬。  

西南角落。  

归家晚的许家子弟煮茶论英雄,手剥花生指点江山,议论哪房谁家的子弟更出息。  

无意间望见梁渠身旁龙女,眸光大亮,手肘戳戳桌上嗑瓜子的大龄青年。  

“许三哥,东面小子谁啊,怎么从来没见过?”  

许三哥瞅两眼,摇摇头。  

“没印象,我前天到的黄州,不过这小子肯定不一般。”  

围者纳闷。  

“不识怎知厉害?”  

“喏,人旁边的女人看见没,漂亮么?”  

“漂亮,真仙女,就是个长得忒高,比我还高半个头。”  

“是你矮。”  

“找揍?”  

“个高好啊,腿长!瞧着羊脂玉一样!真想摸摸她的脚,延年益寿啊!”  

“好!有品味!”  

“嗤,让你们闻闻味,真拿筷子夹上菜了?”许三哥吐出瓜子壳,面露不屑,“撒泡尿照照,就是这么漂亮的女人,来有两刻钟,没一个人敢上去搭话,能不牛逼?”  

“嘶”  

一语惊醒梦中人。  

无端闲聊。  

日光渐升,人群渐密。  

寿堂内。  

稀疏时尚不明显,人一多,乌乌泱泱,各个圈子泾渭分明,像一个个扎推团簇的泡泡。  

核心圈层,许家两祖、杨东雄夫妇、许容光夫妇、霍家、池家宗师、黄州、筠州知州。  

而在此圈之外,足有一个丈宽有余的“无人区”。  

路过者无不欠身礼让。  

旁人有事,或想问候,非得圈外喊一声方才踏入。  

这不是规矩。  

没人定这样的怪规矩。  

皆是下意识的自发行为,好比鬣狗遇上狮群,自觉让开道路。  

无形的事物变得可视化。  

除开核心,稍次一级的,两州州同、三家家主、各房有本事、有地位长子。  

再次一等,小家族家主、狩虎大武师…  

圈子一级一级的等降等,各圈“无人区”的范围相应缩窄,且到第四层开始,偶尔会有人冒犯踏入,企图“跨圈”。  

年轻一辈则多处寿堂后花园。  

不同于宽阔、无遮掩的寿堂,人们下意识抱团,以应对更强势者的冲击。  

花园错落的景观和灌木成为天然屏障。  

此外年轻人等阶观念轻、讲究少。  

园内没有如此明显的“圈泡泡”,相互间融合性更强。  

不过不分等阶,不意味无“势力”划分。  

梁渠晃晃茶水。  

托师娘的福,清一水鲛绡、龙绡,腰带、袖边各处绣有金丝,白配金,晴天朗日之下,相当耀眼,就差竖块牌子说我们几个是一起的,“生人勿近”感极重。  

“明明是许家设宴,尽叫外姓人出风头。”  

少年撇嘴。  

大手拍桌。  

周遭人猛吓一跳。  

“胡说什么?”许利杰低喝,“杨宗师是许寺卿女婿,他的亲传就是咱们许家自己人!尊卑不分,亲疏不分,掌嘴!”  

其余人急忙劝阻。  

“杰哥别生气!小纬年纪小不懂事。”  

“是啊是啊。”  

“小纬快道歉!”  

“道歉啊,听见没有!”  

角落里的插曲知晓者不多,只拍桌一下吸引到不少人视线。  

梁渠稍看两眼,以为自家人教训孩子,收回目光。  

桌子上的瓜果换了两盆,空壳子堆成小山。  

盘香烧断棉绳,铁球落入铜盘。  

闲话静默。  

梁渠精神微振。  

要来了!  

寿堂内。  

总管、司仪、礼笔披红戴彩,许容光身穿新衣,背北朝南,端坐寿堂之上。  

一切就绪。  

许容光命令“穿堂”。  

司仪传唱。  

至此。  

鸣炮奏乐!  

穿堂风过,衣袂飞扬,长子许汉平沿寿堂中线踏行,轻斜火折,引燃寿灯。  

寿灯为金焰烛,按寿龄满十上一株。  

共计九支,寿堂暴明。  

众人眯眼。  

焰光闪烁,许汉平致祝寿辞,内容无非是千恩万谢养育之恩,赞颂老人一生功德。  

辞毕,拜始。  

叩拜分团拜、家拜和夫妻两口拜,血亲磕头,余者行礼。  

儿孙们按长幼尊卑,礼仪约定,依次走过寿堂,献礼。  

司仪立于堂口,逐一报咏。  

此即“唱名”。  

当然,不想唱,知会一声便是,可欲献重礼的定不愿寂寂无名,颇有攀比之意。  

行至此步,按理该由长子长媳先行端酒上寿,旋即众人发现,端酒上前竟不是许汉平,而是许容光的三女儿许婉!  

合礼乎?  

交头接耳。  

议论纷纷。  

知道的人明白缘由。  

不知道的询问他人,大吃一惊。  

怪怪。  

宗师女婿!  

女婿半个儿。  

岂不言许家有三位宗师!?  

许容光执酒离座,到堂前向外敬天,向内敬地,然后回座。  

“杨东雄、许婉夫妇,送三百年延寿兰血灵芝一份!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祝父亲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三百年延寿兰血灵芝!  

狩虎以下服用,少说延寿三年!  

无愧宗师。  

出手阔绰!  

到臻象境界,肯定用不着拜寿,谁让杨东雄是许容光的女婿?  

直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