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玄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越王给的拜师礼!  

师兄师姐翘首以盼,全想乘机开开眼界。  

梁渠当年拜师杨东雄,仅仅送些点心,价值不过三两白银。  

当时穷酸,全身上下凑不出百枚铜板,三两还是问向师兄借的。  

越王是谁?  

武圣!  

必不会寒酸啊。  

梁渠放下温石韵,转头吩咐:“龙瑶,去灶房看看冻乳做好没有,拿出来给大家尝尝。”  

“是。”  

待龙瑶端出盛满冰激凌的水晶盆,张煦正好回来,双手捧举一个三层紫檀木箱。  

温石韵对所谓拜师礼不感兴趣,拿起小勺子擓一口冒冷气的“冻乳”,瞳孔放大,浑身打个冷激灵,伸长脖子大口猛干。  

龙瑶赶紧分个小碗出来,免得小孩吃太多闹肚子。  

张煦收回目光,拉开紫檀抽屉。  

“梁水使请看。”  

第一层,堆满琳琅六样。  

肉干,芹菜,红豆。  

枣子,莲子,干桂圆。  

束脩六礼齐全。  

礼数周到。  

世子妃道:“六礼准备匆忙,故仅是些常见宝植,梁水使勿怪。”  

“不敢。”梁渠弯腰,“我收世孙为徒,越王亦收我为记名弟子,何有弟子责怪师傅之言?”  

世子妃望向张煦。  

张煦稍稍侧身,拉开第二层抽屉。  

缝隙中有金光透出,待匣中宝物完全展露。  

一朵五瓣金莲映入眼帘。  

金莲荡漾金色清光,倒映盒上,犹如水波流动,神异非常。  

“五品魂金莲!”  

梁渠瞳孔微缩。  

他认得此物。  

魂金莲!  

类似延寿蟠桃,全天下唯有大顺朝廷方有稳定产出手段,用以奖励有功之臣。  

一叶两大功,然魂金莲保底三叶三品,即品相最为糟糕的金莲,亦需六個大功方可置换。  

眼前五瓣即五品,换言之,放他面前的是一朵价值十大功的奇花!  

效用简单粗暴。  

提升神魄强度!  

狼烟,本质是意志与肉身结合之阶段,引导“本”发生演化与改变。  

脉髓玉液对开脉有奇效,属于临时给了意志神魄一个增持,凝脉时如挂铅坠。  

金莲则为永久的根本提升!  

效果或许不及临时增持那么夸张,有没有一半犹未可知,然光永久提升一点,弥足珍贵!  

徐子帅后撤半步,以手遮眼。  

明明金莲光芒如此柔和,他偏觉得是那么璀璨,不可直视!  

其余师兄,师姐皆有震惊。  

豪气啊!  

武圣出手,非同凡响。  

收徒与养儿颇类,师弟这儿子没长大成人呢,竟就有了回报!  

“张家宰,继续吧。”  

世子妃挥挥衣袖,轻声提醒。  

徐子帅咽口唾沫,想起来紫檀箱足有三层。  

第二层即为价值十个大功的魂金莲。  

第三层会是什么?  

众人愈发好奇。  

张煦没卖关子,拉开抽屉。  

阳光涌入木匣,驱散阴影。  

一块似残月弯曲,似金非金,似铜非铜的金属牌静躺其中,伴随抽屉的拉动,轻轻摇晃。  

上头龙飞凤舞两个大字。  

“玄黄。”  

梁渠和师兄,师姐面面相觑,没看明白是个什么东西。  

唯有众人身后的杨东雄心头大颤。  

张煦作揖笑道:“此乃半份玄黄长气,越王特意嘱咐于我,赠送给梁水使。”  

半份…玄黄长气?  

胡奇,向长松两人境界浅,不知玄黄长气为何物。  

徐子帅几乎站立不稳,平白后撤两步。  

向长松悄悄询问:“徐师兄,玄黄长气为何物?”  

“晋升宗师之物。”徐子帅言简意赅。  

晋升宗师之物?  

向长松瞠目结舌:“咱师父要成宗师了?”  

徐子帅摇摇头:“晋升宗师有数步要走,咱师父差上一些,但,不是没希望。”  

场内师兄弟呼吸齐齐加深。  

好大手笔!  

俞墩,陆刚两相对视,两人知晓更多,心中生出几分猜测。  

这礼,  

恐怕不是送给小师弟的。  

玄黄长气乃天下第一中正平和长气,然其仅仅是中等气。  

以小师弟狼烟境就展露出保底宗师,武圣有望的资质,越王特意送份中等气来,反有些“打压”。  

倒是师父来用,正正好!  

无论从节点,亦或境界,全说得过去。  

梁渠平复心中翻涌思绪,注意到张煦口中言辞,恭敬询问:“张先生,何谓…半份玄黄长气?”  

张煦道:“朝廷许多特殊物品无法用大功衡量,或者说,不能全凭大功兑换。  

天下万规万法,不敢说没有不让人钻空子的,朝廷仅能尽量设限,找补,多半会以两个方式。  

一,特设兑换人群,如梁水使去年得圣皇口谕,今年进的吏部贤才名单,某些宝物即设立为,唯有上贤才名单者,方可用大功置换,魂金莲就是此等宝物。  

二,独立成册,此事有便于圣皇进行特例嘉奖,例如择功权,获得对应品级的择功权,可进入藏经宫,任选一门对应功法。  

天地长气,两样都沾。  

寻常人兑换,殊为不易,困难重重,然越王成圣之际,朝廷一口气发出五份玄黄牌。  

一块玄黄牌加十个大功,即可从朝廷手中置换出一份玄黄气。  

今日仅送给梁水使玄黄牌,他日仍需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