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迎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梁渠让李立波跑个腿,把箱子搬回家。  

自己挂上腰牌,龙灵绡摇身一变化作官服,往府衙方向去。  

短短几里路。  

到处有劳工用大木槌夯土,平整道路,闹得满地灰尘,低头不见脚面。  

走至门前广场,又见一群不入品的衙役抱着笤帚扫地,洒水,拖地。  

衙前泊船的小港口尤其热闹,全是军汉拿竹竿测量水深,检查淤泥堆积程度。  

有地方不对,便叫来小船挖河泥,拓展水深。  

挖河泥的船叫“爪斗”,小阔肚舟,搦河泥时,一人摇橹,一人用“爪斗”将河泥抓提到船里。  

倒不用专门找个地方填埋,小船满了,往岸边一靠,自有等候已久的乡民上前哄抢。  

河道淤泥,好东西。  

晒干和泥土混在一起,不管庄稼地亦或桑树林,全是顶好的肥料。  

好重的既视感。  

整个一大扫除。  

梁渠腹诽。  

幸好自己一個从六品官,犯不着去干打扫的活。  

跨过府衙门槛。  

平时见得到,见不到的主簿忙得脚不沾地。  

桌案后的规整册页、文书、告示,清点仓库的算盘珠子拨成一片,书页翻得哗哗响。  

原先你贴一层,我贴一层,麻麻赖赖牛皮藓一样的告示板焕然一新,工工整整,一目了然。  

“厉害…”  

“阿水!”  

项方素依靠在三楼栏杆上招手。  

不走楼梯,轻轻一跃,翻身上楼。  

徐岳龙的书房内挤有不少人,陆凯云、白寅宾、冉璎都在。  

打过招呼,梁渠明知故问:“怎么个事?谁要来巡检不成?”  

“嘿,让你小子今个见见世面!”项方素抓住梁渠肩膀,“去年成就武圣,大脯天下的威宁侯,再过几天,要走过咱们地界了!”  

“武圣要来,犯不着这样兴师动众吧。”  

梁渠点向大堂里来回奔走的差役。  

“诶,这你就不懂了。”项方素倚靠栏杆,后仰脖颈,舒展脊背,“说是路过,平阳府能干看着?不邀请武圣上岸歇歇脚?  

县令上任,沿途驿站要备好物资、马料,地方知县会邀请上门做客,送上一份盘缠。  

现在那么大一个武圣从咱们平阳府经过,咱们几个府衙的人,指定要邀请上岸的,一个道理!说不得去接武圣的,就是咱们河泊所。”  

梁渠挑眉。  

“咱们邀请了,武圣就会上岸?”  

“一千口人,一千口厕桶。”白寅宾走出书房,“威宁侯四月发布求贤帖,船队肯定载有一大帮人。  

那些下人、仆从、官员,拖家带口的,不是个小数目,皆是要吃喝拉撒。  

但平阳府往南是池州,池州再往南就是宁江府,虽说池州是个直隶州,实际就两三个县大。  

大船队去那补给不到什么好物,咱们算是威宁侯到封地前的最后一个大站。”  

“不止。”冉仲轼抓着扶梯从楼梯走上来,“威宁侯此番是去封地就任,船队里不仅会有沿路招揽的武圣班底,更有一群帝都老臣。  

他们要负责威宁侯到任后的各项事宜、礼仪、交接,等过个一年半载,甚至更久才会重回帝都。  

这群老学究,最擅长清点府库、盘查账目,每回有封王就任,其实都带点对沿途大府‘清点’、‘检查’之意,不会查太细,但要做的太糙,容易被参上一本。”  

难怪。  

梁渠想到楼下拨算盘珠子的主簿。  

心想武圣到来,面子工程搞搞就算了,怎么还要搞里子。  

原是半个督察。  

白寅宾竖起大拇指。  

“高,仲轼哥到底搞后勤,门清啊。”  

冉仲轼懒得辩驳,提醒道:“威宁侯是老称呼,大家以前叫习惯了,私底下喊喊无所谓,如今成就武圣,获封宁江府,当众该称越王!切莫记错!”  

众人点头。  

担心梁渠不明白,项方素低声补充。  

“宁江府古属越地,故称越王,其实你要叫宁江王也无所谓,古朝旧俗,大家仍觉得一字尊贵,实际早模糊了,一个习惯罢。”  

梁渠只当听个趣事。  

他肯定随大流。  

任何时候,没有利益获得的特立独行都是在犯蠢。  

“霍,全到了?”柯文彬跳上三楼,翻过栏杆,“我没来晚吧?”  

“差你一个,不过不算晚。”  

人到齐。  

徐岳龙放下手中文书,让人全进书房,关上门简单说几句。  

东西老生常谈。  

无非是威宁侯要来,近几日别到处乱跑,能在“工位”,尽量待在“工位”上。  

附近水域要加强巡逻,切莫来的几天,闹出什么水怪食人的恶事来。  

柯文彬戳戳梁渠。  

“过几天要见武圣,紧张不?”  

“还行吧。”  

梁渠想了想道,他从苏龟山那提早好几天知道威宁侯要来,心理建设做好几天了,再者此前不是没见过蛤蟆。  

“真假?”  

柯文彬怀疑。  

武圣,能活八百年的神仙人物!  

亲眼见到不激动,紧张?  

梁渠耸耸肩。  

“柯文彬!梁渠!你们两个不要交头接耳,认真听!”  

柯文彬:“…”  

良久,言毕。  

众人离开。  

徐岳龙叫住梁渠,让他关上房门。  

“昨天没空问伱,死的那条紫蛇怎么回事?是你指使白猿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