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灵性再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兰锜上,伏波熠熠生辉,枪刃反射日光,流转不定,如同抹上一层上好枪油。  

梁渠握上长枪,如臂指使的感觉没有变。  

乃至于…  

“灵性更足。”  

整把伏波握入掌心,化作一条不折不扣的长龙,活力比渊木弓强上不知多少!  

“奇怪。”  

梁渠来到窗边,他身高臂长,弯腰抓起躺靠到墙上的飞龙。  

整只飞龙目光呆滞,不见有丝毫生机灵性,胸口蓬松羽毛曲卷,生发出的醒鼻的焦糊味。  

感知蔓延,耳识法辨别。  

没有任何变化。  

只周身缠绕有丝丝缕缕的赤火鸟气息,但那气息在不断的消散。  

梁渠眉头微蹙。  

气机消散,往往代表死亡。  

张大娘手拎菜刀从灶房里匆匆追出,见到梁渠手上飞龙,心底猛松一口气。  

“东家,我以为它跑了呢!水都烧好了,发现鸡没了!吓死我了,都怪我绳子没绑好,让它得了机会,我马上去杀鸡烫毛。”  

“等等,暂时先不吃,晚上弄点别的吧。”  

张大娘倒没有意见,烧什么饭不是烧眼见飞龙身上的赤火鸟气息不住溃散,梁渠骑上赤山,飞速赶往平阳县城找陆刚师兄。  

陆宅内。  

陆刚听得梁渠所见所闻,捧起伏波,再拿起飞龙。  

只片刻功夫,花尾榛鸡上的赤火鸟气息消散近无。  

幸亏赤山跑得快,不然送到陆刚手上的可能就是单纯一只傻鸡。  

沉默片刻,陆刚不确定道。  

“赤火鸟大抵死了?”  

“师兄,为何?”  

梁渠从熠熠生辉的伏波,与痴傻呆愣的飞龙身上大致猜到陨落结局。  

陆刚此前说过,伏波内的赤火鸟或许未曾死绝,仍有灵性潜伏。  

但他想不通,这个结局是如何发生的。  

陆刚目光在伏波与飞龙之间不断移动,渐渐勾连起思绪。  

“此前赤火鸟彻底潜伏,无论是兵主亦或伏波本身,皆无法发现,但靠平日温养,依旧能慢慢消磨其生命。  

赤火鸟不甘死亡,恰有羽虫靠近,本能驱使下,试图转生,却让伏波抓住机会吞噬。  

灵兵一旦成形,虽与提供灵性的介质同根同源,但已然是两个生命,赤火鸟必然不是对手,否则无需潜伏。  

故伏波趁机吞噬掉赤火鸟的最后灵性。  

待赤火鸟挣脱开来,投入飞龙,早已是强弩之末,甚至于不敌一只野鸡。  

二者神志两相磨灭,造就如今半痴半傻的花尾榛鸡。  

若师弟未曾去往华珠县,说不得赤火鸟真有机会重生,但整整两个月,赤火鸟本身灵性消磨不少,功亏一篑。  

恭喜师弟,伏波如今彻底补全,像赤火鸟这般生机盎然的大妖实属罕见,当真不易。”  

梁渠接过伏波,心绪莫名。  

赤火鸟一世大妖,先与蛤蟆大战,不得已散羽重生,浸泡入深水区足一年。  

此后又坠于熔炉,锤锻灵兵,但即便如此,赤火鸟仍没有彻底消亡,于灵兵中潜伏。  

万万没想到,重重困难之下仍存有一线生机的赤火鸟会如此戏剧化的灭亡消失。  

死在自己的最后一搏上。  

弄清缘由,知晓伏波并无大碍,梁渠拜别陆刚。  

庭院内,花尾榛鸡蹦蹦跳跳,痴痴傻傻。  

梁渠去厨房抓来一把米撒到地上。  

花尾榛鸡侧开数寸,低头啄土。  

傻鸡连米都啄不准。  

养着吧。  

尽管不知傻鸡有何用处,但能直面赤火鸟,证明上天有好生之德,杀掉吃肉未免可惜。  

乌龙叼着肉片从灶房中跑出,见到傻鸡耳朵一动。  

片刻。  

傻鸡扑棱翅膀,乌龙蹦跳追赶。  

一鸡一狗满院飞奔。  

梁渠握上伏波,心如止水,用完全姿态的伏波操练青龙七杀。  

长枪如狂龙甩尾,挑出道道锐金流光。  

合心合意,痛快至极!  

操练中,昨夜梦境与今日现实交相重叠,竿头直上。  

原先陌生的四五两式,亦于生疏之中一点点变化纯熟。  

尤其是早已熟练运用的前三招,枪刃挑动组合,罡风卷动,似条条青龙绽放,变化无穷。  

越练,梁渠越能发觉伏波枪中的惊人灵性,爱不释手。  

每一枪皆切合心意,抖擞腾挪,那无物不斩,斩无不断之感,实在令人上瘾!  

只因一只小小飞龙。  

时也命也!  

机遇难得。  

接下来两天,梁渠全部宅在家中,依靠老砗磲吸纳水泽精华,修炼武学。  

于二郎加持下,成果斐然,日就月将。  

肥鲶鱼则天天抱上鱼篓乱晃,试图钓出大泽里的两位龙人。  

两人抢过一笼螃蟹后再无声息,完全没有线索。  

华珠县那边倒是陆陆续续有人回归。  

包括梁渠手下的河伯查清跟两位河长。  

三人回来,第一时间上门告知,旋即得到两個任务。  

一是把周遭的三镇八乡全部巡查,探查有无情况发生,有无地方需要修缮水利设施。  

二是去叫来浪云楼的掌柜,顺带看看周游江陵县的项方素等人是否回来。  

有手下当然要派遣手下干活。  

池塘里养的螃蟹越来越多,一直没有喂食,养太久,螃蟹开始消耗自身能量,是会变瘦的。  

当天下午。  

浪云楼掌柜乘着马车,从县城赶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