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忙忙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忙忙忙!  

七品都水郎不是好当的。  

梁渠脚步不停,用布包包上册页和书籍跑出书房下楼,与众多赶来的河伯官员擦肩而过。  

透过雨声,梁渠能听到隔壁楼里卫大提领一样在发火。  

不得了啊,两位提领全部发怒。  

梁渠大致明白缘由。  

所有建成的堤坝旁边皆离不开水文站,水文站里有人专门负责看顾水则碑。  

水则碑分为“左水则碑”和“右水则碑”。  

左水则碑记录历年来的最高水位。  

右水则碑则记录一年中各旬、各月的最高水位。  

皆以刀劈于石柱之上,醒目异常。  

左右水则碑,但凡水位高过预警线,那水文站就需要向所在县衙及河泊所分所发出警报,河泊所分所再汇总到平阳县里的河泊所来。  

梁渠不是一个小小的河伯了。  

河伯时,上头说什么他做什么,连全局计划都不知晓,背锅的资格都没有。  

如今身为七品都水郎,若是此前有预警,梁渠不该听不到风声。  

“要么水文站有重大疏忽,要么有人为主观因素。”  

梁渠微微眯眼。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很严重。  

来到衙门口,颜庆山等人适才赶到,半踩着马镫要下马,又被梁渠喊上去。  

“不用下马!你们四人速速去平阳县!把上面的河伯河长河吏全给我叫过来,到梁宅汇合!”  

梁渠递出昨日李寿福送来的册页,上面写明地址。  

“是!”  

于是乎,颜庆山拿上册页,四人再度出发。  

梁渠赶回宅院,拿上披挂。  

伏波枪,玄铁大弓,护臂,鲟鱼妖皮内甲。  

洪水必生乱,乱则生邪!  

一路过去,因洪水烧杀劫掠的土匪,恶徒绝不会少!  

池塘里布满涟漪。  

天降暴雨,船只建造暂停。  

河狸,江獭浮躺在水面上,无事可干。  

“早知如此,该先换图纸造船。”  

梁渠突然想到围剿鬼母教,河泊所里大部分船队全部北上,运送黑龙万方鼎等重器,船只调度紧张。  

即是说走水路,只能用自己那艘小舫船。  

奈何没时间后悔。  

“老贝,我马上出去一段时日,肥鲶鱼几个也要全部跟我走,池塘里的几个家伙你全给我看好了。  

遇到麻烦就去找西厢房里的大师,过段时间会有工匠过来挖池塘,不用走,我让他们挖好了再把墙打通。”  

“安心去也!”  

老砗磲让梁渠放心。  

它活有千年,老持稳重。  

梁渠再赶到西厢房。  

“大师,唯识法有没有新进展?”  

老和尚摇头。  

“好吧,大师多注意休息。”  

梁渠阖门离开,又听屋内老和尚喊他。  

老和尚盘动念珠:“倒非老衲有意偷听,只是先前喊声甚大,是华珠县发了洪水?”  

“对。”梁渠点头,“不过大师放心,我马上过去查探情况,江淮地方几乎年年有洪涝,河泊所经验丰富,冬天之前肯定能有的好。”  

江淮等地久病成医,对洪水治理的擅长程度能让北庭人望尘莫及。  

“善哉!施主多加小心。”  

“大师放心吧,遇上危险,我往洪水里一跳,谁都抓不住我。”  

梁渠胸膛拍得邦邦响。  

家里有個大能坐镇,后顾无忧的感觉相当不错,出去办事舒坦。  

左右吩咐完,没见颜庆山踪影。  

“怎么那么慢…”  

难怪徐岳龙要发火,梁渠自己也忍不住。  

眼见几人不到,他又翻身上马跑去杨府,跟师父师娘告知一声。  

许氏眉宇间颇有担忧:“洪水,那可得多加小心,水火无情。”  

“放心吧师娘,水火无情那是对寻常人,武师水下憋气两刻钟都行,我水里长大,遇上危险…”  

梁渠把和老和尚说过的话跟许氏重复一遍。  

临走前,杨东雄叫住梁渠。  

“师父有何事吩咐?”  

“不是吩咐,只告诉你一声,青龙七杀枪四五两式有了下落,问你要不要。”  

梁渠眼眸一亮。  

青龙枪法第一招跃渊是他第一个大成招数,且只前三招就能列为上乘中品的顶尖武学,使用出来更是能一击劈开大精怪的脑子。  

如此表现,让他对这门杨师从战场上缴获的枪法相当满意的。  

没想到师父一直在帮自己找其他部分的下落。  

“当然要。”梁渠略一思索,“有什么要求?”  

“对方索要一样宝植交换,我翻过河泊所的名录,发现大功兑换簿上正好有,今天你来正好问问要不要换。”  

杨东雄用刀,枪法只是偶然所得,此前从未特意去寻。  

梁渠主枪法后,杨东雄也对这门武学上了心,通过自己人脉打听过其余几招下落,六月份方有眉目,到昨日算有确切消息,正经联系上对方,也看过送来的开篇,不会有错。  

“那宝植要几个大功?”  

“一个。”  

“换!”  

河伯所里但凡进入上乘的武学功法,都要大功才能兑换。  

一个大功换顶尖武学的四五两部分,不算亏。  

“我让人跟河泊所的主簿说一声,剩下的全交给师父定夺!”  

“好,对方要得急,等你回来当有结果。”  

“多谢师父!”  

梁渠抱拳。  

没想到临行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