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家学渊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从中原活着走出来,顾子义看着他们的眼神都不同了。  

“打猎?”顾子义审视地看着他说道,中原现在连树皮、草根都没了,就别提活物了,看他们面色红润,精神熠熠的,哪里像忍饥挨饿的。  

“禀大帅,咱们在齐鲁与徽州交界的黑风岭休整了半年。”姚长生双手抱腕措辞谨慎地说道,“郭伯伯特意送来了粮食和布料这些吃穿用的。”  

黑风岭?难怪了,有身手就不愁找不到吃的。顾子义在心里腹诽道。  

陶七妮看着他们言语间你来我往的,别看是义军,没那头脑还真当不了,处处试探。  

好在每一步都有理有据,不怕他查。  

“禀大帅,这次能大胜,多亏了这帮小兄弟帮忙。”楚九将战场上发生的一切详细地说一遍。  

“好好好!”顾子义连说了三声好,可见非常的高兴,别看孩子们不大,个个有身手,这可都是生力军,在过个两三年都堪大用了,看着他们满意地说道,“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一次不会人错男女了。  

“班师回营,留下人打扫战场。”顾子义高兴地说道,“吩咐厨房,好酒好肉伺…。”  

“大哥。”  

楚九一下晕了,幸好唐秉忠与徐守春眼疾手快扶着他。  

“大哥你怎么了?别吓俺啊?”唐秉忠担心地吼道,使劲儿的摇晃着他的双肩道,“大哥,大哥。”  

“你别再摇了,他受伤了。”姚长生实在看不惯忍不住开口道。  

“大夫,大夫,快来看看俺大哥。”唐秉忠看着在战场上救治的军医道。  

军医连滚带爬的跑了过来,检查了一下,简单处理了一下外伤,撒上止血药。  

“伤到哪儿了?”顾子义担心地问道。  

军医看向顾子义道,“禀大帅,楚将军伤到后背,没有伤到要害。”  

“那人怎么晕了。”唐秉忠朝随行军医吼道。  

“回禀唐将军,楚将军都是皮外伤,失血过多,精疲力竭所致昏迷。”军医不急不恼,不紧不慢地回道。  

“回营,回营!”顾子义立马说道,“牵我的马来!扶阿九上马。”  

军医赶紧上前说道,“禀大帅,楚将军现在不宜骑马。”  

“担架,担架。”顾子义闻言赶紧又吼道。  

小兵赶紧抬着简易的担架走过来,唐秉忠和徐文栋将楚九放在担架上。  

此时楚九已经从昏迷中清醒了过来,看着顾子义道,“大帅。”  

“别说话,咱好生养着,这里有我呢!”顾子义抓着楚九的手安慰道,目送士兵将楚九给抬下去。  

“小唐,留下人打扫战场。”顾子义看着唐秉忠吩咐道,目光又看向姚长生道,“长生走走走,咱们回营,好好好犒劳一下小友们。”  

“禀大帅,咱家的家眷还在二十里外。”姚长生赶紧看着他说道。  

“这样啊?你安排人去接,咱们先回营备上庆功酒。”顾子义看着姚长生好言好语地商量道。  

“是!”姚长生应道,回身走到陶七妮身边道,“你们先进城,我去接陶叔、婶子她们。”  

“别别,还是我去吧!”陶七妮看向他直接说道,“我一个人快,你们都去吧!”目光又转向陶六一道,“哥!”  

“俺跟你一起去。”陶六一扯着陶七妮的衣袖小声地说道,这阵仗有些发憷,“俺回去推车挑担子。”  

“那好吧!”陶七妮看着憨直的他,想了想道。  

唐秉忠留下人打扫战场,死去的燕军与义军交叠在血泊中,受伤的战马嘶鸣声,听得人心碎。  

士兵们不忍心,提着大刀走过去,眼见着刀砍在马儿身上。  

“等一下。”两道声音不约而同的响起来。  

姚长生看向陶七妮眨眨澄澈漂亮的眼睛,充满了疑问。  

“还有救,不用都杀了。”陶七妮清澈的双眸看着他说道。  

“你们俩怎么了?”顾子义回头疑惑地看着他问道。  

“回禀大帅,这些马有的还有救。”姚长生看着顾子义说道。  

“这有些伤口巨大,即便有止血药,也很难救活的,与其看着它们痛苦的死去,不如痛快的瞬间结果了它们。”顾子义看着那些上好的战马心也疼啊!  

“有些马匹刀直接砍在马腿上,即使活下来,也成了瘸腿的,基本上也都废了,不能在上战场,留着无用。”唐秉忠看着他们俩个说道,到底是孩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不忍心看着好好的马儿被杀了。  

“可以拉货啊!”姚长生看着他们直接说道。  

“可咱们不会治啊!”唐秉忠嗓门洪亮地看着他说道,“你看军医忙着治疗其他人,人手都不够。”  

“我有止血药,我们来治。”姚长生拍着自己的胸脯道。  

“你会治疗?”徐文栋眼神直转,狐疑地看着他说道。  

“家学渊源。”姚长生脸不红气不喘地看着他们说道。  

“那交给你们了。”顾子义闻言立马说道,这些战马能治好了,即便不上战场,托运东西也是好的。  

姚长生将挎在身上的草编的包包摘下来递给陶七妮道,“妮儿,你给马儿上药,让六一他们去接陶叔和婶子好了。”  

“嗯!”陶七妮接过他手里的包点点头道。  

“大帅可以走了!”姚长生看着顾子义说道。  

“走走走。”顾子义直接上手拉着姚长生就走,这小子本领多多,真是挖到宝了。  

顾子义带着他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