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去死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些年疏于训练,加上骄傲、自大,人数碾压就好,何必费事。”姚长生微微眯起眼睛看着义军,倏地身体僵硬,看着冲锋在前挥着大刀的男人,久违了皇帝陛下。  

此时的楚九即使满身血污,甚是狼狈,也难掩好相貌,二十多岁,年轻就是好啊!身高八尺开外,蜂腰猿背,个子高挑,四肢修长,头戴盔甲,胸前的腱子肉将身上的兽皮盔甲给撑的紧绷绷的,脚穿黑色的战靴。  

凶神恶煞的冲着燕军喊道,“来啊!”血顺着刀刃滴落。  

吓得围着他的燕军不自觉的朝后退步,不敢惹这个煞神。  

姚长生想起来了这场仗,当然是从楚九的部下嘴里得知的,此时他还不认识楚九,与前世早认识了他半年。  

彻里成才一万人马攻打顾子义,楚九身为先锋官,主动迎战。  

顾子义已经探得朝廷的动向,做好了伏击的准备,只是另一只队伍是顾子义的儿子顾从善率领的。  

此时应该在哪个女人的肚皮上的,打仗管他什么事。  

还是他老子知道后,亲自率队驰援,才全歼了彻里成才所部。  

楚九因为这场仗几次徘徊在生死边缘,幸亏命大,捡回了一条命。  

说到底顾子义理亏,定好的行动计划被儿子给破坏了,加上楚九打仗勇猛,乃一员猛将,刚成为自己的心腹兼外甥女婿,不能让新婚不久的外甥女守寡吧!不然百年之后怎么像地下的妹妹和妹婿交代。  

顾子义几乎是倾巢而出,率领骑兵、步兵全力出击。  

将战事转败为胜!  

如果现在…姚长生心里有个大胆的想法。  

“你们看清楚了吗?这就是战争,现在退缩还来得及,没有人会怪你们的。”陶七妮看看左右的他们道,她希望他们考虑清楚了,一旦踏进去,就再也没机会说不了。  

“义军是帮着俺们穷人的,没道理看着他们挨打,师父告诉俺干吧!”  

他们眼神坚定地看向陶七妮。  

“擒贼先擒王,咱们绕到燕军的后面。”陶七妮面容沉静地看着他们说道,“我领二十人狙击燕军的将领,哥和金虎领二十人,狙击他们的火炮。”看向姚长生道,“剩下的二十人交给你了。”  

姚长生眨眨漂亮清澈的双眸道,“这里正好在射程之内,我在这里对付骑兵。”  

“检查一下,弓弩与箭矢!”陶七妮看着他们严肃地说道。  

他们仔细检查了一遍,朝陶七妮点点头,她一挥手道,“走!”  

他们一个个弯着腰,灰扑扑的衣服与枯黄夹杂着新绿的灌木丛融为一体,朝着燕军的后背摸去。  

彻里成才端坐在高头大马上,看着左右部下说道,“红贼们既不弃城而跑,也不出城迎战,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末将不知,还请大人明示。”  

“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那些红贼们早已在城外设伏了。”彻里成才手中的马鞭指着地势说道,“或许就在这葫芦口一带。”  

“大人我们该如何应对。”  

彻里成才看着沉吟了一下道,“呼将军,我率三分之一的兵马在此,令你率大部精兵,隐蔽绕行,绕到贼军后面去。”  

“是!”呼将军抱拳领命。  

传令兵高声喊道,“全军右转,出发。”  

姚长生满心满眼都是楚九,手中的挽弓射箭,手中的弓弦张成满月,手臂肌肉暴起,手上的青筋突起,箭头在阳光下闪着寒芒,对准了楚九。  

在场中奋力杀敌的楚九,此时俊雅的面容早被尘土和血迹沾染,仅有乌黑的双眸依旧灿亮如星。  

面对这汹涌而来的燕军,楚九的双眼一片赤红,五官扭曲狰狞,仿佛地狱爬出来的恶鬼。  

姚长生古井无波的双眸看着他,松开了手,箭矢划破长空,狠狠的射向了楚九。  

去死吧!  

背对着楚九一无所知,手中的钢刀砍向来人,噗…血喷了一脸,眼前一片血红,他根本就来不及抹去,因为燕军的手中的长枪又向他刺来。  

一把抓住长枪,手中的刀砍去…  

楚九杀的起劲儿,根本无暇顾及后背,这背后门户大开,就给了燕军的机会。  

其结果就是姚长生箭矢射中了燕军,救了楚九。  

奶奶的!这叫什么事,姚长生气的咬牙切齿的。  

杀红眼的楚九突然被人给压在了后背上,回头一看军服是燕军,后背上晃动的箭矢,在看看所处的方向与位置,这是有人救了自己,不然自己就被给砍了,环顾四周,没看见人。  

扫过箭矢,眉峰轻挑,雕翎箭,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很明显不是自己的,义军也只是缴获而来的,什么箭都有,却没有这般精细。  

现在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将人仍在地上,提刀喊道,“兄弟们,给老子一起上,杀啊!”如恶狼一般杀向燕军。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一击不中,再来一次,姚长生眼神冰冷地看着楚九,老子就不相信你是天命所归。  

姚长生从箭壶中抽出一支雕翎箭,搭在弯弓上,鹰隼般犀利的眼神,紧盯着楚九的射了出去。  

这一次看你还不死,结果骑兵过来,射中的马腹,顿时人仰马翻。  

在姚长生射出第一箭,身旁的邓和他们跟着拿起连弩朝着嚣张的骑兵射去。  

这些日子在山林中打猎,准头是千锤百炼出来的。  

骑兵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