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在巨炮下都是纸老虎(3/3)
住了。整片的碉堡群纵横交错,而且这里的碉堡也不是76毫米的坦克炮能对付的了的。
一开始孟享就打定了主意,先把苏俄军队到边境,所以在外蒙边界的武器并没有太先进的。即使坦克,也是经历了苏俄环境的T-34/76C型坦克。考虑到此时苏俄的T-34坦克并没有普及,唯一的一个T-34坦克团还停留在库伦附近,所以边境上T-34/76C型坦克已经是无敌了。
事实也是如此,驻守在扎门乌德的一个坦克旅,只装备了T-26和BT-7坦克。当他们快速出击的时候,迎面碰上了先锋军装备着T-34/76C型坦克的一个坦克团。本来接到了命令只是突袭和对付步兵部队,而有些不高兴的魏流明立即瞪起了眼珠子。当通过侦查飞机获知了对方的消息后,魏流明立即命令部队吃掉这支部队。
他的坦克团是第七集团军内的读力编制,内有二百多辆坦克。虽然此时出击的只有一百二十多辆T-34/76C型坦克,但比起对面只有80多辆坦克的苏俄坦克旅来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冲上去,干他娘的!”魏流明毫不客气的就下达了歼击的命令。
他的命令快速的传递到了每一辆加装了无线电通讯设备的T-34/76C型坦克上。
突然的遭遇战,让苏俄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就遭到了先锋军坦克的夹击。
苏俄的BT系列坦克此时已经装备量超过了6000辆,虽然速度是一流的,但装甲的薄弱是致命的。苏俄人考虑到草原地形,速度占优,所以这个读力坦克旅中的装备最多的就是BT系列,除了不足十辆的BT-5外,主要是以BT-7为主。
虽然T-34坦克的坦克炮的准确率差了一些,但突然的袭击,还是让先锋军的T-34坦克冲到了苏俄坦克的近前。数百米的距离下,准确率大增。而且苏俄人也没有逃避的打算,一看到先锋军,立即英勇的冲了过来。
但BT-7、BT-5以及T-26B型坦克上的45毫米坦克炮显然对T-34/76C型坦克有30度倾角的厚装甲是挠痒痒般的,即使队伍八辆BT-7A上装备的75毫米榴弹炮对T-34/76C型坦克的正面装甲也无可奈何,而这三种坦克无论哪一种的装甲对上76毫米坦克炮都是像撕纸一样的轻松。
双方一接触,仅仅过了十分钟,看到一辆辆坦克就像是冲向风车一样的孤独骑士一样,读力旅的旅长库万涅夫就不得不痛苦的下了撤退的命令。此时能跑动的坦克只有40多辆了,但这个时候,可以飙到70公里的BT-7还没有发挥出速度优势,就被先锋军的76毫米坦克炮轰逐一的轰散架了。
速度再快,也抵不住炮弹的速度。
此时,先锋军除了一辆坦克彻底瘫痪外,其他的包括两辆受损的坦克,都把坦克炮对准了准备逃窜的苏俄坦克。
平均最少也是4门坦克炮对准了一辆苏俄坦克,刚刚近距离拼完刺刀表现了英勇精神的苏俄BT坦克们怎么逃得了
最后只有两辆BT-7坦克逃入了这处堡垒群。
但随后,堡垒中的57毫米反坦克炮却是挡住了魏流明的坦克团的追击。
苏俄人的57毫米反坦克炮配备的穿甲弹近距离可以击穿T-34/76C型坦克的正面装甲,况且堡垒群中侧面的火力也是不容易防御。
魏流明在两辆坦克被击毁后,就果断的命令坦克撤离。坦克的76毫米坦克炮对这一处堡垒群的效果不大。
“苏俄的碉堡比起曰本人来确实厉害多了!”魏流明感叹道。
这几天的战斗中,就像王二喜、魏流明等人一样,先锋军很多人都有如此的感叹。不过,这有些偏见。
由于时间和费用的问题,以及一开始的轻敌,鬼子在华夏关内修建的碉堡并不多,所以才被先锋军打了个落花流水。但在东北,尤其是伪满与苏俄的边界上,经营了多年的鬼子可是用华夏百姓的血汗铸建了很多永固堡垒,一点都不比苏俄差,甚至有的地方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此时先锋军还没有实际接触到。
为了打预防针,孟享才有了让手下在这些苏俄堡垒阵地上磨练一下的计划。
虽然有平时的练习和演习,但与这样真刀真枪的战争相比,还缺了点。一开始,先锋军对付堡垒阵地并不是很顺利,尤其是暗堡。
此时,这一处暗堡丛生的加强版的堡垒群就成了扎门乌德通往北边的拦路虎了。
“拦路虎加大火力,什么虎在巨炮下都是纸老虎!”正打算加大表现力度的孟享闻听后,不屑道。想到了最近需要让苏俄加大援军的力度,孟享不禁想到了用巨炮提醒苏俄一下,不由下达了用巨炮轰击的命令。
在赛汉塔拉的临时分基地建成后,四门巨炮也在边界线上随之建造了起来。基地升到三级后,一个基地可控巨炮的门数达到了四门。
孟享并没有全部启动,只是引导着两门巨炮朝着三十公里左右的那处碉堡阵地轰去。
虽然只是暂时升级到二级,但280毫米的巨炮炮弹已经足以破平爆炸范围内的一切。无论是永久火力点,还是隐蔽火力点的暗堡,甚至是伪火力点,统统的抹去,只剩下一个个的大坑,汇集了苏俄人的鲜血和残存者哭号的泪水。
抗战之红色警戒章节列表
一开始孟享就打定了主意,先把苏俄军队到边境,所以在外蒙边界的武器并没有太先进的。即使坦克,也是经历了苏俄环境的T-34/76C型坦克。考虑到此时苏俄的T-34坦克并没有普及,唯一的一个T-34坦克团还停留在库伦附近,所以边境上T-34/76C型坦克已经是无敌了。
事实也是如此,驻守在扎门乌德的一个坦克旅,只装备了T-26和BT-7坦克。当他们快速出击的时候,迎面碰上了先锋军装备着T-34/76C型坦克的一个坦克团。本来接到了命令只是突袭和对付步兵部队,而有些不高兴的魏流明立即瞪起了眼珠子。当通过侦查飞机获知了对方的消息后,魏流明立即命令部队吃掉这支部队。
他的坦克团是第七集团军内的读力编制,内有二百多辆坦克。虽然此时出击的只有一百二十多辆T-34/76C型坦克,但比起对面只有80多辆坦克的苏俄坦克旅来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冲上去,干他娘的!”魏流明毫不客气的就下达了歼击的命令。
他的命令快速的传递到了每一辆加装了无线电通讯设备的T-34/76C型坦克上。
突然的遭遇战,让苏俄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就遭到了先锋军坦克的夹击。
苏俄的BT系列坦克此时已经装备量超过了6000辆,虽然速度是一流的,但装甲的薄弱是致命的。苏俄人考虑到草原地形,速度占优,所以这个读力坦克旅中的装备最多的就是BT系列,除了不足十辆的BT-5外,主要是以BT-7为主。
虽然T-34坦克的坦克炮的准确率差了一些,但突然的袭击,还是让先锋军的T-34坦克冲到了苏俄坦克的近前。数百米的距离下,准确率大增。而且苏俄人也没有逃避的打算,一看到先锋军,立即英勇的冲了过来。
但BT-7、BT-5以及T-26B型坦克上的45毫米坦克炮显然对T-34/76C型坦克有30度倾角的厚装甲是挠痒痒般的,即使队伍八辆BT-7A上装备的75毫米榴弹炮对T-34/76C型坦克的正面装甲也无可奈何,而这三种坦克无论哪一种的装甲对上76毫米坦克炮都是像撕纸一样的轻松。
双方一接触,仅仅过了十分钟,看到一辆辆坦克就像是冲向风车一样的孤独骑士一样,读力旅的旅长库万涅夫就不得不痛苦的下了撤退的命令。此时能跑动的坦克只有40多辆了,但这个时候,可以飙到70公里的BT-7还没有发挥出速度优势,就被先锋军的76毫米坦克炮轰逐一的轰散架了。
速度再快,也抵不住炮弹的速度。
此时,先锋军除了一辆坦克彻底瘫痪外,其他的包括两辆受损的坦克,都把坦克炮对准了准备逃窜的苏俄坦克。
平均最少也是4门坦克炮对准了一辆苏俄坦克,刚刚近距离拼完刺刀表现了英勇精神的苏俄BT坦克们怎么逃得了
最后只有两辆BT-7坦克逃入了这处堡垒群。
但随后,堡垒中的57毫米反坦克炮却是挡住了魏流明的坦克团的追击。
苏俄人的57毫米反坦克炮配备的穿甲弹近距离可以击穿T-34/76C型坦克的正面装甲,况且堡垒群中侧面的火力也是不容易防御。
魏流明在两辆坦克被击毁后,就果断的命令坦克撤离。坦克的76毫米坦克炮对这一处堡垒群的效果不大。
“苏俄的碉堡比起曰本人来确实厉害多了!”魏流明感叹道。
这几天的战斗中,就像王二喜、魏流明等人一样,先锋军很多人都有如此的感叹。不过,这有些偏见。
由于时间和费用的问题,以及一开始的轻敌,鬼子在华夏关内修建的碉堡并不多,所以才被先锋军打了个落花流水。但在东北,尤其是伪满与苏俄的边界上,经营了多年的鬼子可是用华夏百姓的血汗铸建了很多永固堡垒,一点都不比苏俄差,甚至有的地方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此时先锋军还没有实际接触到。
为了打预防针,孟享才有了让手下在这些苏俄堡垒阵地上磨练一下的计划。
虽然有平时的练习和演习,但与这样真刀真枪的战争相比,还缺了点。一开始,先锋军对付堡垒阵地并不是很顺利,尤其是暗堡。
此时,这一处暗堡丛生的加强版的堡垒群就成了扎门乌德通往北边的拦路虎了。
“拦路虎加大火力,什么虎在巨炮下都是纸老虎!”正打算加大表现力度的孟享闻听后,不屑道。想到了最近需要让苏俄加大援军的力度,孟享不禁想到了用巨炮提醒苏俄一下,不由下达了用巨炮轰击的命令。
在赛汉塔拉的临时分基地建成后,四门巨炮也在边界线上随之建造了起来。基地升到三级后,一个基地可控巨炮的门数达到了四门。
孟享并没有全部启动,只是引导着两门巨炮朝着三十公里左右的那处碉堡阵地轰去。
虽然只是暂时升级到二级,但280毫米的巨炮炮弹已经足以破平爆炸范围内的一切。无论是永久火力点,还是隐蔽火力点的暗堡,甚至是伪火力点,统统的抹去,只剩下一个个的大坑,汇集了苏俄人的鲜血和残存者哭号的泪水。
抗战之红色警戒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