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小舅登门(2/3)
怕了你。”
孔夫子说“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这话在理。方文惕这声师父当真叫得柳俊浑身舒坦。以前虽然也帮方文惕赚了些钱,还马马虎虎教了他一些无线电知识,可没听他称过师父。料必还是看在柳晋才的面子上。叫公社副主任的儿子做师父有点不大好意思,叫县里副主任的儿子做师父,那可就是荣耀。
满大街就方文惕这修理店打出了“广告”,还真有效果。小半个钟头,就有人扛了一台收录机过来,叫道:“你们这里能修电视机?”
“嗯。”
方文惕点点头,有些底气不足。
“那收录机你们有一定能修了?”
尽管收录机和电视机不是一码事,但大致原理还是相通的,而电视机远比收录机结构复杂,能修电视机的店铺自然就能修收录机了,人家这么推理也很合理。
那人说着,将手头的大家伙“砰”一声搁到了桌子上。
我斜眼一瞥,上海产红灯2l1400收录机,重达13公斤,不折不扣的大家伙,和它的主人一样粗壮。
“喂,能修好吗?”
“能!”
收录机方文惕倒不怵,信心满满。
“不过价钱不便宜。”
“嘿嘿,只要你能修好,价钱好说。”
“行,你搁这,明天来取吧。”
那汉子打量了一下小店铺,有点不大放心,说道:“能修的话,现在就修。我可等不到明天。要不能修,我就去找别家。”
瞧那收录机的样子,镀层斑驳,有些年头了,估计他不止修过一次。要别家能根治,他也不会找这么一家新开张的小店。
自然,这话不能宣之于口。有客人上门,难道往外推不成?
方文惕求援地望着柳俊。
他知道柳俊的规矩,不大喜欢在人前显摆。在红旗公社的时候,都是他先收货,柳俊抽空躲里间修。心里拿不定柳俊是不是会破这个例。
柳俊微微一笑:“修个收录机多大的事,还用不着我哥动手,我来吧。”
“你?”
那汉子满脸不信。
“开什么玩笑?”
柳俊不理他,艹起螺丝刀就开始拆机壳。
那汉子本来想要出声阻止,见柳俊动作娴熟,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也就将信将疑地在一旁坐下来,打定主意要看柳俊怎样拾掇这破玩意。
“修好不成问题,不过要六块钱。”
柳俊检查一下,开了个价。
“那么贵?”
柳俊这个价格其实开得挺公道,扣除元件材料费,不过收了他三块钱的手工。听他的声音没有一点惊诧之意,就知道他是在装的,以前别家收得可能更贵。里面凌乱不堪的焊疤、乱麻似的线路和一堆乌七八糟加上去的放大,足可证明人家在黑他。
柳俊也懒得解释,看了方文惕一眼。
“要换许多元件,你愿意修就修,不愿意的话也不勉强。”
说到索价,方文惕可比柳俊老到,摆出一副听君自便的架势。
“好,你修。”
那汉子见这两家伙牛哄哄的,也有心一试。
柳俊就说了几个元件的名称,叫方文惕去买。别看方文惕腿脚不利索,有钱赚的时候跑得可不慢,很快将需用的配件买了回来。不到半个小时,那收录机就“嘭嘭嚓嚓”发出了声响。
“行,果然有两下子。”
那汉子大喜,丢下六块钱,扛起收录机高高兴兴走了。
也许是因为星期天的缘故,也许是那张“广告”真起了作用,这一曰生意兴隆,一共接了七单生意,连中饭都是方文惕帮柳俊去买来吃的。下午走的时候,柳俊兜里足足多了十块钱,连走路都有要飘起来的感觉。
不过柳俊还算是好的,方文惕简直就乐疯了,拖着一条瘸腿在小店里走来走去,就是不肯坐一会。
一路哼着小曲回到县革委,看见严菲穿着背带裙在小树林里跑来跑去追赶一只蝴蝶,柳俊心怀大畅,不由分说一把拉住她的手,跑到大院内的小供销社,买了两支雪糕,一人一支慢慢舔着,手拉着手再走回去。一路上碰到的人都笑眯眯地盯着他们看。刚搬到县革委大院不久,许多人柳俊和严菲都不认识,但这并不代表着别人不认识他们。
严主任漂亮的小女儿和柳主任帅气的小儿子,手拉着手的场景,不知要羡煞多少人呢。
回到家里,意外发现小舅阮成林也在。
“小舅,你来了。”
柳俊心情甚佳,笑着和小舅打招呼。
“哎。”
平曰里阮成林最怕的人就是姐夫柳晋才,如今柳晋才当了县里的二把手,阮成林就更拘谨了。虽说在亲姐姐家里,还是规规矩矩坐着。见柳俊进来,才露出一丝笑意。
“小舅,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我们,外公外婆呢,来了没有?”
阮碧秀笑道:“你外公外婆没来,小舅是来交稿的。”
“交稿?”
柳俊不明所以。
“县里不是在搞征文活动嘛,你小舅也写了篇稿子,想找你爸修改润色一下。”
阮碧秀看似是在向柳俊说话,其实不断拿眼睛瞟柳晋才。
柳俊就有些奇怪,平曰老妈可不是这样的。
“成林,我说过了,你这篇稿子,我不能看,也不能提意见,更不能修改润色。”
柳晋才抽着烟,很严肃地说。
“嗯,我知道呢。”
阮成林紧张地应着,手里捏着几张稿纸,都被汗浸湿了一小半。
原来是这么回事。
征文活动由严玉成审定之后,在主任会议上一致通过,以县革委的正式文件形式下发各区、公社和县直机关,立即便掀起了轩然大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大好机会。文件上
孔夫子说“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这话在理。方文惕这声师父当真叫得柳俊浑身舒坦。以前虽然也帮方文惕赚了些钱,还马马虎虎教了他一些无线电知识,可没听他称过师父。料必还是看在柳晋才的面子上。叫公社副主任的儿子做师父有点不大好意思,叫县里副主任的儿子做师父,那可就是荣耀。
满大街就方文惕这修理店打出了“广告”,还真有效果。小半个钟头,就有人扛了一台收录机过来,叫道:“你们这里能修电视机?”
“嗯。”
方文惕点点头,有些底气不足。
“那收录机你们有一定能修了?”
尽管收录机和电视机不是一码事,但大致原理还是相通的,而电视机远比收录机结构复杂,能修电视机的店铺自然就能修收录机了,人家这么推理也很合理。
那人说着,将手头的大家伙“砰”一声搁到了桌子上。
我斜眼一瞥,上海产红灯2l1400收录机,重达13公斤,不折不扣的大家伙,和它的主人一样粗壮。
“喂,能修好吗?”
“能!”
收录机方文惕倒不怵,信心满满。
“不过价钱不便宜。”
“嘿嘿,只要你能修好,价钱好说。”
“行,你搁这,明天来取吧。”
那汉子打量了一下小店铺,有点不大放心,说道:“能修的话,现在就修。我可等不到明天。要不能修,我就去找别家。”
瞧那收录机的样子,镀层斑驳,有些年头了,估计他不止修过一次。要别家能根治,他也不会找这么一家新开张的小店。
自然,这话不能宣之于口。有客人上门,难道往外推不成?
方文惕求援地望着柳俊。
他知道柳俊的规矩,不大喜欢在人前显摆。在红旗公社的时候,都是他先收货,柳俊抽空躲里间修。心里拿不定柳俊是不是会破这个例。
柳俊微微一笑:“修个收录机多大的事,还用不着我哥动手,我来吧。”
“你?”
那汉子满脸不信。
“开什么玩笑?”
柳俊不理他,艹起螺丝刀就开始拆机壳。
那汉子本来想要出声阻止,见柳俊动作娴熟,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也就将信将疑地在一旁坐下来,打定主意要看柳俊怎样拾掇这破玩意。
“修好不成问题,不过要六块钱。”
柳俊检查一下,开了个价。
“那么贵?”
柳俊这个价格其实开得挺公道,扣除元件材料费,不过收了他三块钱的手工。听他的声音没有一点惊诧之意,就知道他是在装的,以前别家收得可能更贵。里面凌乱不堪的焊疤、乱麻似的线路和一堆乌七八糟加上去的放大,足可证明人家在黑他。
柳俊也懒得解释,看了方文惕一眼。
“要换许多元件,你愿意修就修,不愿意的话也不勉强。”
说到索价,方文惕可比柳俊老到,摆出一副听君自便的架势。
“好,你修。”
那汉子见这两家伙牛哄哄的,也有心一试。
柳俊就说了几个元件的名称,叫方文惕去买。别看方文惕腿脚不利索,有钱赚的时候跑得可不慢,很快将需用的配件买了回来。不到半个小时,那收录机就“嘭嘭嚓嚓”发出了声响。
“行,果然有两下子。”
那汉子大喜,丢下六块钱,扛起收录机高高兴兴走了。
也许是因为星期天的缘故,也许是那张“广告”真起了作用,这一曰生意兴隆,一共接了七单生意,连中饭都是方文惕帮柳俊去买来吃的。下午走的时候,柳俊兜里足足多了十块钱,连走路都有要飘起来的感觉。
不过柳俊还算是好的,方文惕简直就乐疯了,拖着一条瘸腿在小店里走来走去,就是不肯坐一会。
一路哼着小曲回到县革委,看见严菲穿着背带裙在小树林里跑来跑去追赶一只蝴蝶,柳俊心怀大畅,不由分说一把拉住她的手,跑到大院内的小供销社,买了两支雪糕,一人一支慢慢舔着,手拉着手再走回去。一路上碰到的人都笑眯眯地盯着他们看。刚搬到县革委大院不久,许多人柳俊和严菲都不认识,但这并不代表着别人不认识他们。
严主任漂亮的小女儿和柳主任帅气的小儿子,手拉着手的场景,不知要羡煞多少人呢。
回到家里,意外发现小舅阮成林也在。
“小舅,你来了。”
柳俊心情甚佳,笑着和小舅打招呼。
“哎。”
平曰里阮成林最怕的人就是姐夫柳晋才,如今柳晋才当了县里的二把手,阮成林就更拘谨了。虽说在亲姐姐家里,还是规规矩矩坐着。见柳俊进来,才露出一丝笑意。
“小舅,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我们,外公外婆呢,来了没有?”
阮碧秀笑道:“你外公外婆没来,小舅是来交稿的。”
“交稿?”
柳俊不明所以。
“县里不是在搞征文活动嘛,你小舅也写了篇稿子,想找你爸修改润色一下。”
阮碧秀看似是在向柳俊说话,其实不断拿眼睛瞟柳晋才。
柳俊就有些奇怪,平曰老妈可不是这样的。
“成林,我说过了,你这篇稿子,我不能看,也不能提意见,更不能修改润色。”
柳晋才抽着烟,很严肃地说。
“嗯,我知道呢。”
阮成林紧张地应着,手里捏着几张稿纸,都被汗浸湿了一小半。
原来是这么回事。
征文活动由严玉成审定之后,在主任会议上一致通过,以县革委的正式文件形式下发各区、公社和县直机关,立即便掀起了轩然大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大好机会。文件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