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炼气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传说,  

上古时代,天才辈出。  

一位女子横空出世,没有人知道她从何而来,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名,也没有人知道她的真正面目。可当她打遍天下无敌手、高处不胜寒时,便已以“七绝女帝”之名,扬名天下。  

俯瞰世间,无人能敌。  

上古时代,修士间,不分佛、道、魔。  

只分人族、妖族。  

那个年代,人和妖还是能和谐共处的。  

修士因为修炼方式,统称为“炼气士”。  

可有一天,七绝女帝忽然消失。  

有人说她死了。  

有人说她隐居。  

有人说她飞升上界。  

众说纷纭。  

但唯一能肯定的是,自从那一天后,没有人再见过七绝女帝。  

传说,她于人世间,留下了六件绝器。  

这六件绝器,于五千年光阴中,辗转易手,换过不同的主人。  

于满是紫色花瓣的院子里,伊凛合上几本秘籍。  

他面前铺了一地。  

他成为了传功长老的记名弟子。  

这过程挺魔幻的,莫名其妙就当上了。  

注意,他们二人,心意相通,形同一人。  

他们两个人合在一块,才是“传功长老”。  

据说,在外头干架时,无论对方是一人,他们也是二人同心,是百人,他们也是二人同心,共同进退。  

分开来了,一位叫做“公羊黑”,另一位叫“公羊白”。  

古怪的名字。  

伊凛戏称他们为“黑白二羊”。  

黑白二羊虽然性格怪怪的,可人品不错,在伊凛当上记名弟子的第一天,便向丢垃圾似地,摸出一本又一本的入门秘籍,丢给伊凛,任君采摘。  

伊凛当然是选择全要了。  

小孩子才做选择。  

而十三岁的林一,已经成年了。  

成年人还需要做选择吗?  

伊凛环目四顾。  

说起来,院子里种的花,和庭院一角种的枯树,都不是普通俗世玩意。  

那紫色的花,据说叫“无心花”。  

这种植物花叶期足足百年,百年长叶,不结花芯,一旦开花,直接从叶子上挤出来,花开后又是百年不萎,哪怕摘下了,也不会枯萎,能一直维持光鲜照人的模样。  

而那棵枯树,叫“痴心果树”,种下果树,也许有的修士一辈子都看不见它结果,全凭缘分。一旦结果,唯有“痴心人”能摘下果实,非痴心人摸而不得,望而不及。  

日常听黑白二老吹嘘自己的庭栽品味时,伊凛怀疑他们在吹牛。  

可伊凛没有证据。  

白黑二羊的行动路线,亦非常规律。  

他们二人是传功长老。  

平时除了负责传功,便是无聊下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每逢月初,于山巅广场上,会坐满天剑门正式弟子,由二位长老挑选一本天剑门典籍,为弟子们传道。  

伊凛目前只是记名弟子,没有旁听资格。  

但不重要,伊凛向来都喜欢自己看,自己学,自己领悟。  

听二位便宜师傅说,他还有一位大师兄。  

但大师兄外出执行任务去了,十多年未归,所以现在传功长老门下,只有他一位弟子,堪称独苗。  

当时提起这事时,伊凛心感好奇,什么任务能一去去个十多年的?  

人还在不在?  

可二位便宜师傅对此并未回答,只是异口同声、神秘兮兮说了一句:天机不可泄露。  

翻译过来就是:保密。  

不过也好。  

在别苑内,有一个小型藏书房。  

里面有不少藏书。  

虽说藏书室门口留有一个简单的触发型禁制。  

但伊凛观察了几天,便轻松潜进去了。  

他一口气拿了五十多本秘籍出来。  

天剑门内,秘籍的种类,繁多复杂,囊括多种学科。  

简单归纳,可分为:丹术、剑修、法诀、炼器、剑阵、奇门、卦术。  

伊凛在修炼一途上,属于小白,都不用选,浩瀚书海里全是未知的知识。他兴奋地搓着手掌,一口气搬出了五十多本藏书,寻到了别苑内清净茶室,趁着黑白二羊传道的功夫,伊凛在这里看书。  

听剑南春说,每月传道,一传就是三五天,上千门内修士坐于广场上,一动不动,场景颇为壮观。  

三五天啊,当时伊凛听了,心道惊讶。  

这炼气打坐,动不动就坐十天半个月的,这不得坐出痔疮来?  

心中一边随意吐槽,伊凛在茶室间,将二老喝茶的茶几挪到角落,空出地盘,将五十本秘籍,横竖排开。  

看着一页页翻开的书籍,伊凛眼前不由一阵恍惚,与记忆中的情景无声重合。  

上一次这么搞,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十三年前了。  

在时钟塔时。  

伊凛轻叹一声,感慨时光如梭,右手腕间浮起一轮浅色光芒的纹路。  

“没有了悬戒,至尊流法术的稳定性,的确受到了影响。”  

说白了,还是功夫不到家。  

伊凛郁闷,一边说着,伊凛右手往自己胸口一拍,熟练地进入灵魂出窍的状态。  

也就是精神态。  

在精神态之下,时间流逝减缓,他必须趁着这三天时间,把黑白二羊藏书库里的书,都记下来。纵然不理解、不会修炼也好,至少也用记忆力,强行记下再说,日后再慢慢消化。  

阿邓说过,知识才是无价的宝库,没有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