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大破殉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说着怀恩多特已经上前一步,满怀期待地看着拜伦。  

其他人更多考虑机会成本,未来三个月内没有立功的机会到底值不值得?  

这位土著奴隶的想法却不一样。  

那些来自旧大陆各国的白皮契约奴,原本主要的销售地点不是在铁锚湾,而是在班塔安群岛上的各国殖民地。  

班塔安群岛的土著,原本的目的地也不是这里,而是旧大陆各国的奴隶市场。  

将他们异地发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奴隶离开自己原本熟悉的生活环境,大大增加逃亡成本。  

事实也正是如此。  

现在船上这些土著奴隶能依靠的对象只有拜伦这位船长。  

他们也比任何人都渴望抓住每一个咸鱼翻身的机会!  

拜伦深深看了一眼这个在土著奴隶中极有威望的年轻人,又扫过航海日志对每一個船员的特长记录。  

于是果断点头答应了他的主动请缨:  

“那我拭目以待,怀恩多特先生。”  

“感谢您的仁慈,船长阁下!”  

土著青年学着旧大陆的礼仪抚胸行礼后。  

立刻带着自己的族人扑向那门32磅卡隆炮,取代了原本的炮组。  

一个炮组通常由五个人构成,怀恩多特亲自担任一号炮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炮长指挥官。  

在上一轮发射后,火炮后坐力使滑车猛然后退。  

二号炮手立刻上前,用裹着湿海绵的长杆清洁炮管,熄灭里面残余的火星,防止提前点燃发射药包。  

旁边,早有其他负责辅助的后勤船员,用炉火将实心铸铁弹烧的通红。  

三号炮手依次将:发射药包、固定弹丸用的的塞子、一大坨湿泥、烧红的弹丸、第二片塞子塞进炮膛。  

在正常发射流程中不加湿泥,这里的湿泥显然是为了防止烧红的弹丸引燃发射药。  

别看灼热弹用起来很麻烦,但它的威力完全可以掩盖这小小的瑕疵,一直都是炮手们的最爱。  

等三号完成装药,二号炮手再用一根通膛杆,将它们一起推到炮管底部彻底杵实。  

四号炮手通过点火孔捅破炮膛里的药包,并在药池灌满火药。  

两侧炮手拉动绳索使火炮复位,炮长怀恩多特负责调整射角,最终完成对彩虹号的瞄准。  

最后的一位五号炮手在他瞄准目标后,手持燧发器等待发射命令。  

这几个土著配合起来动作极为熟练,整个过程也只花费了一分钟,让旁边几个帮忙的旧大陆海盗看的叹为观止。  

仅仅是这基本功,就可以在船上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只不过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启了七十年,现在班塔安群岛的土著早已经不能再用原始人去形容。  

有许多土著大海盗都在新航线上闯出了赫赫威名,没人奇怪,更没人歧视。  

“北风,风速八米/秒,浪高1.4米,距离105米,两船相对静止”  

拜伦一边以骑乘技能操控着金鹿号维持距离,一边通过天气直觉和航海日志向他报出了射击诸元。  

要是船上有一位灯塔序列的炮术专家,哪怕只是一阶侍从,也完全不需要这么麻烦。  

“直觉”就已经是炮术专家最强大的瞄准镜。  

拜伦忍不住又想到了铁锚湾的那位火药艺术家,心里不由感慨:  

‘那一位更强,真是想要啊,比辛辛苦苦从头培养省心太多了。’  

就在船身规律起伏,到达最高点的一瞬间,怀恩多特果断下令。  

“开火!”  

轰隆!  

一道肉眼可见的赤红火线在空中留下一道明亮的轨迹,重重砸落到了彩虹号的船艏楼上。  

跟预料中的一样,灼热弹轻而易举地便洞穿了木质船壳。  

可惜落点并不在火药库,而是又继续穿透另一侧的船壳飞了出去。  

“继续装弹!”  

怀恩多特没有急躁,拜伦也不着急。  

就算是在前世的无畏舰时代,也至少需要六门舰炮配合火控系统发动齐射,才能保证基本的命中率。  

在他看来练兵的意义,要比杀敌的意义的更大。  

大不了炮手失败之后,他再亲自出手补救。  

两艘一进一退的海盗船进入了拉锯战。  

在这种好似海上狙击手一般的实战演练中,船员们的能力被迅速磨合成一个整体。  

炮术配合、战舰操纵性、转向性能、迎风性能渐渐形成一艘海盗船该有的完整战斗力。  

眼看一连射了七炮,就有两发的落点在水线以下,已经足以说明土著怀恩多特炮术的精湛。  

可就是差着那么一点点运气,没能引发殉爆。  

这个土著青年也紧张到额头冒汗,握着脖子上一只用鹰喙做成的吊坠,不停用土著语言祈祷。  

拜伦也意识到自己发布的任务,对现在的凡人船员来说难度可能过高。  

于是决定再帮他一把。  

将舵轮交给布鲁赫这位同样拥有基础骑乘技能的誓约骑士。  

吩咐所有人无论看到什么都不要惊慌,独自走上船尾。  

面对彩虹号上的人面鲸虱,眼睛中灵光绽放,口中念念有词:  

“我是一头须鲸,我是一头须鲸”  

认知修正发动!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似乎真的变成了一头鲸虱们最爱的须鲸。  

人类有智慧,即使看不破也能意识到这是假的,但那些傻乎乎的怪诞却不行。  

吱吱怪叫着一股脑跟着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