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顺利搞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真是好东西,越看越喜欢,这样的大柜子可不是用来放衣服的,当初不是当纯粹的陈设,就是用来放贵重物品。  

它自己就够贵重,存放的物品自然得更贵重才配得上不是!  

这边自个都从梯子上下来了,两个厂长才回来。  

这下倒是副厂长刘成先开口:“相师傅,是这样,因为这对顶箱柜用的都是最好的海南黄花梨料,20来年前有故宫专家来看过。  

说按照康熙时期的物件和工料价估算,那时候的费用就在500两银子以上,一年半以上才能完工。”  

同志换师傅,有门。  

听到这,相伟荣微笑着道:“康熙那会的物价估算我倒是知道些,那会银子值钱,一两大概能买150斤最好的大米、白面。”  

“相师傅看来真是行家!”一边的王厂长赞了句,顺口接着道:“这柜子能卖,其实这仓库里的东西都能卖。  

不过,相师傅,包括这件柜子在内,有几样是不能出境、出口的,这个我要和你先说清楚,上头给的死规定,我们厂里没法给你开出境许可。  

还有,运输也得你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个好说,没想着出境,就是自己拿回去当摆设、收藏。  

至于运输,这一两天就能来拉走,就是厂里得帮我装货。”  

王厂长一听,笑着道:“装货是应该的,还保准打包防震,绝不出问题。  

就是这价...”  

停了下,又道:“故宫的专家以前交代过,不能卖便宜了,康熙那会的工本费总要。  

有这价咱们也能交代,可这300来年的,就像你说的,这会我们只能按最基本的米价做个对照。  

还有,解放前真有人出了50根金条买下这对柜子...”  

相伟荣打断了他的话,道:“两位,这个明白。  

不能按现在的银价算,我是物资局的,贵金属价格也算明白清楚。  

上个月银价比年初那会跌了8成,基本回到去年初的水平,贵出有限。  

500两算成现在的计价单位,不到9000块。  

要是按米价算,15000上下是吧?”  

“对!”王厂长和刘厂长同时点头。  

这价很实在,这对柜子不是那些近现代的书画,如今这会就是珍贵的宫廷文物,还是珍稀级别的!  

不能出口,说明上头都挂了号的!  

80年,不是什么文物都不值钱,就像今天早些时候弄来的钧瓷花盆,类似的在十几年前就知道值上百万,能换几十辆解放牌大卡车!  

“永强,去门口看着点。”  

听到这话,堂弟立刻走去,仓库门外盯着。  

“那是我堂弟。”相伟荣补充了句,“这是我兄弟。”  

说的是舒辉。  

“五十根小黄鱼,银行收购价一两390,19500块。  

有零有整麻烦,这样吧,这柜子我付金条的价,现金,两万,怎么样?”  

说是不能比500两康熙时期的银子价低,而这边主动说付个50根金条的金子价,要是再不明白,对面这两位就该是傻子!  

两个厂长心怦怦跳,但没接话。  

不回答才对嘛,这会还没见到钱,要是立刻答应下来,相伟荣倒是要想想这两家伙靠不靠得住!  

“我得打个电话,临时跑过来没带太多钱。  

我徒弟这会在饭店,让他把钱带过来。”  

这个当然没问题,这就去办公室。  

李树星已经到了饭店,一个电话过去,很快联系上。  

估算到可能要大量人民币,出委托商店分开时,就给了他自己房间的钥匙。  

“师傅,郭队长他们已经到了,就个多小时前。  

要不要让他们开车过来?”  

一听这个,相伟荣高兴道:“不用,先让他们休息吃饭,找服务员,给安排好。  

和他们说一声,我这有点事暂时走不开,晚个一两天再拉货,咱不着急,估计晚上才能碰面...  

他们在呀,你让郭队长接电话。”  

简单解释两句,郭文喜高兴着呢,说慢慢来,正事要紧,他们这会先去天安门广场转转。  

电话交还给李树星,相伟荣交代他,让队长他们把那台相机带上,自个记得老张懂点摄影。  

“好的,我会安排好。还有,师傅,我带多少过来?”  

“把我那包带上。”  

“好,我十分钟后就出发。”  

没有无关人员来厂长办公室打扰,喝茶,抽烟,随便聊。  

到这,两个厂长知道这位为什么这么有钱,原来有两个香江户口的堂弟、兄弟,难怪了。  

自我脑补,和那些涉外酒店的管理人员一样,都以为现在的香江同胞全是有钱人。  

喝着茶呢,不到半小时,有个人陪着李树星来了。  

这么个大块头,出乎两个厂长的思想准备。  

简单说了下,“这是我徒弟。”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陪来的那人走了之后,李树星拎来的包。  

很自觉,两个厂长特意没看这边开包的动作。  

拿出两大捆“大团结”,十刀为一捆,都带着银行的封条。  

每刀一百张、一千元,这两万块看着很壮观。  

拆开其中一捆,分出五刀,每刀上头的封条全撕掉,封条还用打火机烧掉。  

看到办公桌的办公文具盒里有橡皮筋,拿了两根,五千块一起捆好,然后整两万一起放在办公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