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何为大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感谢下雨的温馨、青衫依旧的打赏,谢谢。  

热搜榜第一的话题“这才是真正的大能”,源自著名大能郭毅院士的一条仙网动态。  

苏轻知道这个郭毅院士,他是大能里为数不多喜欢放嘴炮,喜欢和网友对线的大能,今年六百多岁了,但仙网的更新频率比二十多岁的苏轻还要高出几十倍,每天都要更新好两三条动态,是出了名的“仙网迷”。  

苏轻从热搜话题中点进郭毅院士的仙网主页,发现他的粉丝数量超过了52亿,不由啧啧称奇,同时暗忖,若不是仙国五个大陆的仙网是分开的,这个郭毅院士的粉丝量估计还得多好几倍。  

他翻到那条上热搜的仙网动态,这是郭毅院士在一篇名为海灵号事件神秘人物能力解析的新闻稿下的评论和转发:我这三千多点灵力算什么大能,这才是真正的大能!  

就是这条评论,引发了网友热议,大家开始讨论应不应该提高大能标准和如何重新定义大能。  

网友们大都是好事之人,只有少部分认为大能的标准由来已久,海灵号事件的当事人毕竟没有露出真面目,相关调查也没有一个官方定论,现在讨论这些还为时过早——而且就算那样的神仙人物真的存在,全世界最多也就一两个,甚至可能三千仙域也就那么一个。  

所以完全没必要重新定义大能。  

看到这里,苏轻表示这一部分网友还是有见地的,知道用“神仙人物”来描述“海灵号事件”的神秘人,真是不错,描述的相当精准。  

只是他们的观点遭到了绝大部分网友的反对,大多数人觉得郭毅院士说的对,既然是“大能”,那就是大能力者,如果连“飞天”和“呼风唤雨”都做不到,那算什么大能力者?  

不觉得这样的“大能”太低端了吗?  

虽然几乎所有的网友一辈子也做不到累积三千点灵力,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海灵号事件神秘人物”出现的这个时候,鄙视那些还固执地把千点灵力当做大能标准的小部分网友。  

然后大家就开始讨论,真正的大能应该有什么样的标准。  

有人说,飞天者为大能。  

有人说,释放雷电者为大能。  

有人说,呼风唤雨者为大能。  

有人说,打破八百岁寿元桎梏者为大能。  

有人说,灵力积满丹田者为大能。  

总而言之,虽然大能离这些网友自己很遥远,但是网友们对大能的标准都自己的看法,他们在仙网上,在各个论坛里,各自表达看法和观点,激烈讨论,甚至还因为观点相左而引发大大小小的骂战。  

苏轻在网上逛了一圈,被网友们的讨论热情给惊着了。  

他其实早就觉得应该提高大能的标准了。  

以累积三千灵力为大能标准确实是有点太低了,低到他不过短短几十天就轻松完成了。  

他回到自己的仙网主页,打算也对此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他开始思考——如果让自己来制定大能的标准,该怎么制定呢?  

苏轻首先排除了网友们支持率比较高的“飞天”、“呼风唤雨”、“控制雷电”和“释放威力强大水球术”等等标准,因为这些都是“术”,而不是“道”。  

在他看来,以“道”为衡量标准,才是货真价实的。  

那么,什么是“道”。  

道是根本,是修行的路。  

所以灵力积累是道,打破寿元桎梏也是道。  

他开输入文字:如果我来制定大能的标准,肯定选择灵力积满丹田。  

如果仅仅是打破寿元桎梏,对他来说太轻松,再过个五六十天,等灵力累积到一万两千点灵力左右,就可以突破寿元八百岁极限的枷锁。  

既然是大能嘛,那还是要有点难度——自己积满丹田大概需要十六万点灵力,那需要自己长达三四年坚持不懈地看片,寻找各种刺激…这样程度的辛劳和难度,才算勉强合理吧。  

苏轻的仙网的粉丝才三百二十个三个,一条动态发出去,没有激起一点水花。  

睡觉前又上仙网看了下,别说点赞、转发、留言,连阅读量都只有可怜的十八点,莫名有点小失落。  

第二天早上,苏轻打开电视,做完早课,体内的灵力累积到5829点,早课结束之后,也不关电视,而是换到北方大陆央视十九台,热点新闻频道。  

果不其然,这个频道还在放海灵号事件特别报道节目,正在采访各个社会名人,让他们发表对海灵号事件的看法。  

过了一会,男主持人说:“据仙网大数据中心最新发表的分析数据报告中所述,百分之八十一的网友认为‘海灵号事件’真实可信,百分之十一的网友认为此事目前披露的细节存在夸大的嫌疑,剩余百分之八的网友则对此则持模棱两可的态度…”  

看了会电视,苏轻觉得挺无聊,正准备关了电视上楼看书,忽然女主播插播一条即时新闻:“就在刚才,气象局发布了关于蔷英山脉气象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事发当晚,三个半小时之内,蔷英山脉主脉上空,超过六百公里的云层发生了异变…据大型计算机估算,异变云层涉及的水量超过一百二十万吨…这将对蔷英山脉西侧太琴荒原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据悉,相关部门已经派遣气象监测飞船前往太琴荒原各地进行气象和环境调研,从最新传回来的数据看…”  

苏轻不由停下脚步看完了这条插播的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