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谢谢大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东汉幼儿园?”  

本来只是抱着听故事心态的刘备没想到还能被扫射了一下子。  

看了光幕这么久,他自也知道后世谓两汉是东西汉,以京师所在方位划分。  

检索范围是本朝,再加上“扶植”“乳臭未干”“掌控”等关键词,这东汉幼儿园说的是什么便也呼之欲出了。  

刘备顿时哭笑不得,最终也只能摇头自嘲道:  

“我汉,于后世可沿袭之范例多矣。”  

但旋即眼看着这被扶植起来的泰定帝在位八年便又壮年崩殂,刘备也忍不住有点奇怪:  

“不过这元帝怎的都如此短命?”  

孔明放下手中的硬笔活动了一下手腕道:  

“知元廷之事前,张神医与我便聊过胡人之事。”  

“胡人皆生北地中原以外苦寒之地,贫衣短食,能存续者无不悍勇。”  

“故而得富贵者脱苦寒之地,往往少健体魄而沉溺于酗饮暴食,致使短命。”  

刘备点头,孔明所说的他自是信服的。  

然后就听到斜坐在远处的孟德拱了拱手高声道:  

“这位诸葛军师所言句句在理,且据吾征乌桓所知,酗饮而亡者少,暴食致使身体不便因而殒命者多。”  

“足可见此况非胡元独有,匈奴人归汉者亦有此患。”  

孔明略微沉思了一下便点头道:  

“曹丞相所说倒与张神医之判断吻合,至于少酗饮而亡者,恐怕与此前后世所说的酿酒技艺之革新有关。”  

于是曹操的脸上浮现出一点笑意道:  

“某乃军师阶下囚,如何敢托大?若是不嫌弃可称某表字便是…”  

刘备一时间便感觉,不愧是曹操。  

即便腿伤未愈,即便在这殿中皆敌,但依旧还能面不改色大言不惭的去跟孔明套近乎。  

也恰在此时,光幕中那个声音也缓缓念出了篡位的范本名单,曹操之名赫然列在其中,打断了其话语。  

眼看着呆若木鸡的曹丞相,没见过其这副面貌的刘备感觉很是新奇,当即调侃道:  

“孟德以为,这元丞相之行径,宜否?”  

搓了搓脸,曹操的声音有点沉闷:  

“自是不宜,若太子才九岁,那自是其愈早登位愈宜。”  

“尔后时时在幼帝面前追思其父之恩,斥不喜之人皆为不念天恩之辈。”  

“摄政制权之后,外有勋贵,孱弱天子能倚靠者唯有此宰相而已。”  

孔明轻笑摇摇头,继续专注于推敲眼前那些精简了许多的记录。  

看着眼前虽是失神但还坦然的曹操,刘备略有慨然:  

“孟德若是能生于这元廷…”  

话未说完便被曹操笑着截停:  

“要杀便杀就是,玄德何故咒我?”  

“不过,这司马懿…”曹操说着便有点迟疑。  

此前被张飞说孙曹刘俱归司马氏时,他心中尚还震撼于光幕,也尚还惊讶于曹氏之结局,还惊讶于曹氏代汉之事,也尚以为司马氏因缘际会。  

但这司马懿,不就是他派去联络韩遂之后就杳无音讯之人?  

若是刘备早就有光幕且早早知晓后事,恐怕便是因此擒了司马懿,但…此时汉帝尚存呢,用得着这么早动手?还是说这司马氏有其他特殊的地方?  

“就是那个司马懿。”  

张飞直接出言肯定,摇了摇头脑袋笑呵呵道:  

“屠你宗族,夺你国祚,曹氏如何对汉,司马氏便如何对曹氏的。”  

“不过如今司马懿在云南教化土人呢,曹丞相还不谢谢我大哥?”  

略微拱拱手,曹操不说话但想起来了更多事情。  

荆襄之战末张飞写的那封信,奇迹一般的大船,江东的须臾之叛等等,他最终叹了口气。  

刘备曹操这里意味难明,那边心无旁骛的庞统就要潇洒许多。  

“孔明,没成想我等居然能不过短短时间便尽揽这蒙元诸帝。”  

“只是这元帝怎么除了寿八十的忽必烈外,个个皆短命。”  

“而且这帝位之传承,也太过混乱,就这那后世还说元灭后有汉人自甘为元民而呼明人为逆贼的,所图为何?”  

对这有一搭没一搭的感叹,孔明停了笔仰头看了半晌,最终幽幽道:  

“历代治学,不在乎其能,而在乎其忠。”  

“忠顺得文名方能全节,无在乎汉夷也。”  

庞统摇头:“可这总该存有個边限才是。”  

“边限…”孔明摇摇头道“有乎别而已。”  

“其别,在于读书所求为何,全己身,全生民,或是全乎华夏,自不同。”  

“治学之路漫漫,吾等能为之事,尚且繁多。”  

“咱生时这一年,竟有如此不寻常意义?”  

华盖殿中,马皇后看着夫君又高兴起来,仿佛暂时忘掉了之前的不快,在这儿大摇其头感叹:  

“这么说来,咱果真是应命而生,能夺胡元国祚之人!”  

夫君一直对出身略有介怀,马皇后是知晓的。  

因为一翻开史书,就能看到这个出生时有祥瑞相,那个起义时斩白蛇,再不然就是如唐太宗这等岁不至加冠就已开始马背上建功的。  

而大明天子呢,幼年时吃不饱饭…  

回望功业时,夫君常常以此自傲,但偶尔也会自慨逊色于古贤帝多矣。  

眼下这光幕的说法,却好似为其找了个注脚一般。  

不过朱桢眨着眼睛,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  

“四哥你不是说过,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