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二凤勿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朱元璋自是早给徐达留好了位置。  

落座之后征虏大将军才有空好好打量眼下的华盖殿。  

昔时陛下多在这里休憩准备朝会,故而置有暖炉有床榻,还有几个书架以及几个柜子,此时已统统消失不见。  

一个屏风居于正中,正对着的方向是被搬过来的两张御座,以及几个给明显给皇子坐的椅子。  

只不过此时几人都忙得很,陛下训斥燕王,燕王怀里抱着湘王,湘王在瞧着朱雄英扮的鬼脸傻乐,朱雄英被太子拉着正在给陛下说燕王的好话,皇后含笑看着这一切并兼带着给刚换完衣服回来的楚王整理衣服下摆,以及唯一一個安静静端坐椅子上看书的周王。  

在天家左首的最前的便是徐达自己,旁边还有两个熟人:  

忧心忡忡的李善长,跃跃欲试的李文忠,都算得上熟人,还有一个才照脸没几次的:  

“戴太医。”  

返京之后次日,戴太医就奉陛下之命登门说要给他检查身体。  

虽是疑惑重重,但考虑到戴思恭医术名震江浙,最终徐达也同意了诊治。  

好在大的隐疾没有,累月行军打仗落下来的小毛病不少,戴思恭给开了些药交代了一些注意保养事项,两人也算是相识了。  

“徐大将军。”  

两人简单见了礼各自重新落座,随后徐达看向陛下一大家子的右手边。  

最显眼的当属两组仪鸾司…哦不,现在应该叫锦衣卫了。  

两组锦衣卫的少年一执硬笔,一执画笔,显然便是陛下交代的记录和摹画之人。  

在此之外,还有两个面色愁苦的官员,看服饰应当是钦天监的,另外一个更加显眼的便是一个光头了。  

徐达虽好奇,但也没多问,但好在身旁的李文忠显然是个闲不住的。  

“大司宪,大司宪!”  

李文忠拿指头捅了捅身旁的李善长:  

“那边怎么有个和尚?”  

徐达也悄悄支起了耳朵。  

“陛下说那屏风…”  

李善长抬眼瞅着那怎么看都相当平凡的屏风,情不自禁摇了摇头感觉还是难以相信,但今天特意在华盖殿拉起来的这个阵仗也不似假的,而且皇后也一副听之任之的态度,这让李善长又相当不确定了:  

“中所知,有颇多与宗教派别有关之说,故而要召一僧道于此听备。”  

“这天界寺的道衍,儒释道皆通,且既能诗文又有家传医典,故而…”  

敢情还是个小全才,李文忠理解的点点头,然后便听李善长问:  

“李都督觉得那屏风…”  

李文忠的回答斩钉截铁:  

“舅父作保,且还识得倭寇之昭昭野心,自是真的!”  

实际上也不需要他们再争论了。  

斑斑光华浮动汇聚成一条长线在屏风上游荡了一圈,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那看起来本平平无奇的屏风面上骤然陷入了黑暗,但边缘部分依旧能看得出有光华在浮动。  

这就足够了,明天子神气的环顾四周,不出所料的在臣子脸上看到了各种震撼,嗯,就如同他初见一般。  

看了一圈,反倒唯独是皇后在皱着眉头。  

“妹子,这有何不对的?”  

马皇后摇摇头道:  

“上一次光幕初始,非此模样。”  

这让朱元璋心下顿时一突,此前这东西从坤宁宫挪出来的时他也担忧过并不起效。  

可想想一堆人聚在皇后寝宫也太过不合适,所以最终还是挪到了此处,但坤宁宫也有着宫娥看着。  

但想想此前光幕中汉唐宋诸人分享光幕附着之物,那想来换个地方也没什么问题才是,故而他方才虽然一副骄傲色,但实质上也松了口气,而现在皇后说不太正常又让他心提了起来。  

“爹爹,上面有字。”朱标拉了拉老爹的袖子,于是所有人也都看的清清楚楚。  

客户端升级中…升级完成。  

播放体验已优化。  

打赏功能已开通。  

祝您观看愉快。  

还不等朱元璋琢磨出来这些个字什么意思,便看到那边缘处的光芒便开始一圈圈变大,那一片光幕大小很快就溢出屏风,就那么在空气中明灭浮动缓缓扩张。  

等到光幕再度平静下来,呈现在华盖殿内的是一个足有两人高的巨幅光幕,本来坐远了还需要仔细辨认才能看清楚的文字此刻清清楚楚。  

于是朱元璋很是满意的看着华盖殿内的惊叹再上了一个台阶。  

而那个阔别了三个月的声音也不期而至。  

嗨嗨嗨,这里是读作文盲的闻莽。  

上一期咱们的两宋风流止步于孟珙。  

这并非是到了孟珙就完了,而是因为在孟珙之后的这位人数,可说的太多了。  

那么系好安全带,咱们今天承接上一期,发车喽!  

第一留念!  

阅前打卡!  

盲猜一个宋慈,毕竟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医始祖,确实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贾似道也能排一个吧,到底是忠是奸,单单这个话题感觉就有很多可说道的。  

李世民:五日前登莱捷报,倭国奸臣难制,大唐海师应倭王之邀除佞灭奸,如今贼佞不臣已尽灭之,倭王愿奉表称尊世为唐之隶妾以为报。  

李世民:武侯无恙否?想来除曹之计当成矣?  

李承乾:武侯康安。  

李世民身材很高大,一手揽着儿子,一手在光幕上写写画画,甚至还有余力指挥着儿子凑近光幕在其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