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耶律约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石沉大海,毕竟咱们身处东方的都不知道这个祭司王约翰在哪儿。  

而事实上,这个故事是于格在当时听闻了异端塞尔柱帝国在被东方的一个国家无情殴打而现场加工出来的。  

故事的原型人物就是西辽开国皇帝,耶律大石。  

1120年宋金双方议定海上之盟联手灭辽,两年后金军南下,天祚帝一心想躺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于是不想当亡国奴的耶律大石自立为王,率两百骑奔逃西域。  

养兵八年之后,耶律大石正式开启西征,并自立为帝,称“菊儿汗”,汉号“天祐皇帝”。  

随着势力的不断西扩,在岳飞含冤而死的1141年,耶律大石也与西征路上遇到的塞尔柱帝国会战于卡特万草原。  

根据现代考证,当时耶律大石算上后勤人员也不过七万余人,这已经是他经营十年的全部家当了。  

塞尔柱帝国当时出动了至少十万人,这还是不算后勤的。  

但能在东亚怪物房混出来的,谁不知道兵力优势并不绝对?  

耶律大石对此战的指挥相当精彩,他在战前联络了倍受塞尔柱帝国压迫的葛逻禄人为诱饵,将大批的塞尔柱军队引入附近的达尔加姆峡谷,借用狭窄地形抵消人数劣势,完美执行了经典的砧锤战术。  

而在没有了人数优势之后,塞尔柱帝国军怎么可能是从当时世界文明中心杀(tao)出来的西辽军的对手?  

卡特万之战的惨败正式给塞尔柱帝国敲响了丧钟,威望大跌的苏丹很快失去了河中大片地区的掌控,西辽帝国正式在中亚崛起,而此战也在事实上庇护了罗马教廷。  

至于耶律大石的约翰这个名字的来源,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说法,大石兄的“菊儿汗”头衔在叙利亚被转写成“约哈难(Yuanan)”,而再转换成拉丁语就变成了“约翰内斯(Johannes)”。  

耶律大石估计自己都没想到:  

我一个契丹人,怎么就被钦定为基督徒了呢?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