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志在安民(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起来过,三言两语间也让孔明对这个主公少时的刎颈之交有了初步印象。  

好男儿志在戍边,杀胡安民足慰平生。  

张飞长吁短叹了一番,但也并未太过纠结,很快又给孔明说起等盛夏时北地有何好水果,听得孔明唇齿生津腹中都有些饥饿,好在很快随着张飞一声:  

“军师,到了!”  

马车停了下来,雪更大了。  

这里是长安以南的鄠县,张飞隔着丰水眺望了一下,风雪太大什么都看不清,但孔明知道张飞在看什么,于是也解释道:  

“那边便是子午谷。”  

若无光幕,十三年后的季汉在不愿偏安的情况下,魏文长提出此策欲求奇功以兴汉,但被诸葛丞相否决。  

子午谷奇谋后世说过不止一次,而且次次论述的结果都是难成,但依然如此在意,未尝不是在为季汉扼腕而叹也。  

好在…  

“俺看,这谷还是就这般不用行军为好。”  

张飞伸着脖子努力看了看但最终还是没结果,但最终还是叹了一句。  

“翼德将军赶紧进来暖暖身子,何故在此长叹?”  

如今的鄠县并无几个百姓,张飞驾车过来时还在县北遇到不畏风雪把守的军士,故而此间主人也知晓有人拜访。  

张飞一回头便笑出来,先是对着来人规规矩矩拱手:  

“傅将军。”  

随后伸着脖子对傅肜身后的少年人笑道:  

“小姜维,俺还以为你在长安太学不愿见俺呢,没想到竟在此偷闲。”  

傅肜点点头,与张飞孔明各自见礼。  

站在张飞面前显得异常小只的姜维不服气的仰起头道:  

“什么偷闲,俺在此所忙,皆为兴汉出力。”  

虽然心中有所猜测,但张飞还是忍不住逗逗这个晚辈:  

“你还没长槊高,说什么出力?好好读书等将来治国安民才谓出力也。”  

眼见着姜维跳着脚与张飞辩驳,孔明也赶忙安抚了弟子一番。  

傅肜则是一言不发,伸手虚引着孔明往里走,张飞也简单询问了一下此地的情况。  

鄠县本来因为与长安比较近所以日子过得还可以,但军贼连番光顾的情况下百姓很快死的死逃的逃,等到夏侯渊入驻长安又征民夫屯田,鄠县便彻底荒废。  

等到刘备还定三秦,跑的早的一些鄠县百姓也偶有回来,但人数终归相当稀少。  

后来孔明见此地依山傍水,离长安距离也相当合适,便干脆予鄠县残民补偿,随后召军驻县在此地兴建屋舍,又调拨工匠至此,研究器物。  

张飞已经迫不及待了:“那火炮呢?小姜维快拉出来给俺听听响!”  

孔明则是要正经多了:  

“德衡呢?此处有一二新图纸,应可解制炮一二难处。”  

姜维对张飞的话爱答不理,但听闻师傅有新的图纸,当即跳起来接了过去。  

躲在屋檐下避免风雪污了墨迹,小心打开之后姜维略有讶然:“木炮?”  

随即捧着图纸反身就走,临走前还不忘丢下一句:  

“劳烦师傅和傅将军去县北,我去寻马师弟,须臾便过去。”  

看着姜维的背影,没被提到的张飞则是一点都不着恼,摇头晃脑道:  

“小伯约竟隐隐有独当一面之才也。”  

少言寡语的傅肜默默点头,孔明则是摇摇头道:  

“差得远矣。”  

张飞看着孔明的神色,旋即才反应过来:  

“师弟?”  

傅肜又给孔明找了一件寒衣,三人穿越鄠县后便见到姜维在一片空地旁跳着打招呼,旁边则站着一个面色冷的宛如一块冰的年轻人,足足比姜维高了两头有余。  

张飞对着这“师弟”猛瞅,孔明则是有条不紊的发布命令。  

现场作为辅助的一队亲卫根据孔明的指令,将一旁盖着篷布的车子推了过来,车轮在地上留下了显眼的辙印。  

于是张飞终于见到了那个被唐朝诸公所盛赞的无上利器,并不怎么起眼。  

姜维退了下来,留下马钧和几个军卒留在这火炮身侧在前前后后忙活。  

眼看着张飞脸上那显而易见的怀疑神色,姜维叉着腰宣告:  

“此物足抵百余精兵!三将军且看好便是!”  

那边马钧等人将火炮固定,依次塞入火药粉和弹丸,最后马钧躲在后面,在旁边人的帮助下慎重点燃了后面探出来的一截引信。  

落雪声中,火药线燃烧的簌簌声相当明显,张飞看着那一线细细火光不断迫近这火炮尾巴,最终钻了进去。  

“嗵!”  

并无预想的那般惊天动地的声威,沉闷且声小,眼尖的张飞还看到了那被塞进去的弹丸从炮口“淌”了出来,砸在地面上激起了一蓬雪。  

张飞看了看那边重新忙活起来的马钧等人,随后目光幽幽盯在了姜维脸上,让这个少年人脸色顿时涨得通红,连忙辩解道:  

“定是天下大雪,沾湿了药粉!”  

点点头,张飞表示接受这个说法。  

很快那边便忙活完毕,又是熟悉的细细火光蜿蜒着爬进了火炮尾巴,随后张飞看到了从炮口绽开的火光。  

那弹丸飞了五六十步就落在地上,在雪地里骨碌出来一道显眼的黑线,炮口还在冒着浓烈的烟雾,熏得马钧等人四散奔逃。  

“定是…”姜维一时间略有词穷,迎来了张飞相当敷衍的点头:“俺晓得。”  

这顿时让小姜维气急,我什么都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