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再见玄德(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洽相谐的交谈也只是片刻,随着光幕重新亮起,那些交谈的文字便也就此中止。  

而这次,光幕上的内容并非文图,而是变得如此前光幕一般,只不过画面变成了纵向的矩形,让赵匡颇为不习惯。  

汉长安的刘备等人自是不陌生,因为这样被称为“vlog”的东西已经见过一次了,而且那次给他留下的回忆并不是很愉快,那这次…  

哈喽哈喽小伙伴,文盲在这里给老少爷们儿拜个晚年啦!  

这次过年UP主回家过了个年之后就重新匆匆出门。  

一方面当然是为了过年采风,多拍点片段什么的,另一方面当然是放心不下另一个宝贝!  

至于哪个宝贝,看UP主身后的自然保护区的牌子,自然也就能够猜出来了。  

噔噔蹬蹬,过年当然要来看望咱们频道的团宠啦。  

来,玄德,跟你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伯伯婶婶大爷大娘打个招呼吧!  

刘备顿时面色黑如锅底。  

看着光幕上那憨态可掬的小白罴,孔明等人自然认得,毕竟这可是翼德亲手所获并送与后世的。  

只不过玄德这个名字嘛…  

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快活情绪充斥在将军府里,让刘备也更加无奈。  

还好翼德不在此…  

刘备已经不记得这句话是今天第几次在心底感叹了。  

但他可以向太一神作保,此时绝对是最情真意切的一次。  

不过看着光幕上那远离了山间争斗往后可饭来张口的小兽,刘备又生不出什么厌烦的心思,最终也只能黑着脸从牙缝里哼了一句:  

“这白…大熊猫,倒是吃得肥硕。”  

“主公若是不喜,等下次某修书一封,劝其更名为孔明便是。”  

庞统乐不可支的建议。  

“不必!”  

刘备几乎是下意识反对,此举反倒令得厅中欢乐的气氛愈发浓厚。  

甘露殿中,贞观文武都扬着眉毛看着光幕中那只白罴,再看看神态若定的陛下。  

杜如晦直接出言抱怨:  

“陛下述与臣等之缺漏,颇多也。”  

李世民捻了捻胡子哈哈大笑:  

“此事无关紧要也,自不必多言。”  

毕竟关于后世说此物珍贵的种种之语,他当时听得也是半懂不懂。  

唯一能够听懂的便是那武则天以此物送倭奴缔两国之欢好,此事李世民已下定决心必不复为。  

禽兽之弹丸之国,以华夏珍兽相与真乃浪费!  

长孙皇后看着那憨态可掬的“玄德”,脸上笑容就没停过,此时眼看夫君镇定自若的模样,便扭头掩口笑着问道:  

“陛下,这玄德在此处,那世民又在何处?”  

李世民当即扭头:  

“何有此物!”  

贞观文武脸上顿时皆有笑意。  

更有大胆如杜如晦者心中想道:  

即便有,按这后辈之秉性,多半也会以二凤相称吧?  

至于皇后之问,虽显冒昧,但此时甘露殿又非朝会,且帝后向来有琴瑟之好,他们这些旧臣自然也没人会去煞风景。  

唯有一个吹胡子瞪眼的魏征,也被房玄龄和杜如晦联手拉住。  

咱们就先看着玄德在这儿吃竹子,然后UP主简单给大家汇报一下。  

大佬的礼物可以说是如约而至,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年的关系,这次的东西还挺接地气的。  

最重的是一袋麦子,上面字条附字说是关中百家麦。  

刘备闻言笑了一下,这便是他做主赠送的。  

如今能令关中安定,他刘皇叔的名头发挥的作用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  

这个名头实际上还不如那些被严令不得扰民,而且还忙碌补墙筑屋疏浚沟渠的老卒。  

而令关中安定的最大杀手锏,便是赠与后辈的这些麦子。  

有田可种,亩产更多,轻徭薄赋,不行曹军奴民之法,便是如今关中能够安定的最大原因。  

礼物当中最有意思的是一袋青盐,放在一个盒子里,上书“青海盐”。  

这盒湖盐UP主留给家里父母用了,给出的反馈很是不错,这里拜谢啦。  

甘露殿的李世民脸上也浮现出笑容。  

随着李靖押送伏允离长安越来越近,关于此战的详细奏报也越来越多,而李药师提前送来夸功的东西里,最为别致者便是一小袋青盐。  

李世民对突厥很了解,推测吐谷浑应当也差不多,皆是酋长头人以盐掌握部族生死,对胡人来说盐也是权威的象征,缴其耀功可以说合情合理。  

故而他也没太多犹豫,干脆直接转赠给了后辈,听闻其留家人食用,李世民甚至还有几分欣慰。  

不过心下也有微微的后悔,实际上早早就知晓了后辈在过年,只是没想到后世过年能有如此之盛,不然定是要随个压胜钱什么的才宜。  

算了,算了,后面补上便是。  

不过看又是粮食又是青盐的,本来还以为这次大佬要玩儿素的。  

结果附赠的一个小盒子里只能说了不得,足足四件高水平工艺品。  

一柄玉斧,一个弹弓,一支簪花,和一枚玉佩。  

其中最好看的自然就是簪花,这东西算是很明显的宋制。  

唐宋的发簪比较类似,有细微不同的是宋代男性也有簪花的习俗,因此唐簪多镂空鎏金雕饰,宋簪花则多为盖帽圆锥以方便男女通用。  

北宋皇家举行的还有簪花宴,太监们会在御花苑采各种鲜花,然后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