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同道中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法理解也不想理解。  

最终也只能勉力道:  

“或与成皇嗣前的经历有关。”  

评完之后便飞速转移话题,看着后面的记录叹道:  

“好一个丹心奉国的志士,好一个阿谀求容的诗才。”  

法正最为赞同,毕竟如今一行人当中唯有他是经历了衣锦还乡的过程。  

在汉中时曾不下百次的想象过如何荣归故里,但等到真的回到扶风时,却又不如先前在汉中畅想时的那般激动了。  

“近乡情更怯…说的倒是恰如其分,可惜其人竟乞富贵至此。”  

一时间法正都后悔听到此诗句了。  

经过阳平、汉中等地的多次合作,庞统与法正已分外相熟,此时笑嘻嘻道:  

“孝直何必觉得污耳?倒是由此可见,德才未必兼备也。”  

法正只能苦笑,摆了摆手表示心累,埋头继续用功去了。  

如今长安需要忙的事可谓是千头万绪,他自问比不得卧龙凤雏之才能将种种记录都了然于心,那便只能从别处下功夫。  

就比如此时,法正一边在抄录光幕所言,一边还放着由孔明起草的新长安草图打算将其研究个透彻。  

庞统笑笑也继续扭头低声跟鲁肃详细说这唐朝的其他种种故事。  

“好一个近乡情更怯。”  

李世民仔细品味了一下,不得不承认此人倒是真有几分才能的,只是…  

“不敢问来人倒也未必是情怯,或是恐潜逃事发受刑重新流配吧?”  

面对陛下的无情揭穿,尉迟敬德很是捧场:  

“陛下说得对,那里是情怯,恐怕是怯禁军吧。”  

魏征也跟着一起叹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没法释怀前面的,摇头叹道:  

“何不诛武三思也?”  

他无比同意那张柬之所说,武家大势已去,只要不引入朝堂则自败也,天子亦可诛其首恶以立威,毕竟这武家经过女帝的亲压,朝中已无党羽,诛武家可以说众望所归。  

结果没想到天子反而成了这武家的党羽,而且干的事儿…  

魏征表示我都没眼看。  

其他人一起沉默,房杜两人对视一眼。  

这李显明明刚登基,但他们却感觉隐隐看到了晚年的玄宗三分影子。  

果然如后世所说,这李唐还有得乱呢。  

但也是因此,杜如晦在心里也再次提醒自己。  

科举虽好,但绝非万世不易之法;察举虽旧,但也绝非一无是处。  

今后大唐取材,更应该取两者之精华,既需科举试其才,也许部分察举旧制考其德行。  

不求其为乡里大贤,但至少不能德行有亏。  

否则任这宋之问之流才华惊人,但将其引入仕途最终也不过一条蠹虫也,危害甚广。  

重新回看《旧唐书》,实际上神龙政变的真正推手也已经很明显了。  

在政变之前,李旦和太平公主就已经达成了一个牢固的联盟:  

李旦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薛绍族人,太平公主的小女儿嫁给了豆卢氏,这是李旦豆卢贵妃的宗族。  

在明堂盟誓之后,在武则天的干预下李氏和武氏开始了大规模的联姻。  

但是在这场结婚潮当中,李旦始终冷眼旁观,他的儿子女儿以及自己,从头至尾都没与武氏有过一次联姻。  

同样的,神龙五王也与李旦有不太显眼的联系。  

袁恕己为相王府司马;张柬之在武则天病重时能登临相位是靠相王府长史姚崇的举荐。  

并且事变定下之后,张柬之还特意去通知姚崇“事济矣”。  

甚至这些事还能往前倒推,政变前一年李唐派宰相朱敬则被贬,离开长安前他曾经对着时任宰相的刘幽求推心置腹:  

“相王必膺期受命,当须尽节事之。”  

也是因此神龙政变时李显虽百般不愿但还是参与了,因为兄弟相王都已经主动冲在前面了。  

甲流好的差不多了,但现在开始疯狂咳嗽,很离谱…  

凌晨五点时候甚至咳醒了,药什么的都在吃但也作用不大只能等。  

看官姥爷们注意身体,太难搞了只能说。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