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味同嚼蜡的军神(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李世民去岁新册封的。  

李勣不否认这薛延陀迟早需要敲打一下,但远不是现在。  

笑看两个宿将的斗嘴,李世民倒是对那名为凯撒的捷报很感兴趣:  

“短短七字,言语虽直白,然睥睨之意顿生。”  

尉迟敬德向来少言寡语,秦琼扭头笑道:  

“大家可是憾不能为敌乎?”  

遗憾两个字很直白的写在李世民脸上:  

“恨不能领敬德叔宝为锋锐,冲其阵。”  

说着有点怅然道:  

“洺水至今,已历八年矣。”  

二十三岁在洺水之战胜刘黑闼,这是李世民记忆中最后一次全力以赴的战斗。  

从那以后天下既平,天策上将不再提剑而是换成了提笔。  

如今才三十岁,他还能骑骏马日趋数百里,开强弓百步外正中靶心。  

但已经没有一个能让他全力以赴的对手了。  

李世民一脸的寂寞如雪,然后在听到自己将李靖比作司马懿时破了功:  

“定为诬言!”  

“司马懿这前忠后乱欺伪狡诈之辈,如何能比得药师将军!”  

甘露殿群臣议论纷纷,也觉得这乃是无稽之谈:  

药师将军是吃饱了撑的还是怎地?  

那司马懿又不是一拍脑袋才篡魏的,在此之前做了多少准备工作?  

而且药师将军固然用兵如神,但咱陛下好像更胜一筹吧?  

房玄龄推断道:  

“多半是后辈文人只听得小道闲谈,只求寻趣便略为润色记于私册。”  

于是此事放下不表。  

李靖看到后面则是算了算自己的寿命,随后满脸洒脱:  

“老臣与陛下同休,何其荣也。”  

相较于李靖的满脸洒脱,李世民就一脸无奈了。  

“药师长朕二十有八,想不到去时不过相差两月。”  

不过…李世民随即就大大咧咧拍拍身旁的孙思邈:  

“如今朕有孙药王,看来定不能与老将军同去喽!”  

甘露殿这本就是私会,因此李世民也是颇为轻松,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李靖也是大笑,随即就看到了光幕上的文字,不由得也莞尔:  

“看来武侯这是在为岳将军说怨呢。”  

李世民之前大略与他们讲过后世的武侯祠,以及亲书出师表立志北伐的岳飞。  

如今这光幕似有宋皇也在看,武侯为其鸣不平也是在意料之内。  

没看陛下说起来这承唐的宋也是满腹牢骚么?  

汴京花苑内的赵匡一时间有点委屈:  

“朕哪晓得这岳飞是谁?”  

此前看到光幕关于渭水之盟的闲言碎语,莫名其妙又拐到了他大宋身上时,赵匡就已经觉得委屈了。  

不过已经被臣子当面指责的够多了,也不差这一次。  

因赵匡深思熟虑后…忍了。  

结果又来一条指责,且用的还是诸葛武侯的名头。  

赵匡一时间心中满是疑虑:  

彼宋真乃我宋?但,何以至此?  

其实从后世梳理出来的李靖神话脉络中,李靖应当是见过自己神像原型的。  

众所周知隋唐都崇佛,元代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了这么个故事:  

李世民跟随老爹起兵平定天下时,军中来了个神将。  

长着猪的脑袋,大象的鼻子,自称是毗沙门天王。  

靠着这个神将坐镇,李世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后来李世民登基后为了感谢,便下诏天下公府都要祭祀这毗沙门天王。  

这个故事当然是扯淡,毕竟跟普通人解释李世民如何战无不胜太过麻烦,伱直接跟他说李世民有神将保佑就非常直接。  

而毗沙门天王这个信仰本就来自于印度佛教,既是保护神也是财神,而且经历过南北朝和隋朝的佛教洗礼,唐朝民间也多崇佛,所以供奉这毗沙门天王实属稀松平常。  

不过估计李靖老爷子自己都想不到,在他死后,他的军神形象逐渐与这毗沙门天王融合,并将对方“夺舍”了。  

国庆忙到飞起…  

(本章完)  

请:wap.ishuquge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