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来信去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最新网址:ixsw与刘璋的书信一起送出的,还有庞统自己的亲笔信。  

庞统与庞羲有没有关系?只能说关系不大,但庞统可以让两方有关系。  

毕竟庞羲出身河南,亦可属于荆州范围,那既然同是荆州庞氏,大家就好说话了不少。  

站在江州城墙上看着信使携信远去,赵云感觉自己还是无法理解:  

“刘璋不担心主公击败庞羲后拥兵自立?”  

“当然不担心。”庞统摇头:“因为无粮。”  

随即两人在城里漫步而走,庞统顺便给赵云梳理蜀中的情况。  

赵韪时巴郡三分,变为巴,永宁,固陵三郡。  

后永宁郡改巴郡,固陵郡改巴东郡,巴郡改巴西郡。  

蜀中人对巴郡之名相当看重,不然永宁和固陵二郡也不会再改回巴郡之名了。  

而赵云也还记得庞羲的职位:巴西太守。  

“巴西郡此前是巴郡?”  

庞统拉着赵云找了个茶摊坐下,递给摊主十钱,然后悠悠道:  

“此事说起来复杂…当初刘璋有异心,遣张鲁张修攻汉中绝蜀道。”  

赵云也记得这件事,面色一肃道:  

“汉中太守苏固,汉室忠臣也。”  

庞统端起来这个茶摊的粗茶喝了一口,口感粗涩。  

连饮数口,脸上换了个嘲讽的笑容道:  

“张鲁之母,好养生,有少容,往来刘焉家。”  

这一句话就已经够了,赵云了然。  

“刘璋引以为耻,建安五年杀张鲁母、弟,张鲁约杜濩、朴胡、袁约同叛刘璋。”  

“庞羲受刘璋之命讨伐,不克;建安六年三郡更名。”  

庞统说的很散,但赵云低头想了一下就大概明白了。  

将粗茶一饮而尽,庞统更是总结道:  

“益州之乱,祸在刘焉弃汉臣之名。”  

“有主如此,赵韪效焉,遂有如今州牧刘季玉。”  

“刘季玉轻率杀张鲁母弟,乃有张鲁之乱;暗弱致沈弥甘宁之叛。”  

“赵韪之叛亦是如此,庞羲李异反水杀韪也不过是争权夺利。”  

庞统嘴角拉起来一个笑容,其中是满满的嘲讽和不屑:  

“一群汉贼!”  

赵云默然,同样将茶水一饮而尽。  

&nbs天才一住言情小说s23usp;江州的气候逐渐炎热,每当这时庞统才会有点怀念荆州。  

明明才五月,热的已经仿佛荆州七八月一般。  

庞统干脆起身点灯,他打算再写一封信寄与刘璋。  

这样一个脑袋简单且喜欢一意孤行的主君,不多撩拨两句庞统都觉得对不住自己的笔墨。  

一封信毕已经到了天明,伸了个懒腰后庞统这才发现身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了个人。  

悚然一惊后便是心生欢喜:  

“主公何时回来的?站此多久了?”  

刘备笑呵呵道:  

“从士元开始劝刘季玉调拨粮草,如此才好伐庞羲此等不臣之将时,就已经在了。”  

“士元大才!”  

如此庞统的窘迫之意才稍缓。  

顺便刘备还为庞统带来了关中的消息:  

“韩遂与张横梁兴等立讨贼之盟,号十万人马。”  

“立盟之后方请马超,与钟繇、夏侯渊相持于潼关。”  

“十万之军,如何败了曹贼?”  

刘备想不明白。  

关中乃是韩遂马超的主场,而且连年征战,这两人手下也都称得上百战之兵。  

链接一处,再有梁秋等人声援,声势浩大。  

别说在关中据守了,刘备觉得让自己指挥…  

不,让二弟指挥的话,今年就能打到许都去!  

庞统大笑,只是指了指案台上刚刚花了一晚上写好的信道:  

“这有何难?韩马二人,齐心则关中永固,异心则必被分而破之。”  

刘备沉默摇摇头,只能期盼之前与马超写的信提醒真能有一点用处吧。  

暂时放下一件事,刘备从怀里掏出一个薄薄的小册子。  

“士元,光幕记要。”  

庞统眼睛一亮,忍着倦意,接了过来。  

示意主公随意自处后,庞统跪坐在桌前仔细翻阅起来。  

刘备则是饶有兴趣的再次站在庞统身后,抽空与庞统问话。  

“士元觉得这出祁山之策如何?”  

“得陇右则可断河套,威逼关中,则可图天下矣。”  

庞统津津有味的翻看,对这个对策挑不出一点毛病。  

“天水麒麟儿姜维?”庞统对这个名字也有点印象。  

后世总是对他也意难平,现在终于知道是谁了?  

只是天水…不好接过来啊。  

怀着莫名的心思,庞统再次翻过一页,随即眉头就皱了起来:  

“马谡,该杀!”  

恨恨拍了下桌子,庞统叹道:  

“斩之犹难解恨!即使杀之,街亭亦不复得!”  

真伪出师表庞统不予置评,不过石亭之战这个就是完全嗤笑了:  

“我早有言,孔明总说盟友重要,结果反而导致这盟友步步相逼!”  

随即庞统眉毛扬了起来,显是对这晋书也很是诧异。  

但对庞统来说最大的问题是:  

“这不夜长安的图画呢?”  

“哦,这个啊。”刘备笑眯眯道:  

“画起来太过困难,季常和公琰就没有摹画,不过我们都仔仔细细看了。”  

庞统呆立当场,后悔不已。  

刘备从公安赶来也颇为劳累,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