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先天功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将这五人成为先天的过程详细了解之后,林宇完全弄清楚了自己该怎么做。  

那就是试错,通过武学修改器来试错。  

每一个成为先天武者的人,都是靠一朝顿悟。  

什么叫顿悟?  

说白了就是突然之间想通了某个关键点。  

自己的悟性不够,没法做到顿悟,但是自己可以试错啊。  

自己的武学修改器有三大功能,推演、强化、融合,但是结合上自愈特质,其实还有一个隐藏功能,那就是试错。  

像之前的《赤阳吐纳功》和《赤阳炎火劲》,都是靠反复试错才练成的。  

再之前的《化体诀》也是反复试错之下,误打误撞创出来的。  

所以自己想成为先天武者,照样可以通过试错来达到。  

确切地说,是通过反复试错,来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先天功法。  

按这些资料中描述的,先天武者和后天武者最大的区别是生命层次。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修炼内功,一个叫真气,一个叫内力。  

因为两者的生命层次不同,后天武者依然算是凡人,而先天武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算是超凡。  

从后天踏入先天,是生命层次的跃迁,是一种进化。  

而想要实现这种进化,就得借助先天功法。  

据那些资料中记载,在远古时期,先天武者非常多,人人都可以修炼统一的先天功法,修炼有成者,就能成为先天武者。  

不过后面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些先天功法统统失效了,无论怎么练都无济于事。  

从那之后,先天武者就成了极为珍稀的人物。  

现如今的武者想踏入先天,必须自己悟出独属于自己的先天功法。  

这就是为什么武功学得再多也没用。  

因为武功和先天功法虽然同属于武学,但本质上不是同一种东西。  

武功是用来战斗的,先天功法是用来改变生命层次的。  

就像武技和内功,同属于武功,本质却不一样,一个是技巧,一个是力量。  

“悟出独属于自己的先天功法后,再修炼一段时间,就能成为先天武者。”  

所谓的一朝顿悟,踏入先天,实际上指的是顿悟出先天功法,修炼之后才踏入先天。  

因此那五大先天武者悟出先天功法的时间比他们真正成为先天武者的时间要早。  

比如赤阳宗的老宗主夏洪烈23岁悟出先天功法,24岁修炼成先天。  

赤阳宗的开派鼻祖牧阳子则是21岁悟出先天功法21岁修炼成先天,只修炼了两个月。  

至于这些人为什么修炼这么快是因为这些人都是天才。  

连先天功法都能自己悟出来,修炼起来难道会不快么?  

“真正的天才都是年少成名。”  

“可惜我不是天才我只能借助修改器。”  

“先天功法属于武学,等我反复试错悟出属于我的先天功法后,应该是能花费元能来修改的,搞不好修炼得比他们还快真正做到一朝顿悟踏入先天。”  

“算了,别想那么远,先想办法把先天功法悟出来再说。”  

此时天色已黑,林宇决定先回广门院,再来琢磨踏入先天的事。  

想到这他径直离开藏书阁。  

回到房间后,林宇先草草吃了点东西紧接着就在桌边坐下,翻看起杨海山给他挑选的《霸体诀》。  

现在元能点有的是先把这门内功修改上去再说。  

一来这门内功的功效不错,很适合自己。  

二来早点把这门内功学会的话就可以博得杨海山的好感到时候很多事情做起来会方便得多。  

而且即便成为先天武者现有的武功也都是有用的。  

内力会自动转换为真气,战力暴涨。  

“这门内功倒是不简单,看来杨长老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后,林宇发现杨海山虽然是古板了点,但是看人的眼光不错,这门内功,比之前想象的更适合自己。  

他将书本平放在桌子上,照着上面的心法口诀修炼起来。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练习,临近半夜的时候,《霸体诀》的名字出现在修改器列表上。  

林宇取出一瓶精华丹,一口服下后,便开始修改武功。  

一番操作之后。  

武学:无影刀法(第九层)()、凌空虚渡(第九层)()、铁骨劲(第十五层)()、化体诀(第十五层)()、赤阳吐纳功(第十八层)()、赤阳炎火劲(第九层)()、霸体诀(第九层)()  

特质:抗毒二级、自愈三级、闪电反应二级、夜视一级、假死五级元能:47335  

这门内功一共九层,从未入门强化到第九层一共消耗了2250点元能。  

原先的时候有49585点元能,修改之后剩下47335点。  

除此之外,吸收完一瓶精华丹后,他的肉身强度也跟着获得了大幅提升。  

林宇站起身,催动霸体诀。  

瞬间,他体内就生成一股奇怪的内力。  

这内力作用到筋骨皮膜之上后,立即令筋骨皮膜变得成倍地结实强固起来。  

“痛觉确实变得迟钝了!”  

林宇在自己身上狠狠打了一拳,几乎感觉不到疼痛。  

随后,他重新坐回椅子上,琢磨起先天功法的事。  

“既然远古时期人人都可以修炼统一的先天功法,那远古时期,是不是也人人都可以修炼源气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