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十七章 袭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为了破开女真人的防线,哥萨克人可谓想尽了各种办法。  

不少哥萨克骑兵主动从马背上下来,甚至改用火枪与女真人对射,因为他们知道,坐在高高的马背上,太容易成为目标了。  

从马背上下来,还能够借助战马掩护。  

一些凶残的,甚至还通过各种方式逼迫自己的战马强行冲阵,看着自己的坐骑被射杀、被刺死在眼前,也没有丝毫心痛。  

双方已经完全杀红了眼,但是哥萨克人的伤亡远远超过女真人。  

如果不是他们的兵力是女真人的近两倍,恐怕早已经崩溃了。  

可即便如此,现在也快坚持不住了。  

斯捷潘·拉辛也想撤退,可是他清楚,这一撤就会彻底的失败。  

因为战场距离营地太近了,如果撤退,营地内的五千多鞑靼人立即就会知道哥萨克人战败了,他们肯定会迅速背叛。  

而且,营地内有大量的兵器和战马,一旦被鞑靼人武装起来,哥萨克人又会瞬间多了五千多敌人,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现在的斯捷潘·拉辛面临着进退不得的尴尬境地,让他难以迅速的做出决定。  

可是,战场上的形势千变万化,在他看不到的西面,一支约八百人的骑兵正飞速的向营地冲击而去,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行踪。  

斯捷潘·拉辛看不到,但是营地内的其他哥萨克人却是迅速的知道了。  

“博格达人,是博格达人…”  

“快,快准备战斗。”  

“立即去报告拉辛将军,营地需要支援。”  

营地内的哥萨克人还本能的以为斯捷潘·拉辛肯定会占据上风,所以还想着派人去求援。  

其实,他们的兵力并不比这支女真奇兵的数量少,但是他们还要分兵监视五千多鞑靼人。  

不然的话,一旦有机会,饱受欺凌的鞑靼人必然会反噬哥萨克人。  

“轰轰轰…”斯捷潘·拉辛没有带出去的火炮被紧急调用了起来,但是女真人早有准备,所以冲击的阵形很分散,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这种实心弹的杀伤。  

隆隆隆…  

匆匆聚集起来的四百多哥萨克骑兵迅速的冲出营地,准备主动去迎击冲过来的敌人。  

因为他们清楚,千万不能让博格达人冲进营地,那样很容易引起鞑靼人的叛乱。  

如果将博格达人击溃在营地之外,相信已经被哥萨克人的血腥手段慑服的鞑靼人,肯定不敢轻举妄动。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四百多哥萨克骑兵足以击败这些博格达骑兵。  

他们只希望在其他方向不要再出现博格达人了,不然真的控制不住了。  

可是,在看到哥萨克骑兵主动冲出营地时,女真骑兵却是缓缓的降低速度,直到彻底停下。  

近四百火枪兵立即翻身下马,匆匆将战马固定在原地之后,就迅速的布置起线形阵形,其他骑兵则是自觉的保护在他们的两翼。  

而这支哥萨克骑兵也有着斯捷潘·拉辛一样的自信,在看到女真人这样的阵形后,不但没有改变战术,反而激动得不停的挥动马鞭加速。  

没有长矛兵的配合,仅仅靠这三排由火枪兵组成的横队就想挡住骑兵的冲锋,真不知道是谁给的勇气。  

只要一举冲垮博格达人的火枪兵阵形,他们根本来不及提速的骑兵也很难发挥作用,哥萨克人锋利的马刀将会轻松的将他们的脑袋削下来。  

“进攻,进攻…”  

似乎所有哥萨克人都能够看出女真人阵形的缺陷,所以不停的加速,生怕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直到,“砰…”  

战马痛苦嘶叫,人的凄厉惨叫,一瞬间哥萨克人便损失了好几十骑兵。  

不过,相比于人员的损失,哥萨克人更震惊的是博格达人的火枪竟然能够射击这么远?  

其实他们不知道,这还是女真人故意将他们放到五十丈左右的距离才射击的,不然的话,以线膛枪的威力,在一百丈的距离射击都能够有很强的杀伤力。  

完成射击的第一排士兵迅速的退到最后。  

虽然出现了一些意外,但哥萨克人却没有停下的意思,迎着几百枪口,继续前冲。  

因为他们坚信,只要冲过去,就能够轻松的击溃对手。  

“砰…”在哥萨克人接近到三十丈左右的距离时,未射击的两排火枪兵立即进行了齐射。  

因为这两排火枪兵用的都是滑膛枪,威力和精度要差得多。  

更重要的是,不能让敌人靠得太近,不然的话,装上刺刀后,怕他们一时停不下来啊。  

所以,这些女真火枪兵射击之后,就迅速的抽出刺刀,飞快的卡在了枪口处。  

看着前方突然间出现一片短矛,所有哥萨克人仿佛被当头浇下了一盆凉水,激动的心情瞬间跌落谷底,马速也不自觉的迅速下降。  

由于变故太过突然,大部分哥萨克人都不知道偏转方向,只想着尽快降低速度,不能一头扎上去。  

趁着这个机会,严阵以待的四百多女真骑兵却是一左一右的迅速包抄而去,快速的封死了哥萨克人的两翼,双方的近距离战斗也最先在两翼展开。  

“砰砰砰…”  

已经装填完成的线膛枪兵迅速在正面对哥萨克人进行近距离射击,顿时让哥萨克人掉下一片。  

“进攻…”  

一声令下,近三百装上刺刀的火枪兵主动冲了出去,他们以三四人为一组去围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