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无烟火药的发明历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机枪相比起来,加特林机枪的弊端太多而且太过明显。  

它对射击的要求很高,射手摇动手柄必须要保持匀速,一旦摇动过快就会卡壳。  

如果是在平时训练中还好,在战场那种紧张的氛围下,几乎很难做到,所以故障率很高,导致它的射速甚至还不如马克沁机枪。  

而且它很笨重,操作一挺加特林机枪,需要四个人,而一挺马克沁机枪,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其稳定性也远远不如马克沁机枪。  

由于笨重,机动性和隐蔽性也无法与马克沁机枪相比。  

综合下来,加特林机枪几乎被完虐,自然就被各国迅速淘汰。  

一直到二战,由于战争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空战,需要射速更高的武器才能增加胜算。  

于是,人们又想起近百年前的加特林原理,通过更先进的工艺解决了加特林机枪以前的各种弊端。  

不但让加特林机枪起死回生,就是在沈浪所在的时代,也是大放异彩。  

而马克沁机枪,则早已经被通用机枪取代。  

所以,加特林原理只因其太过先进,没有被时代领略到,才让其错过了那么久的发展时间。  

而沈浪作为后世人,以上帝的视角,自然不想大明错失这样的机遇,两款机枪的研制要齐头并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