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人造化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样一来,问题不就绕回原点了吗?  

所以证伪的关键,就是得找出一种完全可控的“子虚乌有兽”,亲手将之灭绝,然后才能进行后续实验操作。  

显而易见,想要获得这样一种完美的实验体,聪明的做法不是扛着搞头去挖古生物化石,而是…你自己在实验室里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物种。  

比如“维达血浆怪”,就完美符合上述要求。  

接下来,乔安就着手证伪自己刚才得出的那个关于魔网删除灭亡和脱离服务区物种信息的猜想。  

实验流程其实很简单,处于反魔场中的半数血浆怪,放在那里不要动。  

处于反魔场之外的血浆怪,乔安不得不硬起心肠,变成眼魔形态,为一条眼梗装上“拓宽透镜”,发射出的“解离射线”变成锥状光波,瞬间就将绝大多数血浆怪分解成物质微粒,在世间不留丝毫痕迹。  

乔安只保留三只已经过了繁殖期的老年血浆怪,施展“群体时之沙”,使之衰老死亡,而后用另一条佩戴“链发透镜”的眼梗释放“链发石化射线”,把这三只老死的血浆怪的尸体变成化石。  

到此为止,血浆怪的整个种群仍然牢牢处于乔安的控制之下:半数放置在反魔场内;半数被消灭,只留下三具化石;除此之外不存在野生的个体。  

下一步,乔安再次使用“施法免材”变形魔法的老套路,尝试变成血浆怪。  

施法失败这个结果,令他松了口气。  

紧接着,乔安抛弃“施法免材”,改为以一只血浆怪化石作为锚定素材,再次尝试变形为血浆怪。  

这次施法,流程出奇的漫长!  

正常情况下三秒钟内就知道施法成败,乔安却等了足足一个钟头,就在他已经不再抱希望的时候,奇迹突然到来!  

成功了!  

以化石作为施法素材,乔安成功复现出血浆怪,尽管是一只奄奄一息,衰老到就快断气的血浆怪!  

迅速查看一下身体属性,没错,就是那具化石对应的血浆怪,在其临终前的身体状态。  

这大概是它死亡并且变成化石之前,存入魔网的最后一组档案。  

以化石为素材,乔安把血浆怪的临终档案重新调取出来,并且用变形魔法成功模拟出来。  

这一实验结果,推翻了乔安之前的猜测。  

当一个物种灭绝或者脱离服务区,魔网并不会将其相关信息全部删除,而是按照一系列优先级排序的原则,将其转移到更底层的存储空间,好比开春以后把暂时用不上的冬装从衣架里清理出来,打包塞进床底的储物柜。  

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乔安思来想去,只能认为魔网的不同区域,处理信息的运算效率也不一样。  

常用的数据放在表层区域,运算速度非常快,体现在施法流程上,三秒就能搞定。  

不太常用的数据放在第二层、第三层…分配的算力也相应下降,体现在施法流程上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比如各种耗时一分钟以上的仪式法术。  

而那些调用频率最低的数据,直接丢进“地下室”,魔网只为处理该类“垃圾数据”分配了少得可怜的算力。  

如果有人试图调用该类“垃圾数据”,就得做好心理准备,得耐心等待魔网慢慢翻找垃圾堆,花上很长时间才有可能把你需要的东西捞回来。  

这个结论表明,魔网比乔安之前猜测的更强大,但是并不值得乐观。  

选择了按照优先级排序的运算和存储模式,就表明魔网的能力是有极限的。  

那些被魔网判定为“垃圾”的信息,在某些人眼中或许是求之不得的宝贵知识,然而一旦被魔网丢进垃圾堆,凡人就几乎没可能把它们再捞回来了。  

古往今来芸芸众生的生命历程,无数个宇宙最底层的垃圾回收站,就这样永远淹没在时间长河当中,化作历史的尘埃。  

暂且收回发散太远的思绪,乔安回到这个课题的起点,关于变形魔法,自己通过一系列实验,最终归纳出了两个结论。  

其一,变形术只能变成世间真实存在过的生物;纯粹虚构的生物,无法作为模拟对象。  

已经绝种的生物,在取得其遗骸(化石)作为锚定素材的前提下,可以模拟(复现),而在没有锚定素材的情况下,无法通过“施法免材”复现已经绝种的生物。  

其二,变形过后的身体属性,等于该生物种群的平均值。  

变形后的属性数据经由魔网获取,魔网除了采集数据,还提供运算服务,并将计算得出的平均值直接作用于变形结果。  

如果魔网被屏蔽,上述数据采集和计算服务就无法实现,从而对变形结果造成影响。  

在魔网完全被屏蔽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施法失败。  

综合上述实验结论,可以看出魔网不仅仅是一个生成、储存和流通魔力能量的网络,同时也是一个信息采集和运算系统。  

任何涉及数值计算的法术,包括且不仅限于变形法术,都需要调用魔网的运算功能。  

目前还无从测试魔网的运算能力取决于哪些因素,运用了哪些算法。  

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客体,魔网究竟是怎么诞生的,又是如何运作的?  

到现在为止,乔安的研究已经揭开魔网神秘面纱的一角,同时也暴露出更多的未解之谜。  

比如,实验只能证明在有魔环境下每一个生命体都是独特的,那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