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正式起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银河之舰是一艘庞大的星舰。  

相比之下,即将和梁天一起出征的极冻舱就显得极为渺小。  

梁天已经坐在了极冻舱的里面。  

银河比邻计划地球控制中心开始和方原核对备份计划的各项执行准备和数据。  

代理舰长有事要忙,终于不再动不动就插话进来。  

梁星火绕着极冻舱转了好多个圈。  

她已经来银河之舰好几次了,还是第一次,近距离地认真研究极冻舱。  

这是一个通体黝黑的舱体。  

极冻舱的外立面用尖端的太阳能涂层代替了早期航天器的太阳能面板。  

这种涂层,涂上去的不是油漆,颗粒太阳能颗粒。  

这些颗粒,有着比传统太阳能面板100倍以上的光电转化效率。  

除此之外,这种特殊的涂层材料,还具备强大的耐热性和耐磨性,能够抵抗宇宙中的各种极端环境。  

极冻舱在设计的时候,是挺过了火山爆发、导弹攻击、星舰爆炸等等一系列极端测试的。  

除了太阳能,极冻舱也有氦三驱动装置,用来保障太阳能失效的情况下,极冻舱仍然能够按照既定的速度,对抗途径的非宜居星球的引力,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太空变轨。  

和巍峨壮观的银河之舰相比,极冻舱就像是一个不起眼的零件。  

就是这样一個不起眼的零件,即将破开星辰大海,探寻人类的未来。  

“太爷爷,我都有点想要体验一下极冻舱了。”  

梁星火站在梁天的身边,她知道,能和曾祖父相处的时间已然不多。  

为了避免代理舰长在这样的时候,还要忙里偷闲地插话找存在感。  

梁星火说话的声音比平时小了很多。  

这样一来,因为离得近,她和曾祖父之间的对话,就更像是悄悄话。  

“有机会的。”梁天拍了拍梁星火搭在极冻舱边缘的手背,“活体极冻后的解冻技术已经渐渐趋于成熟,我相信,在不遥远的未来,极冻后的复苏问题,是能得到解决的。到了那个时候,人类或许可以选择自己要生活在未来的那个时代。”  

“这样好吗?”  

梁星火明白梁天话里的意思。  

如果活计极冻和解冻的技术都成熟,那就代表人类可以选择一个时间把自己极冻了,再选择一个时间把自己给解冻了。  

人体冷冻技术并不新鲜,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身患绝症的大企业家把自己给冻了,希望等到医学发展到可以功课这个绝症的时候,再重新“活”过来。  

那个时候的冷冻,当然和梁天即将进行的极冻不是一个概念。  

不可能在一两秒的时间之内完成。  

但相关的伦理问题,从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讨论。  

冷冻人如果不能复苏,那就相当于冷冻的时候已经死亡了。  

如果能复苏,比如说在七十年一百年之后,那个时候,冷冻人的曾孙可能都已经比冷冻人年纪还要大。  

这样一来,人类社会的伦理,可能就乱套了。  

梁星火会问这样好么,也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我不知道这样好还是不好。我选择极冻的目的,是去寻找彼岸,我希望由更高级的文明来唤醒我。然后,由我来联系母星,告诉地球人,浩瀚宇宙确实有这样的彼岸,人类并不孤单。”  

“太爷爷,您是真的相信会有这样的一个彼岸,对吗?”  

“当然。”百岁老人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眼睛里面依然有光。  

“听起来好浪漫。”梁星火有点被感染到了。  

“是吧,航天人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梁天笑着回应。  

“嗯,因为未知,所以浪漫。”梁星火是赞同这个观点的。  

“至于极冻的伦理问题,我相信和克隆的伦理问题一样,需要一个漫长的回答过程。”  

“嗯,这个答案就交给我们来寻找吧。”  

梁星火依偎在梁天的身边,陪伴梁天走过极冻前的最后时光。  

在倒计时一小时开始之前,梁天开启了家庭联络模块的全员投射。  

以前,是地球上的家人陪在梁天的身边,梁星火从火星全息投射过去,这一次,换了梁星火陪在身边。  

地球和火星官方都希望这个投射是公开的。  

火星洞幺的家庭投射,有太多太多次,都是对全太阳系公开的。  

再多一次,也没有什么所谓。  

和以往的任何一次家庭投射相比,这一次,最特别的,反而是多了梁星蓝的加入。  

武姿姿和梁鑫渠夫妻俩一直都是把梁星蓝藏起来的。  

算是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自然也就反对公开对于一家人来说最特别的投射。  

武姿姿的反对是因为保护梁星蓝的隐私已经印刻在了她的骨子里。  

梁鑫渠的反对是因为武姿姿反对。  

但在这个最特别的时刻,梁鑫渠和武姿姿的反对,并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次家庭投射的主角是梁天。  

梁天把决定权交给了梁星火和梁星蓝。  

梁星火又把决定权交给了梁星蓝。  

自己的弟弟,肯定是要自己宠着。  

“姐姐,我想公开的,但是我今天还没有准备好,明天可以吗?明天你在火星洞幺频道给我留一个全太阳系亮相的时间。”  

“太爷爷还有一个小时就要去执行银河比邻计划了,没办法等到明天。”  

“这个我知道啊,所以今天就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