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被踢出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特别不能接受的。甚至可以说是经常发生的。”  

“所以,休斯公司也还是愿意继续合作的,对吧?”方原问。  

“没错。反正有国际商业保险嘛。次次都买,这次就进入到了正常的赔付程序。商业发射,一切都按商业规则来。”  

没等方原再问,梁天就又陷入了回忆:“我说的至暗时刻,是那之后的1996年2月15日,国际通信卫星708星的发射,也叫2.15事故。”  

“也是一个直接用日期来命名事故啊?”  

方原一听就能明白这个事故的严重性,和他爸爸妈妈出事的2.22事故相比,只少了一个纪念日。  

人类太空灾难纪念日的诞生,也有当时出事的人,都是人类顶级科学家这方面的原因。  

“对,2.15事故虽然不是人类太空史上最大的灾难,也是能够排的上号的。国内报的死亡数据是6死57伤,国外报的有几百,后续的各种传闻里面,甚至有上千的…”  

“传得这么夸张?”  

“对啊,可见当时的影响有多么恶劣。”  

1996年2月15日,是大年二十七,还有四天就要过年。  

这是我国全新研制的长征三号乙火箭的首秀。  

搭载的是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委托发射的国际通信708卫星。  

长三乙是我们国家的功勋火箭。  

长三乙能够将5吨左右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相比于长征五号也就是后来被亲切地称为胖五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轨道14吨,和地月轨道8吨,长三乙的运载能力有些不够看。  

但胖五连发射场都是在海边新建的,和长三乙不是一个时代的。  

在胖五之前,有长达二十年的时间,一直到2016年,长三乙都还是我们国家服役火箭里面运载能力最大的。  

时间回溯二十年,不难想象,当时的航天人对长征三号乙的首发有多大的信心。  

首飞就发射一颗国际卫星。  

这还不算完,直接启动全世界公开转播。  

一款新型火箭的首飞就这么大张旗鼓的,虽然后有来者,但绝对史无前例。  

卫星基地也是一派祥和,大家见面打招呼都是一句:打完这颗,就可以回家过年了。  

“梁老头儿,刚刚经历过亚太二号的空中爆炸,航天人难道就没有想过长三乙的首飞会失败吗?”奇迹宝宝又开始化身好奇宝宝了。  

“当然是想过的。”梁天说,“但回过头来,既然是首飞,升空之后爆炸,也不在不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也对,这毕竟也不是第一次直播了。心理承受能力都已经给练出来了。”  

方原说的没有错。  

观看卫星发射直播的观众们,内心也早就变得比澳星B1和B2的那个时候,要更加坚强一些。  

1996年2月15日,凌晨3点01分。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号发射台。  

10,9,8,7,6,5,4,3,2,1,0,点火!  

点火顺利,升空正常。  

航天人松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已经不太可能再发生比亚太二号星舰俱毁更大的灾难。  

但这口气,只松了短暂的两秒。  

长三乙首发的第三秒,轨迹就直接来了一个乾坤大大挪移,从竖着往上,变成了横着出去。  

这个时候,火箭才刚刚起步,飞行的高度还很低。  

倾斜角度越来越大,导致火箭开始横飞。  

此时的火箭,燃料箱几乎都还是满的。  

长三乙化身一颗巨大的导弹,从基地飞了出去。  

短短的22秒,火箭坠毁在了离基地1.8公里以外的山头,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  

整个发射场随即断电。  

在寂静而又黑暗的指挥室里,每个人的脑海里,都只剩下断电前的那个爆炸的画面。  

守在电视机前的梁天,也是目瞪口呆,良久才说出了只有两个字,又不断重复的一句话:完了,完了完了,完了完了完了…  

长三乙失控爆炸的地点,是基地航天工程技术人员临时住宿的协作楼和宾馆附近。  

蘑菇云带起的滔天气浪,瞬间就冲垮了钢筋水泥的建筑。  

这次发射带走了6位没有在发射前进入地下掩体的科研人员,并造成57人受伤。  

如果不是刚好有一个山头挡住了火箭的去路,这颗导弹将径直飞向这次发射任务的指挥部…  

全国人民第一次在直播中看到卫星发射失败,是澳星B1发射中止的那一次。  

虽然,也有不解和愤怒,但因为最后的结果是好的,航天人收到更多的,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安慰电报和信件。  

这一次的情况,则是完全不同。  

这是直接把山给炸了,把人给炸死了。  

哪怕伤亡人数没有后来传的那么夸张,但这个情况,直接把当地的民众给吓了个够呛。  

那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场景。  

如果卫星发射都是这么个轨迹,他们安居乐业的地方,岂不是随时都有可能被夷为平地?  

一本记录当时情况的报告文学,曾经有过几个细节的描写。  

一位从BJ过来参加发射的专家要回去,工作人员去火车站给专家买软卧的票。  

在身份证和介绍信一应俱全的情况下,被售票员直接从窗口给扔了出来。  

你们这些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