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又变法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山寨的糟心事,远远不止吃饭时偷偷拿给家人那么简单,还有一大堆让人蛋疼的事。  

比如那些村妇,经常将少年们逗得面红耳赤,有一名寡妇甚至差点将秦铁拉到树林里法办了。  

还有那些猥琐大叔壮汉,平时偷看小妾丫鬟洗澡入厕之事,也时有发生,更有胆大者,还动手动脚。  

回到房间。  

听完李夫人的叙述后,秦宇是心惊肉跳,这样搞绝对是要完蛋的节奏呀,都有些后悔接纳这些村民了。  

“夫人,以前你在李家管理一大家子人,不是都管的井井有条吗?为何现在会搞成这般模样?你夫人的手段呢?我不是叫你放手惩罚吗?”  

“哎!怎么没惩罚?可山寨地方太小,大家都挤在一起,简直防不胜防,何况那些村民们现在都觉得自己成了反贼,也没有了以前的诸多顾虑。”  

李夫人叹息了一句,这几日处理这些琐事,将她弄的是精疲力尽。  

“这样下去绝对不行!”秦宇摸着下巴,咬着牙,那些少年可都是他的宝贝。  

十八岁之前,绝不会让他们碰女人,否则食髓知味后,哪还有心思训练学习?  

“这样…”  

最终秦宇决定,加快在后山修建房屋,将老弱妇孺都赶到那里去,争起一家一户住一间房子。  

山寨就只住成年男子和少年兵,平时除训练,帮忙干活外,不许再乱跑,要回去看家人也必须请假。  

妇女们则是严禁来前寨瞎逛,那些小妾除了晚上教少年读书外,也不准来,而且必须着男装,该包的地方,一定要包紧。  

“这倒是可行,后山地方还是挺宽裕的,应该能住下,还能开辟一些荒地来种菜。”  

箫欣茹点了点头,她早就觉得这样住在一起不妥,然后又看着他。  

“那吃饭又该如何解决?”  

“照旧,等级制度绝不能坏,一定要抓严,不过,以往我们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现在那帮战兵却是有家有室…  

这样好了,以后打仗立功,除可以晋升,还赏一些银子,学习和训练刻苦者,每月也赏些铜钱,夫人在山上开一个杂货店铺,允许各家偶尔搞小灶,改善伙食。”  

“嗯!如此甚妙…”  

箫欣茹美眸一亮,心里也有些佩服他的鬼主意多,随即又问道:“那女子呢?他们平时洗衣做饭,缝缝补补,还有大柱他们打铁,那些老人配制火药又如何算?”  

“这…”秦宇顿时头大如斗,也明白八大王他们为何要粗放式管理了。  

不是他们不懂。  

而是根本就管不过来,也不知道该如何管。  

这才七八百人,就这般难以管理,事情多如牛毛,可想数千上万要乱成怎样?  

好在,秦宇可以借鉴前世的许多东西。  

而李夫人以前也拥有着这时代丰富的管理经验,两人正好互补。  

最终两人在房中埋头半天,总算搞出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案。  

首先,除去当兵的,将山寨人群,按年龄和自己擅长的分成数块,各司其职。  

其中有打铁的铁作坊,木工坊,火器坊,杂房,马房,医房,文房,账房,库房,刑房以及铺房,共三坊七房。  

每房坊选一名管事,一到二名副管事,管事每月发一百文钱,副管事五十文。  

各房普通成员每月评选一次,按五比一的比例,选出做事勤劳,也没犯错的人出来,奖励五十文。  

三坊自不必说,打铁干木工活,火器坊则负责配制火药,组装炮竹子弹,以老人孩童为主。  

杂房包括洗衣做饭,缝缝补补,饲养家禽,平整地基伐木等等,以妇人为主,人数也是最多的。  

马房自然是负责养马,战马骡马和牛一股脑全部塞给了红莺等十三名女子。  

医房负责救治伤员,以春桃六女为主,外加几十名少女,平时帮忙缝衣服,战时缝伤口。  

文房和帐房及库房,以识字小妾丫鬟为主,白天协助箫欣茹管理山寨的钱粮物资及各房,晚上教授少年们习文识字。  

刑房负责监督惩罚那些犯错的人,由秦双带领十名亲卫组成,同时保护母女俩及那些小妾丫鬟。  

为此,两人给非作战人员,又制定了许多条民法,箫欣茹将大户人家那套搬来了一半。  

秦宇废除一些不合理的,又增加了十几条,林林总总搞了上百条。  

最后一个铺房,也就是小店铺,由李婉儿带着两名小丫鬟负责。  

吃的用的,穿的玩的,金银首饰,只要山寨有的都卖,都是明码标价,很便宜。  

敲定完后,秦宇就将所有人都召集到一起,宣布了一下,然后选出管事。  

杂房明日就开始搬家,其他各房也要全部搬到后山去,就连打铁铺都要搬。  

同时秦宇也制定了几条军法和规定。  

首先,队长每月有一两银子军响,精兵五百文,老兵一百文,士兵十文,新兵则没有。  

其次,头衔达到首领者,少年兵满十八岁后,可以申请讨婆娘,对象就是那些年轻的小妾和丫鬟。  

成年壮兵未婚者,达到首领后,同样可以申请讨婆娘,对象是那些年纪大的小妾。  

已婚者,也有盼头,那就是坐上大首领后,可以申请纳小妾,对象同样是细皮嫩肉的贵夫人。  

这几条一宣布,无论是少年兵还是壮年兵,眼睛都红了,都在暗自咬牙。  

而那几十名小妾丫鬟们,不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