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魔潮蔓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街道上人行色匆匆,很多流民躲在家里不敢出来,生怕被魔气感染成为怪物。  

最近一段时间里,糟糕可怕的消息不断传来,时不时的会有魔化感染者出现。  

魔化者疯狂攻击,根本不在乎家人亲朋,制造出一桩桩极为血腥的惨案。  

大部分的初级魔化者,都被官府当街击杀,可造成的影响却是越来越大。  

官府对于魔气感染者,往往使用最简单干脆的处理方法,就是将对方扔进火里面烧成灰烬看着魔化感染者,被烧成一堆堆的灰烬之后,才能够真正的放下心来。  

恐慌如同潮水,迅速蔓延扩散,让流民终日生活在恐惧不安中。  

却不知这种精神状态,更容易受到魔气感染,并且魔化的速度更快。  

混乱好似多米诺骨牌,一旦被推倒之后,就会渐渐变得无法控制。  

各大楼城惊恐发现,魔气感染者多到处理不完,数量变得越来越多。  

原本热闹的城市村镇,如今变得越发冷清,街道空旷的如同死域一般。  

躲避方法确实有效,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魔气不仅通过接触传播,还有许多匪夷所思的方法。  

比如在夜晚的时候,空中飞过许多怪鸟,丢下各种被魔气感染的虫鼠。  

它们在悄无声息间,化作一个个隐蔽的感染源,悄无声息的接近哪些流民百姓。  

躲在家中的人们,不知道威胁已经悄然来到身边,就这样被无声无息的感染。  

绝大部分魔气感染者,初期都是一无所知,继续躲在自己家里。  

等到发现异常时,更不敢离开自己家中,生怕会被人发现之后杀死。  

过去的时间越久,这种情况就越严重,一旦爆发时就将彻底失控。  

现在有很多领地,都面临着类似情况,处于魔劫隐患即将爆发的最后时刻。  

一旦魔劫彻底爆发,便好似溃堤千里,根本没有办法控制。  

各大楼城知晓隐患,却偏偏没有任何解决办法,只因感染者的隐蔽性太高,无法大规模的彻底搜查。  

在搜查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受到感染魔化。  

各大楼城的解决方法,是雇佣野修武者负责抓捕,楼城居民则是尽可能远离。  

这一项工作很危险,没有人愿意去干,各大楼城为此给予了丰厚奖励。  

对于缺少修行资源的武者野修来说,这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一旦错过之后便很难再遇到。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很多武者野修纷纷应征加入,帮助各大楼城清理斩杀魔气感染者。  

可也正是如此,让野修武者见识到一幕幕恐怖景象,时不时的就会陷入危机之中。  

白砂楼城领地,一座流民城市中央,街道寂静而污秽。  

自从魔劫爆发,城市一天比一天冷清,时不时还能听到疯狂嘶吼,以及滚滚浓烟升空的景象。  

恐惧不安的流民,尽可能的待在家中,迫不得已才会离开家门。  

躲在家中也不得安宁,总是有除魔卫拍门检查,并且不许以任何理由拒绝。  

一旦拒绝开门,除魔卫便有权力破门而入,甚至直接放火烧屋。  

为了清除魔气感染源,各大楼城下达指令,需要摧毁一切与感染者有关的物品。  

不仅包括衣帽鞋袜,连住宅也不能放过,尽可能的要将其烧毁焚化。  

自从这个命令下达,经常看到烟雾滚滚,代表着一栋栋房屋建筑被焚烧。  

大部分的魔气感染者,根本没有逃离的机会,都与自家房屋一起化作灰烬。  

此刻的街道上面,一支全副武装的队伍出现,在空旷的街头上缓缓行进。  

他们身穿黑色符文短袍,带着一副古怪面具,上面还贴着几张草黄色的驱魔灵符。  

在他们的脖子上,还有用灵草编织的圆环,散发出一股古怪的味道。  

此物能够驱逐邪气,让人保持清醒状态,长期使用还能够强身健体。  

乍见这些人的打扮,会联想到邪恶的巫蛊术士,那些藏匿于偏僻地点的邪恶家伙。  

巫蛊法师如同过街老鼠,是人人喊打的存在,这一群人却有着合法的官府身份,是专门雇佣的除魔卫。  

每到一家门口,就会有人前去拍门,等待着房屋主人开门。  

到了时间不开门,就会直接破门而入。  

房门打开之后,根据房门口的标记进行检查,确认无误之后再去下一家。  

一旦发现异常,便会激活面具上机关,发出一阵尖锐的长啸声。  

其他除魔卫听到声音,会立刻支援行动,将遇险同伴拯救出来。  

大部分的人家都还正常,只是恐慌憔悴不安,并没有显露魔化的迹象。  

但是那一种不安气氛,却变得日渐浓重,让人感觉到压抑而绝望。  

这些除魔卫的成员,更是不敢放松警惕,知道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一名年轻的武者,刚刚当上除魔卫,被安排敲门入户检查。  

新人加入之后,都会被安排拍门检查,直接面对可能魔化的感染者。  

再有新人加入时,可以进行替换,没有新人加入,那就轮流拍门检查。  

这一项工作很危险,新人却必须要去做,再说真的遭遇危险,也有一群同伴负责救援。  

敲了半天时间,房门才被缓缓打开,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了出来。  

他一脸悲苦之色,看着面前的年轻人,眼里带着一丝恐惧厌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