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猛烈打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最新网址:  

从地面进入的侦察部队,全部遭到了怪物袭击,自身处境相当的危险。  

遭遇到怪物袭击,本就在预料之中,却没想到会如此严重。  

尽管在行动之前,侦察部队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可是事到临头,却发现依旧远远不足。  

照此情况发展,不能及时摆脱险境,便有团灭的可能。  

那些侦察部队在此刻,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得不到援助的情况下,能够自己去想办法。  

在战斗过程中,忽然传来了一声巨响,让脚下大地都开始震荡。  

飞弹炸了。  

在外面能够清楚看见,通天黑雾明显受到了影响,接连不断的翻涌鼓胀。  

圆柱体的状态,短时间内变成了圆球。  

再看满天飘散的黑雾,好像是有生命一般,彼此之间相互粘连。  

任凭气流撕扯,却始终不曾碎裂。  

但是没过多久,黑雾便停止翻滚,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外面的集团专家,此刻却面露喜悦,期待许久的爆炸终于来临。  

虽然距离预定时间,相差实在太久,飞弹怕是早就已经偏离了方向。  

不过没有关系,有动静总比没动静要强。  

集团的武器专家们,迫切的想要知晓,武器爆炸之后的具体状况。  

根据得到的回馈,进行修正更改,从而获得更加的杀伤效果。  

集团研制的飞弹,造价相当高昂,不可能随便乱丢乱放。  

此前释放飞弹,未能够在预定时间内炸响,必然会影响下一波的攻击。  

不搞清楚具体情况,攻击绝不可能立刻进行。  

岂料集团高层发话,对于行动效率极为不满,要求尽快将问题解决。  

实际遭遇到的问题,高层们并不愿过多了解,只知道自己期待的结果没有出现。  

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下面人员办事不力。  

不讲道理的规则,证明了集团组织的残酷,同时也保证了更高的做事效率。  

有能力就得好处,没有能力就下岗,办事不利甚至会丢掉性命。  

当然为集团做事,得到的好处也是极多,这也是人人争相加入的主要原因。  

面对高层的催促,前线指挥部相当无奈,没有解决黑雾问题之前,肯定不能大规模的展开行动。  

得不到侦察部队的信息反馈,更不能随便释放飞弹,不仅会造成巨大浪费,还无法达成预期的打击效果。  

可若是一直等待,同样也不是办法,那些高层老爷肯定会拿他们开刀。  

一番商讨之后,决定调集大量重型火炮,对霓虹之城发动远程打击。  

天启组织成立之初,对几家制造工厂进行改造,生产火炮战车一类的武器。  

使用粉末堆积工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将一台大型武器装备制造出来。  

现如今的天启组织,积累了相当多的重型武器,只是一直都没有应用于战争。  

没想到首次作战,却是用来对付自己人。  

这种行为相当可笑,但是很多人觉得理所当然,或许在他们的眼里,从来没有将天启组织的成员当做自己人。  

当有需要的时候,合作伙伴随时都会变成敌人。  

命令下达之后,仅用了很短时间,一百门重炮被陆续送达。  

按照计算好的位置,整齐排列开来,各种弹药也部署到位。  

调整好射击诸元,很快传来阵阵巨响,一发发炮弹飞向黑雾之中。  

在士兵的手持设备上面,有一张霓虹之城的电子地图,上面满是密密麻麻的炮弹落点。  

第一轮火炮攻击,要发射一百万发炮弹。  

听起来数量极多,但是相比整个城市而言,其实也只是刚刚好而已。  

这一轮火炮攻击,能够起到多大效果,现在还无法进行判定。  

只能先发动打击,然后再判断效果。  

这就是急功近利,胡乱指挥的弊端,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乱。  

自从黑雾爆发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员聚集而来,怀揣着各种各样的目的。  

这一刻的攻击场景,被媒体远程直播,无数人得以在屏幕前观看。  

由于盖亚规则限制,新世界一直不曾爆发大规模战争,基本上看不到这种重炮轰击的场景。  

此时一看,当真震撼异常,好似天崩地裂一般。  

对于霓虹之城的攻击,天启组织并未隐瞒遮掩,同时也没有限制那些媒体的采访播放。  

有些事情瞒不住,还不如大大方方公开。  

通过对外宣传,对事情进行定性,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不是任由外界猜测,败坏天启组织形象,趁机泼洒各种脏水。  

天启组织成立之后,立刻成为许多集团的防范目标,一旦被它们抓住机会,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进行破坏攻击。  

庞大的新世界中,有太多集团企业存在,天启组织只是比较强大的一伙。  

想与整个世界为敌,纯粹就是自寻死路。  

这一次允许对外直播,其实就是天启组织的妥协之举。只因在黑雾爆发之后,许多集团组织都质问此事,并且给出了各种警告。  

若是天启组织处理不好,波及到其他集团企业,对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天启集团允许直播,其实也是向外界表明态度,他们一定会将危险源头抹除。  

在重炮开火的过程中,还有更多的武器装备运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