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虚空炁神铠(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巫天痕不愧是光明学宫之主,他气魄极大,想要于这一代脱离光明殿的掌控,看来早已暗中谋划,就连传人弟子都预备好了。”  

众人惊叹。  

谁都以为初王祭之后,光明学宫人才凋零,早已不复昔日荣光,青黄不接的局面已经无法避免,数十年后,恐怕再也没有能够撑得住局面的人物。  

可是眼前这个青年的出现却颠覆了众人的认知。  

光明学宫还藏着妖孽未出,今日将要一战惊天下。  

“这样才有意思。”易神形无动于衷,微微笑道。  

他的气势一往无前,眼前似乎未有敌手,盎然的战意喷薄如大日,冲天的自信渲染周遭。  

“我不斩无名之辈。”易神形淡淡道。  

“我姓巫,你可以叫我巫十二!”赤足青年轻声道。  

“巫!?”易神形闻言,眉头猛地一挑,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眸子里一抹凝重之色转瞬即逝。  

“大夏遗祖!?”  

这个姓氏极为特别,它的主人曾经统御过这片天地,日月所照皆为疆土,山川所及皆为巫祭!  

那是昔日大夏皇族的姓氏。  

那一族身披荣光,皇天至上,号称万世不衰,为天下至尊。  

或许是因为它心气太高,想要与天并齐,终于劫数来临。  

昔日日月江河的主人也没落了。  

那个姓氏彻底绝灭,被永久地尘封在了岁月的长河之中,再也无人提及。  

至于它曾经的辉煌与灿烂,也只有在古籍之中寥寥片语可以窥伺一二。  

“大夏皇族遗留的血脉吗!?”  

角落处,王穹目透奇光。  

世间早有传言,光明学宫这一代的主人巫天痕便是大夏遗族,他身上流着曾经至尊至贵的血液。  

因此,当巫十二报出名号的时候,所有人都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奇妙的联想。  

“真的是大夏遗族吗?这一脉曾经霸天绝地啊!”有人轻语,眼中透出骇人的光泽。  

“巫氏血脉吗?”易神形沉声道。  

身为光明殿的弟子,他深知这一族的过去与可怕。  

“人生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巫十二轻语。  

霎时间,他的身躯猛地震荡,如风雷相击,撼动大地。  

下一刻,他化为一道残影,直接出现在了易神形的身前,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一拳轰出,周围的空气如海水倒灌,直接被压缩为一团,燃起熊熊火光。  

易神形瞳孔骤然收缩,双臂合十,本能抵挡。  

可怕的力量荡起波纹万道,沿着易神形的手臂蔓延开来。  

后者神色骤变,如无根浮萍,风雨飘摇,猛地飞出,猩红的鲜血从嘴角溢出。  

巫十二身形不止,宛若凶兽扑杀,追了上去。  

刹那间,拳影漫天,掌风不绝。  

他的力量宛若迅雷疾电,密不透风。  

众人惊悚,便看见无数的残影在苍穹掠过,一道道碾压在易神形的身上。  

这位光明学宫的高手如同沙包般,承受着难以想象的攻击。  

“太…太可怕了…他的肉身强成这样?”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恐惧之色,。  

巫十二肉身轰鸣。  

那样的速度足以让血肉分崩,他的身体可怕得宛若兵器。  

比起杨奇的神兵化身更为可怕。  

“就算普通怕是都能将寻常支配者给打死吧!”有人咽了口吐沫,忍不住道。  

“肉身成兵!”易神形咬牙。  

突然,他的周身银色流光涌动,如同浪潮般挡住了巫十二的攻势,后者的拳锋如陷泥沼。  

与此同时,银色流光分出一缕,化为雾气,融入易神形的身躯,那破碎的肢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修复着。  

巫十二神情未变。  

赤色的火焰缠绕右手,很快便侵染了右臂。  

与此同时,他的左手有白色光华笼罩。  

赤焰似大日,白芒如阴月,左右互转,划分阴阳。  

巫十二的身体在两种极致的力量中再次升华,如琉璃金刚,恒如不动。  

“巫族血脉,琉璃金身!”有人惊呼,认了出来。  

这是古老道书中记载的无上力量,唯有大夏皇族的至纯血脉方能觉醒。  

拥有这种力量,肉身不败,可以抗衡炎兵,诸般异能皆不能伤,甚至于一旦觉醒,百分百可以修成主宰者。  

即便踏足灵炉也比常人多出十倍的几率。  

“光明学宫竟然藏着这么可怕的妖孽!”  

不少人都觉得毛骨悚然。  

藏得太深了。  

见到这样的妖孽,就不免联想到当日的屠夫,比起后者,光明学宫将巫十二藏得太深了。  

深山造化炼玄功,一朝鸣响天下动!  

大夏遗祖的血脉比传说中的更可怕。  

巫十二暴戾惊天,生生将那神秘的银色流光撕裂,恐怖的一拳撼天动地,重重地砸在了易神形的胸口。  

只听“咔嚓”一声轻响,后者胸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凹陷,猩红的鲜血齐侵染苍穹。  

易神形如大星陨落,坠入大地,激起烟尘弥漫。  

“太强了!”  

一道道敬畏的目光纷纷头像巫十二,他屹立虚空,身躯如琉璃不败,眸光死金日生辉,气象宏大,暴戾骇人。  

这样的天资足以傲视群伦。  

“光明学宫的根基还真是深不可测呢!”  

突然,一阵冷冽的笑声响彻天地。  

漫天烟尘豁然消散。  

在众人骇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