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三大神形(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极难修炼,就算是王穹都不太适合,因此就算普及传授他人,恐怕也很难有人可以练成。  

“好家伙,真是富得流油!”  

王穹打开火戒一看,眼睛都直了。  

火戒之中,各种宝物不计其数,仅仅皇天玉稻便有几十万斤,都堆成了一座小山。  

灵气淬炼的泉水也有数百缸。  

五百年份的各种宝药一株株,长得足足有手臂般粗细。  

除此之外,各种矿藏灵髓都是用玉瓮盛着,灵丹妙药足足有数百瓶。  

“九转光明丹…这就是陆离服用的那种,可以让人脱胎换股,火种修行没有瓶颈!”  

“毒王战神丹,此丹服用可以燃烧火种,让战力爆发数倍,不过可惜副作用太大,对修行不利,只能拼命的时候使用!”  

“龙骨化形丹,吞服之后,可以短时间内改变身体改造,适应周围的环境…”  

王穹一眼望去,全都是好东西。  

尤其是这些丹药,都是光明殿的不传之秘,每一种都价值巨大。  

像那龙骨化形丹,据传炼制之法极为复杂,且需要用到上古龙血妖兽的骸骨,价值连城,炼化之后,身体可以适应任何环境,纵然岩浆汪洋,真空绝境都如同等闲。  

这种丹药用来探查秘境再也何时不过。  

“好东西还真不少,有些我都没有见过!”  

论眼界,无论是七皇子,还是古释心都远在王穹之上。  

从小到大,他们见过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  

连他们都发出如此感叹,足见炼狱高手收藏之丰,的确不可想象。  

“这是东海蛟珠,传闻乃是藏身汪洋的蛟龙精血所化,是炼制炎兵的重宝。”七皇子拿起一颗足足有拳头大小的血红色宝珠道。  

那枚宝珠宛若眼瞳,里面流光涌动,好似潮汐变化,水气蒸腾,泛着别样的异彩。  

这宝贝天生就是用来炼制炎兵,特别适合水系神形,论品质,比起当年王穹获得的摩诃龙象骨更胜一筹。  

“你应该也要参悟融器境了吧,这些宝贝正好让你炼制炎兵,品质应该不会差。”七皇子随口道。  

王穹闻言,面皮抖了一下,没有吱声。  

他现在的情况有些尴尬。  

按理说,以王穹的底蕴,随便烙印一种神形,早已经可以冲击融器境,踏入支配者的行列了。  

不过黑色火种太诡异了,那中央处浮现的黑色火莲似乎就是一种神形。  

王穹尝试了许多方法,也无法激活这种神形。  

这就十分尴尬了,导致他迟迟不能踏入融器境。  

不过,经过反复的尝试和修炼,王穹也渐渐摸索出一些门径,发现了黑莲神形的秘密。  

这道神形总共有九瓣莲花,且对应着王穹的异能。  

如果他能够将异能全部实体化,应能够激活九瓣莲花,彻底让黑莲复苏,从而踏入融器境。  

如今王穹异能实体化的只有逆鳞刃,元气池!  

还未实体化的异能有龙象爆,影域,雷光臂,灵巢,还有前不久汲取古释心体内真王血,觉醒的黑山白水。  

这五大异能之中,除了黑山白水是玄级中品,其他的都是玄级下品。  

就算这五大异能全部实体化,也才七种而已。  

王穹还需要再觉醒两种异能,将其实体化。  

可以他现在的境界,一般的妖兽精血根本匹配不上黑色火种的力量。  

“境界低的时候,倒是什么精血都能用,可是现在一般的精血根本提供不了那么强大的精气神让我觉醒异能!”  

王穹也颇为头疼,有时候太强大也不是好事。  

因此依靠异能实体化踏入支配者的行列,似乎显得有些遥不可及。  

好在王穹还有另一条路。  

那便是依靠神形修炼。  

早在王穹获得大荒凶神的时候,他便发现,修炼神形对于黑莲有着刺激作用。  

尤其是当真元转化神形之力的时候,就好像为黑莲注入养料。  

虽然无法真正烙印神形,不过,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修炼更多神形,滋养黑莲。  

这个过程,他的真元也能获得淬炼,汲取百家之所长,熔炼一炉。  

目前而言,王穹觉得这个方法最靠谱。  

唯一的缺陷就是他的手中没有那么多神形修炼之法。  

“看来这三人已经开始烙印神形了!”  

就在此时,古释心的声音将王穹的思绪拉了回来。  

“果然有!”王穹眼睛一亮。  

三枚火戒之中各藏着一枚青铜片,上面赫然便是秘传的神形以及炎兵炼制之法。  

“未来天机树!”  

“炼狱炎魔!”  

“力界王心!”  

三大神形,分别是一株古木,一头古魔,还有一颗心脏。  

这三大神形极为适合那三人的能力,一旦真正烙印神形,将各自真元彻底转化,他们的异能威力将成倍暴增,甚至进化到了更高层次。  

“光明殿的神形都是经过千锤百炼,能够传下来的,每一种都是威力巨大。”古释心不禁感叹。  

对于许多修士而言,纵然求一门神形都不易得,多少人困于补元境?  

道不轻传,到了融器境这个层次,最难得的便是神形。  

纵然光明学宫,最多也只是传授补元之道,再往上便不会轻易传授。  

至于这三大神形,价值难以估量,胜过所有宝物。  

“这三大神形从此以后就归我补天公会所有了。”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