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威逼退却(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们一朝动手,就直接让很多地方沦陷。  

百年积累,真的不可小看。  

黑白两道一直争来斗去,魔门潜心发展,而且他们的主要势力还不在大庆王朝,所以其他人根本不把魔门当回事,哪怕是四大圣地也一样。  

只是他们不知道,把所有人手召集回来,魔门有多恐怖。  

这时候,左落反而在想,怎么才能把魔门拉到自己的船上来。  

开发海洋,参与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他又不是要吃独食。  

而魔门的实力刚好可以和他互补。  

他要是有时间,当然可以慢慢等发展下去,然后一举扫平天下。  

但是不行,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此时国外的玩家也在疯狂的提升实力,他必须也要提升国内玩家才行。  

到时候比的不是整体实力,所以还是需要真正的高手才行。  

像曲婧雅那样的女人,黑白两道还有很多,他要是放话出去,可以帮她们突破到大宗师,估计很多人都是愿意的。  

把一闪而逝的念头压在心里,他专心的研究手里卷轴上的名单。  

玄龙卫是庆帝专属的刀,从来不在江湖人露面,因此基本没有他们的消息,可是阴魔宗,或者说是魔门居然知道的这么清楚,细思极恐啊!  

同时,看着名单,他也一阵后怕。  

庆帝不知道是自负还是什么,没有全力对付他,他要是以为庆国真的只有之前那点实力,以后难免要吃大亏啊!  

玄龙卫里居然还有三位大宗师,其中一个还是巅峰大宗师,下边宗师更有许多,以一个国家的体量,有这么多宗师,大宗师不奇怪,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国家都已经风雨飘摇了,庆帝为什么还要把这股力量隐藏起来,任由国家乱象跌出,甚至一半的土地被分裂了也不出动。  

不过如今不管庆帝在谋划什么,分裂已经是事实,一边,以靠山郡为中心,一面和镇北军对峙,一面和大陈交战,任天他们已经站稳了脚跟。  

有江南作为后勤保障,源源不断的输送物资,根本不用担心撑不下去。  

西方,圣教还是有很多家底的。  

此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巾帼会已经稳定了大部分的地方,由他们代替官府的职能,作奸犯科的一律严惩不贷。  

一个个的势力被他们灭门,搜集到了很多的财物,还有武功秘籍。  

左落看重的就两样东西。  

资源,灵田!  

那些势力的土地他准备分配给流民,安排他们恢复生产,同时也是把各个地方流浪的人安顿下来。  

不仅仅可以促进生产,更重要的是减少社会上的大量治安问题。  

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造反?  

除了一部分人心比天高,不愿意屈居人下之外,大多数人还是因为活不下去了。  

要是有安身之地,有田地可以耕种,谁愿意流离失所,干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营生。  

整个江南一千多万人口,六府三十四县,一县之地,除了县城有个几万十来万人之外,其他的都是分布在各个乡村,可是如今很多地方的乡村已经空无一人,城里人满为患。  

左落要做的就是,把人中心安顿会乡村,把荒废的土地重新耕作,同时还要顾忌生育。  

人口可是一个国家的基础。  

和平年代需要控制人口,可是战乱年代,不鼓励生育,一场战争打下来就会十室九空。  

以雨落村,如今改名为落城的势力为首的利益集团,占据了整个江南,左落有足够的底气来支撑全民生育,供养他们。  

此时,稳定下来的地方都已经开始紧急展开人口统计工作了,这只是先暂时清掉一下有多少人,同时把本地人口和逃难过来的人区分一下。  

以前的大庆官府自然做不到这样的事情,不管是权贵,武林势力,甚至是厉害的商人,这些人都有写千丝万缕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怕太守府也不敢轻举妄动。  

可是现在左落要做这件事情,又不是生死攸关的利益冲突,只是清掉人口而已,你阻拦一个试试?  

这个工作是影堂配合巾帼会在进行,短时间之内肯定是完成不了的。  

左落开始考虑另外一件事情。  

南阳城中。  

“姥爷。”  

看着自从回来之后就不怎么说话的老人,方霖楠有些担心。  

“无事。”  

钱益收回目光,叹了口气。  

“只怕我们要准备离开了。”  

“离开?”  

方霖楠心里一沉。  

作为实际处理禁龙卫事务的人,她当然清楚如今局势如何。  

现在的江南,大庆也就只剩下这座城市了,说是四面楚歌都不为过。  

这还只是对方忙着处理别的事情,没理会他们而已。  

“对方已经腾出手来了,想不走也不行了。”  

钱益摇了摇头,纵使他是大宗师,可是人力有时穷,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也无能为力。  

“若非陛下一意孤行,非要针对对方,又怎么会落得这个地步,还有南宫市,口无遮拦…”  

方霖楠愤愤不平。  

她心里只觉得委屈极了,什么也没干,突然就要他们去和一个大势力死拼,现在好了,丢城失地,可以说是大庆立国近三百年来前所未有的耻辱。  

更重要的是,因为南宫市的一句话,导致西边三郡丢失,真是死一万次都不足以赎罪。  

“住口!”  

钱益直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