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过江强龙(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前面就是江南和江北的分界线了。”  

一行人鲜衣怒马,执刀佩剑,在一块石碑之前驻足,勒马而望。  

说话的是一个白衣风流公子打扮的青年。  

“嗯。”  

一个壮汉点点头。  

“听说江南的月痕刀很有名气,这一次倒是要见识一下,他的柳叶刀厉害,还是我的蝉翼刀更强。”  

一个阴柔的红衣男人用一种漫不经心的口气开口。  

白衣公子表情有些迟疑,犹豫了一下,还是继续开口。  

“如今江南厉害的大派其实不多,也就是三家五派,四帮二会最为出众。”  

“嗯?”  

一行人之中唯一的女人,一个风韵犹存的中年女子突然插话。  

“四帮二会?不是六帮一会吗?几年前我还在江南行走的时候,六大帮会的名头可是异常响亮的!”  

其他人也都是有些疑惑的看着年轻男子。  

“几位大人有所不知。”  

青年脸上带笑。  

“江南自古流传三家五派,从未变化,这六帮嘛,漕帮自从一年前被巾帼会取而代之之后,就已经彻底覆灭了,如今巾帼会成为了二会之一,另外的水龙帮得罪了巨鲲帮,已经在三个月前被吞并,所以六帮只剩下了四帮。”  

“原来如此。”  

女子点头。  

一行人除了开口的这四人之外,还有三个人沉默的站着,只是浑身精悍气息是怎么也遮掩不住的。  

“司徒家,是墙头草,一直以来以贩卖情报卫生,从不插手各方纷争,而且家族聚居地在哪里也没人知道,没必要招惹。”  

壮汉沉吟开口。  

“杨家虽然将濮阳家取而代之,不过总的实力并不如濮阳家,只不过家里出了一个旭日剑,和剑圣扯上了关系,才一跃成为了三家之一。”  

“在三家之中,杨家最弱,司徒家不提,齐家这一代出了一个左威中郎将,手底下人手不多,但也只是相比于各个边军重镇,尤其被他以齐家秘法配合修炼横练功夫,军中战阵非常厉害,没必要招惹。”  

白衣青年成竹在胸。  

“上次罗兄追杀那傲雪仙子沈剑心,却中途被人所救,害了罗兄性命,那沈剑心正是杨家儿媳,这一次却正要去见识见识这江南四大美女的美艳,是否人如其名!”  

“哈哈哈哈,肖兄弟倒是有想法,只是不知展姑娘那边可有拿些?”  

旁边的人出声打趣。  

“这…”  

白衣青年语气一滞。  

“就先从杨家动手。”  

壮汉一锤定音!  

“是!”  

其他人见他开口,也不再玩笑,纷纷点头应是。  

三大家族,以杨家实力最弱,底蕴最浅,很大程度其实是因为杨旭成为了剑圣弟子,自己本身实力还不如被挤下去的濮阳家。  

剑圣虽然拥有偌大名气,天下第一大宗师,剑中圣者,虚言真人不出的情况下,真正的大庆天下第一。但是他只是一个人,而且还是漂泊不定,行踪难寻的寻道者,追求的就是破碎虚空。  

杨家只是他弟子的家族,和他关系远了一层,就算是剑圣亲至又如何?  

在大军围杀之下,哪怕大宗师也一样要被人围杀。  

选定了目标之后,一行七人开始策马狂奔。  

江南有六府三十四县,分别是郡府,风波府,怒涛府,汉阳府,平阴府,丛山府。  

各个地方都有江湖势力盘踞,只不过因为江湖中人远离世俗,所以很多平头老百姓对于他们知之甚少。  

不过,在江南郡城——南阳!  

杨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说起杨家,那可真是首屈一指的大家族,老百姓都要竖一个大拇哥。  

不管是灾荒之年还是什么,施粥赈灾从未少过,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  

杨家在城外有一座大庄园,大多数人都是生活在城外,只有一些人因为各种生意上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在城里居住。  

此时,杨家一座巨大的演武场上,十八般武器样样齐全,各种大小不一的石墩子整齐划一从小到大排列摆放。  

此时演武场中心,一群十几岁的少年正在几个中年的带领下,哼哼哈哈的练拳,打磨身体。  

一个家族,最重要的就是传承。  

而传承不仅仅只是文化,知识,血脉的传承,更是一代代人的传递。  

人才是传承的纽带,桥梁。  

大家族自然分为嫡系和旁系,自有远近亲疏,但是最重要的基石正是这些数量庞大的旁支。  

嫡系只是保证了最高武力,其他的还是需要这些旁支来支撑。  

嫡系子弟,十几岁自然早就已经完成了基础锻炼,练出内气,成为武者,不需要在这里辛苦,旁系子弟却是十多岁才开始。  

“出拳!”  

“哼!”  

“收!”  

“哈!”  

在前面的中年人的带领之下,一群少年出拳,收拳,打的虎虎生风,倒也是有模有样的。  

“你们要记住,现在多流汗,以后就可以少流血,要不然,出去行走江湖,还没有说几句话的功夫,就被人家给砍了。你们丢不丢人?”  

中年人中气十足的教训着。  

“杨维清,出拳要有力,软绵绵的,你是在打醉拳吗?”  

“杨维和,你在笑什么?觉得我说的是笑话吗?你以为你打的很好吗?”  

一个个的点名,说出他们的不足,中年人过了一会儿才继续开始训练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