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绝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金殿之中,朝臣惊慌失措乱成一团,呵斥哭嚎声不断,不少官员追出金殿,驱使禁军追杀弑君贼子。  

而更多朝臣则是跪在大殿之中,看着倒在血泊中的皇帝,不知所措。  

而能做主的太师、右相都倒在了地上,分属两派的官吏懵在当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茫然无措的朝臣,渐渐压下的哭嚎之声,气氛便的压抑至极。  

太宰郑居中,忽然就成了大宋朝堂上官职最高的臣子,稍微迟疑片刻,把目光移向了坐在龙椅旁边的老太后。  

毕竟,这时候能稳住场面的,只有曾经涉政数十年的太后了。  

老太后已经是一副慈祥的面容,杵着拐杖双眼混浊,如老年痴呆一般,似乎根本没反应过来发生的事儿....  

不久之前,汴京内城的另一侧。  

郓王府之内,赵楷身着华服,坐在亭子里,画着冬日的雪景色。  

几房丫鬟和官家站在周围,说这些奉承话语。  

忽然!  

王府的院墙上,一个身着黑羽卫服侍的男子冒出来,三个大步跃入亭子里。  

赵楷茫然回头,长刀已经贯入了胸腔。  

赵楷满眼错愕,连惊惧都没有露出,男子便抽刀而走。  

“啊——”  

丫鬟的惊叫声传遍王府。  

赵楷茫然的看着胸口的窟窿,晃了晃,倒了下去。  

同一时刻,太子赵恒正在茶舍内,与诸多王侯子弟闲聊,款款而谈,评价着曹华杀童贯一事的可能结局。一名身着黑羽卫服饰的男子,从门口进入,在众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之时,来到赵恒的身后,抽刀抹了赵恒的脖子,转身便离开了茶舍。  

众人惊愕之下,过了许久,才尖叫起来。  

“啊——”  

“大胆!”  

同样的场景,还有很多,几乎同一时刻,赵诘的十几个儿子,死在了汴京城的各个角落。  

黑羽卫造反的消息刹那在汴京城中炸了锅。  

报消息的人冲入宫门,却瞧见曹华正带着黑羽卫逃向侧方的建筑群,当下也不敢耽搁,直接就冲进了金殿,大喊道:  

“不好,黑羽卫造反了!杀了十余位皇子....”  

小吏冲入宫殿,猛然看见倒在龙椅上的皇帝,吓了一屁股坐在地上。  

诸多朝臣悚然,同样不少人跌坐在地上,不知该如何作答。  

曹华片刻之间,竟然把赵诘这一系杀绝了!  

连最有资历的臣子,此时都懵在当场。  

老亲王站起身,竟然不知该如何是好,所有人都把目光移到太后身上。  

“太后!太后...”  

头发花白的老太后,终于回过了神,轻轻叹了口气,杵着拐杖站起身,缓声道:  

“国不可一日无君,圣上和诸位皇子被奸人所害,照规矩,迎康王赵诘入京继承大统。  

曹华犯大逆之罪,罪该万死,派重兵围剿,绝不可让其逃出京城。”  

说完后,老太后便在宫女的搀扶下,步履蹒跚的消失在金殿后方。  

老亲王张了张嘴,却又默然无语。  

此情此景,竟和二十年前,先帝和太子暴毙如出一辙。  

只是雁寒清带队的御前侍卫,换成了曹华带着的黑羽卫罢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  

曹华在巍峨宫墙之间狂奔,黑羽卫不停用手弩火铳射杀冲过来的禁军。  

退路早已经清理干净,数百黑羽卫畅通无阻的进入太监居住的房舍,进入大内总管梁师成的居所。  

上了年岁的居所,已经在皇宫存在两百年,居住过无数一任大内总管,上一任的名字叫薛九全。  

居所的客厅内,一道暗门被打开,黑羽卫守在门口,已经在周围埋上的炸药。  

寒儿脸色冰冷,拉着曹华的胳膊飞奔,冲入了上了岁月的地道之中。  

曹华表情已经平静下来,奔跑之间,看着这条明显不是刚刚挖掘的地道,蹙眉道:  

“这条密道是谁挖的?”  

寒儿眼圈发红,努力克制着心里的情绪,只是拉着曹华在幽暗的密道中飞奔:  

“去年元宵....咱们离开京城之前....义父去煮汤圆,我去厨房帮忙.....义父和我说:‘华子以前不是以前的华子了,性子好,不争,做不来心狠手辣的事儿。圣上性子多疑,容易被人利用,时间一长必然起冲突,如果有一天,华子冲动把圣上杀了,你就带着李百仁,从这里进入皇宫,把你哥救出来’....”  

全力飞奔之下,很快来到密道的出口。  

从梯子上冲出,入眼便是一间老旧厨房,柴堆被搬开,所以陈设还是以前的模样。  

不大的院落中,正屋的大门开着,灵堂里燃着烛火,几个黑羽卫虞候正在抓紧最后的时间,在薛九全的灵位前做绝别。  

寒儿泪水夺眶而出,强行压抑着情绪,拉着曹华往外跑:  

“义父说当朝太后手段狠辣,他听命与太后,但不敢全信,这条密道是年轻时给自己留的退路,只是一直没用上....当日一别,义父知道自己活不到我们回来的时候。义父说这样也好,免得你知道了身世恨他,他不好交代......”  

曹华顿住脚步,吸了口气,在灵堂外磕了三个头,便起身带着黑羽卫翻身上马,冲向武安侯府,远处宫城已经传出了剧烈的爆炸声。  

踊路街上,诺大的武安侯府外,五百余名黑甲骑士骑乘大马,严严实实护卫在侯府的周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