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西蜀暗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簪子一出手,曹华便知道出事了,根本没有半点手感。  

果不其然,簪子没飞出多远便掉在地上,还惊动了屏风外的几人。  

虽然过程不对,但好歹也算制止了丫鬟的图谋不轨。  

被皇帝发现床下面有人偷窥,曹华心思急转,二话不说抓住了周公的衣领,想把周邦彦扔出去背黑锅。  

周邦彦好歹是名垂千古的大才子,岂能没点智商。这时候若是被发现藏在床底下,还听到了皇帝的那首歪诗,死可能不会,但必然被贬到某个穷乡僻壤郁郁终身。  

“曹都督,还请放小生一马。”  

周邦彦小声求饶。  

放了你我咋办?  

曹华眼神微凶,便要把这厮扔出去背锅。  

躺在外侧,想要把人弄出去真不简单,还没制服周邦彦,便听到赵诘气势十足的一声大喝:  

“曹华!”  

形势危机,曹华心念一动,咬了咬牙便接了一句:  

“在!”  

只见曹大都督随叫随到,直接从床底下滚出来,面色肃然以手指做剑,四处查看屋子角落,似是在寻找刺客。  

他这一出来,皇帝自然是懵了。  

以前都是曹华护卫在身边,他顺口喊习惯了而已,正想改口喊‘九奴儿’,哪想到曹华真冒了出来。  

这..都是些什么玩意?  

薛九全听见呵斥,已经迅速爬上二楼,从窗口进入,身轻如燕几乎没有声息。  

打眼看见义子曹华,也是愣在了当场。  

“华子,你...”  

“我...”  

曹华找了一圈没发现刺客,便躬身硬着头皮解释:“我...嗯...我今日听闻圣上出门,不放心便跟了过来,只是圣上嘱咐我好好修养,不想惊动圣上,才会在暗处护卫。”  

暗中护卫?  

暗中在床底下护卫?  

李师师满眼匪夷所思,暗道:这种漏洞百出的蹩脚理由,也想蒙骗当今天子?当天子是傻子不成?  

“原来如此!”  

赵诘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李师师张着小嘴目瞪口呆,又看向了皇帝赵诘。  

“不用害怕,曹华没有恶意。”  

赵诘以为李师师又受到惊吓,好言安慰了一句。  

李师师眨了眨眼睛,倒是不知该说什么了。  

赵诘点头微笑,本以为曹华受伤要休息几个月,今天才带着薛九全出门,没想到曹华这般忠心耿耿,竟然偷偷摸摸跟着过来了,心里...还有点感动。  

不过,站在窗户跟前的薛九全却是微微蹙眉。  

薛九全本就心疼这个义子,为了不打扰曹华养伤,根本就没让人通知曹华,这是假话。  

薛九全鹰隼般的眼睛扫视了屋里一圈,在李师师身上停留刹那便转开,欠身卑微道:“禀圣上,老奴今日还和曹华说过好好修养,不过老奴年老体弱反应也慢了许多,曹华不放心便跟来了。”  

事到如今,也只能为义子遮掩。  

面对两个亲信的话,赵诘自然是深信不疑,至于方才和李师师的对话,以前曹华都在旁边听着,没什么大不了的。  

“曹华,你倒是有心了,伤势未痊便好好修养不用急着出门。”  

“诺!”  

曹华诚恳点头,不再多做打扰,朝着门外走去,顺势抓住了丫鬟的左手,牵着往外离开。  

薛九全自不会打扰天子的雅兴,也同时出门。  

而丫鬟环儿,左边是让大宋朝野闻风丧胆的京都太岁,右边是十几年前让大宋朝野闻风丧胆的夜间天子。  

这两位执掌典魁司,用无数绿林义士的头颅铸就了今天的位置。  

而她一个西蜀反贼,正被两个阎王爷夹在中间。  

这个死法,还真是隆重。  

环儿脸色煞白,袖子中的茶刀压在胳膊上,被一只大手死死握住。  

她连晕过去都不敢,浑身僵硬动弹不得,几乎是被曹华托出了门外。  

对于一个小丫鬟的惊恐脸色,薛九全并不稀奇,没被吓死都算胆大。  

他走下楼梯后,才沙哑开口:“华子,你今天为何会在茗楼?”  

对于这个便宜义父,曹华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上次梁山匪寇入京,我和李师师打过招呼却出了岔子,今天过来询问一番,不曾想到被圣上撞见。”  

薛九全微微点头,借口倒也合情合理,沉默稍许,还是叮嘱了一句:“圣上对李师师有意,有些东西别乱碰。”  

此话意味深长,薛九全看着曹华长大,曹华又不是阉人,对男欢女爱岂能没有需求。  

只是貌美女子天下间多的是,不能因为女人和圣上产生隔阂。  

曹华没有解释,只是微微点头。  

“你回去好好修养,为父虽然年事已高,但护卫圣上还是游刃有余。”  

话落,薛九全便缓步回到了二楼,在门外躬身等候。  

-----  

曹华松了口气,拉着小反贼,来到茗楼一个雅间内,见左右无人走动,才把门关上。  

环儿面如死灰,站在屋里看着京都太岁的背影瑟瑟发抖。  

剥皮、抽筋、剔骨...  

各种传闻中的典魁司刑法在脑海中浮现,她今天肯定走不出这间屋子。  

而且她还是个女孩,能给李师师当贴身丫鬟自然不丑,死之前要遭受多大的痛苦,她根本想象不出来。  

自尽?  

她不会半点武艺,在京都太岁面前,那有机会干净利落自尽。  

人为刀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