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法海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白蛇和青蛇仗着自己的法术,拘来了四海龙王,召唤一大堆虾兵蟹将,围攻金山寺,最后水漫金山,逼迫法海放许仙。  

“大胆妖孽,雕虫小技,竟敢班门弄斧!”  

“大威天龙,大罗法咒,飞龙在天!”  

“巨浪滔天!”  

“水漫金山!”  

法海和白蛇、青蛇大战,越打越激烈,斗得地动山摇,洪水滔天。  

“啊~小青,我要生了~”  

斗法的关键时刻,白素贞要生产,注意力就分散了,法力控制不住那滔天洪水。  

那漫天的巨浪海水,冲向凡人的城池,冲毁农田,损坏房屋,洪水所过之处,哀鸿遍野。  

金山寺的和尚可就惨了,除了许仙外都挂了。  

“噗~”  

许仙刚刚被青蛇捞起来,刚庆幸自己活了下来,就发现胸口有把剑穿透了。  

青蛇把许仙给杀了!  

许仙卒!  

“蛇妖你!”  

“阿弥陀佛,在我面前,还敢行凶!看我收了你!”  

法海大怒,青蛇实在是太肆意妄为了,举起大罗金钵就要收了青蛇。  

“法海,你看看金山寺,看看那些凡人,都是你的错,金山寺的和尚都是你害的,你破了杀戒。哈哈~”  

青蛇狂笑一声,看向法海,没了畏惧,反倒是多了几分同情。  

法海愣了一下,回头看向洪水上的浮尸,顿时愣住了,心中十分惶恐。  

这些人虽然修为不怎么样,还只是凡僧。但那也是跟他同一个寺庙的师兄弟,何况自己为凡人降妖除魔,可如今却害死了这么多的凡人。  

罪孽,罪孽。  

“法海强渡他人为僧,有违佛门门规,又引起如此灾害,难逃其咎。吾以天帝之名,今日镇杀法海,以赎其罪。”  

威压三界的声音响起,一道剑光从天而降,直奔法海天灵盖而来。  

“我不服,大威天龙,大罗法咒,世尊地藏,飞龙在天,般若巴麻哄。”  

法海执念非常深,为人也很自负,不管你人是妖,是仙是佛,他都敢斗一斗。  

一条金色火龙盘旋而上,直冲飞来的金光,想要抵挡住着一股威压。  

“昊天印,收了!”  

出手的可是大罗真仙的天帝罗霄,在天上右手一番,昊天印射出一道封印光芒,将附着在法海身上的火龙给直接收走了。  

即便法海天资超群,不到三十岁就已经修炼到金仙后期,但跟大罗真仙比起来,还是差太多了。  

好似螳臂当车,法海的红色袈裟也没能够护住自己,剑光强烈的威压镇住了法海的行动,一剑捅破了红色袈裟,刺穿了法海。  

法海卒!  

“收!”  

法海肉身是死了,但是神魂并没有被人剑斩杀,反而是被人剑给封印带走了。  

法海的神魂落入罗霄手中,被封印在昊天印之中。  

得不到肉身,神魂也可以啊,以后还有用得着法海的地方。  

天帝罗霄出手太快了,直接一招就秒杀了法海,这让灵山如来根本来不及反应救援。  

“白蛇、青蛇水漫金山,虽事出有因,然致洪水泛滥,百姓受灾,因果缠身。吾以天帝之名,镇二蛇妖五百年,以赎其罪。”  

昊天印一照,将青蛇和白蛇同样给封印了起来。  

“九龙证道决!”  

天帝罗霄击败了几个主角,赶忙运转九龙证道决,气运白龙飞出吞噬了白蛇、青蛇、法海的天道气运之力,气运白龙壮大到六丈六,飞入罗霄体内。  

罗霄的法力修为更加浑厚了。  

“水退!”  

“还阳!”  

天帝罗霄大袖一挥,令洪水退去,将那些凡人救活。  

至于那些倒塌的房屋,毁坏的城池,那就不管了,这也是他们的劫难。  

“拜谢天帝!”  

“拜谢天帝!”  

“天帝万寿无疆~”  

被救治的凡人大喜,纷纷向天上天帝跪拜道谢。  

“此乃妖孽为祸天下,也是尔等的劫难,如今劫难已过,尔等好好建设家园。三十年内,此地风调雨顺。”  

罗霄想了想,还是允诺此地百姓一些好处,好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恢复生产。  

“天帝仁慈~”  

“天帝圣寿无疆~”  

“感谢老天爷~”  

在农业时代,风调雨顺,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丰收,纷纷感谢天帝。  

罗霄趁机收了一小波功德,虽然可有可无,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阿弥陀佛,许仙乃我佛门之人,其子由我佛门收养教导。”  

一声佛号响起,一只佛掌抓向白素贞刚刚生下来的儿子,一开口就要打上自己佛门的烙印。  

“不可,此子之母白素贞乃我门下弟子,他便是老身的徒孙,合该老身收养。”  

一只拂尘甩了过来,一道白光挡住那佛掌,一根白绫就要卷走白素贞的儿子。  

先前许仙已经提前起好名字了,他儿子叫许仕林,希望儿子能够走上仕途,考中状元,扬名立万。  

当白蛇、青蛇、法海都被天帝镇压之后,许仕林便变成了气运之子,获得了天道气运之力加持。  

虽然是半妖之体,但也是极好的修炼天资。  

这不,如来佛祖和黎山老母直接出手抢夺许仕林。  

“放肆,许仕林乃我天庭文曲星转世,自然归我天庭,尔等方外之人,不能插手!”  

罗霄也不愿意放弃这么一个良才美玉,培养一番,未必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