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7【我是神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以普通人的身份,实在是护不了贾家周全。既然如此,项南决定摊牌了。  

他随后便搁下《中庸》。反正不用科举,看这些也没用。  

见他学习只有三分钟热度,晴雯、麝月、碧痕都抿嘴笑了起来,袭人则是不易察觉的叹了口气。  

项南跟着洗漱宽衣,上床休息。  

袭人还贴心的用手帕将通灵宝玉包好,放在他的枕头下面。  

一则避免遗失,二则明天戴的时候,不会凉了脖子。  

众人随后也都各自安歇。  

唯有林黛玉默默垂泪,为的是思念远方的父亲。  

时间一晃来到三更天,刚交子时,忽然之间,就见碧纱橱外金光万道,比白昼还要亮堂,不禁让她吃了一惊。  

跟着又听到悠悠荡荡、悦耳动听、心旷神怡的音乐响起,犹如仙乐一般空灵、优雅。  

此时袭人、莺儿也已惊醒,只见项南身上正射出亿万道金光,令人不敢直视。  

随后只见他居然飘了起来,浮在空中,更是穿墙而过。  

“…”见此一幕,袭人、莺儿张大嘴巴,都不敢吭声。  

透过窗纸,就见项南越升越高,很快就已升至半空,射出的万道金光,将整座京城都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一时间,不管是城中的达官显宦,还是城外的平民百姓,见此一幕全都惊得目瞪口呆,更有甚者直接下拜,认为肯定是神仙下凡了。  

贾母、贾政、贾赦、贾琏、贾珍、贾蓉等一众人此时也都被纷纷唤醒,不约而同的披上衣服出门观看。  

就见项南站在半空之中,整个人如同小山一般高,周身都在释放金光,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圣洁无比,凛然不可侵犯的感觉。  

“阿弥陀佛!我的宝玉啊,你这是怎么了?”贾母不禁担心的哭道。  

王夫人也一边仰头看着天上,一边捻着念珠直念阿弥陀佛。  

贾赦、贾政、贾珍、贾琏等则是面面相觑,也都不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种景象是他们从未见过的,若说是撞邪,似乎不太像。若说是升仙,似乎也不像。真的是古古怪怪,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就在这时,负责巡夜的兵马司、锦衣卫、巡捕营、巡城御史、保甲火甲等也都闻风而动,齐齐来到贾府近前。  

只见他们手持利刃,明火执仗,各个威风凛凛,殺气腾腾。  

京城之中突然出现这等怪事,这些人负责京城的治安,自然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随后便有下人来报,五城兵马司指挥使,锦衣卫统领,巡捕营总兵,巡城御史李大人等在外面叫门。  

再听到门外哗啦啦的马蹄声,以及此起彼伏的敲门声、吆喝声、喊杀声,越发唬得贾府众人胆战心寒,脸色都吓白了。  

自从贾家追随弘光帝起兵以来,六十余年都是安享荣华富贵,哪里会遇到这种兵丁上门的事。  

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而就在此时,却见项南手一挥,霎时间,无数刀枪剑戟就都被吸上了天空。  

跟着这些兵器就在他眼前,头一点一点的,就像在向他下拜一般,把所有人都看傻了眼。  

“仙子飘然下九天,云袍袅袅舞风前。  

松间漫步星辰近,石畔闲吟日月怜。  

心向蓬莱追鹤影,身离尘世逐鸥翩。  

清欢未许凡情扰,笑看繁华似幻烟。”  

却听项南当空吟诵道,随之那些刀枪剑戟,便都飞回了各人的手中。  

只是如此一来,那些巡城司、锦衣卫、巡捕营的人,却都不敢再出手了。  

因为他们既不知道兵器是怎么脱手的,也不知道兵器是怎么回到自己手中的。  

以项南所展现的本事,刚刚还兵器时,只要调转方向,他们这些人全都得死。既然如此,他们哪里还敢放肆。  

“不许侵扰贾府,否则杀无赦!”项南朗声说道,声音宏大之极,如洪钟大吕,震得屋瓦、窗棂都轰轰作响。  

随之,项南便飞回贾府,落地之后,身子也恢复到以前大小。  

随即他来到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人跟前,盈盈下拜,口中说道,“老祖宗、父亲、母亲,我本是天上的仙人下界。  

而今机缘已到,记起前尘往事,一时情不自禁,所以滥使法术,惊扰到了大家,实在不好意思。”  

“仙人?!”众人一听,纷纷惊愕。  

但以项南刚才所展现的本事,诸如腾云驾雾、大小如意、声如洪钟等等,倒也的确是神仙的能为。  

只是贾府忽然多了个神仙,不知道是福是祸,一时间大家都很是为难。  

“这…这…”尤其贾政,更是愁得紧皱眉头。  

刚刚儿子造出这么大声势,连兵马司、锦衣卫、巡捕营、巡城御史等都惊动了,甚至恐怕宫中的皇上都知道了,这可怎么办才好?  

就在这时,又有下人来报,宫中的夏太监来传旨。  

贾政一听,忙要开中门接旨。  

项南却是不慌不忙,起身说道,“告诉他,今夜夜已深,老爷休息了,不便见客。让他明日再来吧。”  

“什么?!你这畜生,休得放肆!那是六宫都太监,奉得是皇命,宣的是圣旨,怎么能拒之门外。”贾政一听,立刻喝道。  

“别说他只是六宫都太监,就算是皇帝亲临,要不要见他,还得看我高兴。”项南不屑的道。  

皇帝自己又不是没做过,只要高兴,五大洲的皇帝自己都做了,区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