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0【彰显神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莫尔纳随后也听说了项南展现神迹,单枪匹马,就收服了两万五千大军的消息。吓得他都没敢再停留,立刻率领两万大军返回赛姆纳,根本不敢与项南抗衡。  

回到赛姆纳,拥有两万大军的他,好歹还算是一方之主。但没了这两万大军,他就什么都不是了。  

项南得知此事后,微微一笑。  

对他来说,这些人不过是跳梁小丑,随便吹口气就能破得了,根本没什么了不起的。  

要不是他现在信奉道教,不愿意多造殺戮,给自己积累功德,他一个“万剑归宗”,就能把这些人全部殺了,一个不留。  

因此项南没有命旗下的将军追击,而是任由塞提一世和莫尔纳逃跑。  

他自己则专心致志的筹备他与安苏娜的婚礼。  

半个月之后,项南在底比斯城,正式跟安苏娜举行婚礼。  

为了筹备这场婚礼,项南特地命人重新修葺了王宫,所有历代法老的标志都被除去,所有的破损处重新整修,就连外观都用白灰重新粉刷。  

使得整个王宫一片圣洁的白色,因此又被百姓们称为“白宫”。  

在这新修缮的王宫中,项南和安苏娜举行了婚礼。  

婚礼十分的隆重且盛大,王宫之内张灯结彩,载歌载舞,热闹之极。  

而且项南不只自己高兴,还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原则,恩赏底比斯城中的百姓。  

按照人头算,每人分到两哈努小麦,相当于一升小麦,约三斤;一壶油,约十德本,相当于二斤油;以及五德本的肉。  

这让百姓们都非常高兴,由衷的称赞项南是真正的神,是最好的神,是他们所有人唯一的真神。  

项南得知此事,微笑不语。  

他早知道,百姓们才不管谁是谁,他们只关心自己的肚子。谁能让他们填饱肚子,谁才是真正的神。  

否则就算是真神下界,百姓们却依旧过得苦,也照样会被他们背弃。  

婚礼之后,项南准备和安苏娜到乞力马扎罗山度蜜月。  

在他们出发度蜜月之前,项南来到尼罗河边,取出科特尔斯之剑,对准河中的几艘小船,“将它们变成千吨巨舰”  

刹那之间,河中的几艘小船全部集体变形,由单桅帆船迅速变大,变长,成长为之前的数十倍之巨,停在河中宛如庞然大物一般。  

见此一幕,在场众人全都傻眼。  

“神迹啊神迹!”  

“真神啊,真神!”  

“伊莫顿是我们的神!”  

众人无不纷纷跪地,高呼着项南的名字。  

“你们乘船沿河上下,传播我的神名,抓捕我的敌人,但不许滋扰我的百姓。”项南吩咐将领道。  

将领点头同意,随后率军登船,沿河上下。  

古埃及跟现代埃及一样,人口分布都是细长型的,就汇聚在尼罗河的沿岸。  

因为除了尼罗河沿岸之外,埃及其他地方基本都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漠。水是生命之源,人们自然都沿河而居。  

所以顺着河流走,基本就能平定沿河两岸。  

而大军两万五千的兵力,要平定沿河两岸不算难。  

因为古埃及总兵力不超过八万人,还分散在沿河两岸各军事据点,每个据点多得一两千,少的也就百十人。面对两万五千大军,根本没有抵抗的资本。  

何况项南彰显出的神迹,早已借助底比斯商人的嘴,传遍了埃及各地。  

现在人们都相信,项南是神的化身,神的使者,是神在地上唯一的代言人,是万王之王,众生的主宰。  

因此敢于反抗的人,少之又少。  

随着几艘大船分别驶往南北双方,项南也和安苏娜乘坐飞毯,前往乞力马扎罗山度蜜月。  

第一次乘坐飞毯,在天空飞翔,安苏娜都惊奇不已。  

“天呐,真的没想到,我居然也能飞上天”她惊喜地向项南道。  

她还是第一次飞上天空,在天空中俯视,那些宫殿、豪宅、民居全都变成方格,人和动物都变成了蚂蚁大小,真是太有意思了。  

“没什么了不起的,只要我想,怎么样都可以。”项南点头笑道,随后指挥飞毯朝乞力马扎罗山飞去。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东非,距离底比斯约六千里地,因此他们在飞毯上飞了一天才差不多抵达。  

好在飞毯是用波斯羊毛织就的,既厚实又亲肤,无论坐着,还是躺着都非常舒服。  

而且飞毯上还有防风符文、恒温符文等,不用担心在天上飞时,会感受到狂风、寒流等灾害。  

项南更取出赫奇帕奇的金杯,无论安苏娜想吃什么,喝什么,只要说出来基本就可以吃得到。  

因此两人在飞毯上吃着香酥羊排、烤肉串、鸡肉、卷饼和水果,一路吃、一路喝,一路欣赏沿途的美景。  

“没想到南方还有这样富饶的地方,我们应该集结大军,把这片区域也给占了。”安苏娜看着下方的土地道。  

项南估计这里是南苏丹、埃塞俄比亚那块儿。  

相比埃及的遍地黄沙,这边自然环境的确好很多。这里有草原、雨林、高山、湖泊,像著名的东非草原动物大迁徙,就是在这边。  

古代埃及人之所以没来占领这儿,一是因为受到地理的限制。  

埃及南部就是努比亚沙漠,努比亚沙漠是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面积为六万一千平方公里。  

在沙漠之中仅有少量绿洲点缀,一千平方米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