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4【隐仙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项南用一尊巴掌大的金佛,平息了姐姐钟君的怒火。  

而余大海那边,却因为黄金的事,而陷入了不小的争议。  

现在全港的人都认为,是余大海偷走了酒井少佐的黄金,所以他才会被酒井少佐缠上的。  

而酒井少佐的黄金,是他在港岛烧杀掳掠来得。因此余大海必须要交出黄金,还给所有的港人。  

另外,还有一位名叫陈桂香的女子,直接到警局报案。说余大海是汉奸,当年率领东瀛兵把她老公抓去了集中营,趁机霸占了她们家的家产。  

这则丑闻引得全港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令得余大海焦头烂额,好不心烦。  

更让他头痛的是,受到丑闻的影响,他的米铺、银楼、绸缎庄,生意都变得非常惨淡。很多人宁愿多走几步路,甚至多花点钱去别家铺子买,都不愿意到他家来消费。  

如此一来,他自然损失不小,短短几天,就少赚了上万港币。  

所谓不赚就是赔,对把钱当命根子的他来说,这就是最不可容忍的事。  

与此同时,毛小方的道堂也正式宣告落成。  

原来在他们师兄弟出名之后,港岛不少有钱人都愿意结交二人。  

因为港岛人大都信风水玄学,尤其越有钱的人就越迷信。  

而项南和毛小方是有真本事的,单是项南能驱雷掣电,就已经让他们心服口服。  

他们也愿意结交这样的高人,到时候,万一有个家宅不宁,小人作祟,生意不顺之类,都可以请高人参详一二。  

所以他们表现的非常慷慨,不仅愿意免费把房子租给毛小方,甚至免费送给他都行。  

不过毛小方没占这种便宜,他按照市价买下一栋房子,然后用它做了天道堂的道堂。而道堂名称,也取名为“隐仙堂”。  

因为张三丰张真人,在元末明初得道之后,就一直隐遁不出,多次拒绝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的召见、封赏,因此被世人称为“隐仙”。  

隐仙堂开张当天,项南也如约邀请了大批记者前来采访。  

除了各大媒体的记者之外,港岛那些有钱人也挤在门前,准备烧头一炷香、添第一盏香油。为此还不惜早早地派人来占位置。  

“哇,开巴士公司的黄家都来了。”  

“开的士公司的胡老板也在。”  

“这还不算新鲜的,看那儿,船王都派儿子来了。”  

记者们纷纷感慨道。  

今天隐仙堂开幕,港岛的豪门阔佬儿几乎都派人来了,还真是捧场。  

“各位传媒界的朋友,各位乡亲父老,先生女士,大家好!”项南随后笑着招呼道,“今天是我们隐仙堂开张的大喜日子,欢迎大家莅临,真是不胜荣幸。  

我们隐仙堂创办的目的,不仅为了弘扬祖师爷传下来的道法,更是为了济世救人,扶危济困。  

我们在此向大家保证,在一方爱一方。守一方热土,护一方百姓。我们隐仙堂,一定会保港岛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听他这么说,众人都一起鼓掌。  

“好,吉时已到,请师兄揭匾。”项南随后又带头拍手道。  

众人也都跟着拍手。  

随即就见毛小方一个起跳,轻松跃起两米多高,一下就将牌匾上盖的红布接了下来。  

就见牌匾上蓝底金字,铁画银钩,正是大大的“隐仙堂”三字。  

而见毛小方身手如此利落,在场众人也不禁都拍案叫好。  

“诸位请进”揭匾仪式结束后,项南随即将门口众人放了进来。  

门口众人顿时一拥而入,争着抢着烧头香,添香油。项南拿眼一打,隐仙堂刚刚开张,就已经有了上万元的香油钱。  

“各位记者朋友,请来这边拍照”项南正准备招呼记者们拍照留念,就在这时,却见钟君带着何带金、紫薇、阿婵等人走了进来。  

“姐姐,你来做什么?”项南见状,微微一愣。  

“各位,这位就是七姐妹堂的钟君钟师傅。”何带金这时大声说道,“钟邦就是我们师父的弟弟。”  

“哎呦,原来是姐弟啊。”  

“钟师傅到底是谁的徒弟啊?”  

记者们都是一愣。  

“我是毛道长的师弟。”项南立刻澄清道。  

“你跟了毛小方才几天,他能教你多少道术?”钟君立刻道,“诸位,其实我弟弟的道法,都是跟我学的,我可是茅山神宫派的传人。”  

“原来钟师傅是茅山道士,失敬失敬。”  

“茅山派我都听说过,比天道派名气还响。”  

记者们纷纷信以为真道。  

“各位不要误会,我是天道派传人,不是七姐妹堂的人。”项南再次澄清道,“七姐妹堂堂主只是我姐姐,不是我师父。”  

“臭小子,你跟我分的这么清楚?”钟君见项南一口否认,死命撇清跟自己的关系,顿时气急败坏的道。  

“姐姐,我知道你想拿我当幌子,但是我知道你不学无术,弄虚作假,我不能让你借我的名义骗人。”项南也开门见山的道。  

他可以直接给钟君钱。钱对他来说是小意思,但钟君坑蒙拐骗,却有可能真的害人。  

“你敢说我不学无术,弄虚作假?”钟君顿时气道。  

“姐姐,你本来就是么。”项南点点头道。  

“哇,钟师傅,你姐姐真的是不学无术,弄虚作假么?”记者们见他们姐弟俩居然吵了起来,顿时都大感兴趣。  

“哎,各位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