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5【信仰之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之后项南一边自己练功,一边帮女神教会、猴神教会传教,一边跟伊丽莎白过着小日子。  

一年期满,他从科莉布索那儿得到了百分之一的纯洁灵魂。  

灵界虽然没有时间概念,但凡间却有,因此科莉布索、恰克巴巴通过与凡间的交流,自然也知道时间的流逝。  

这百分之一的纯洁灵魂,也有一万多,聚在一个瓶中,显得相当耀眼璀璨,就像一个上百瓦的灯泡一般。  

一个人的灵魂微如萤火虫,一万多只“萤火虫”聚在一起,亮度可想而知。  

项南随即将瓶口打开,但没敢一次性放出全部灵魂,只是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百多。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  

随后,他通过魔法阵开始吸收这些灵魂,顿时大量记忆涌入他的脑海。  

虽然这些灵魂都经过净化,但净化之火不会完全清除他们的记忆,只会清除那些邪念、恶念,因此还有大量记忆留存。  

这些记忆有些是好的,有些是无聊、无意义的琐事,如今全都涌入了项南的脑海。  

好在项南灵性够强大,倒是没有受太大冲击。  

只是这么多纷繁复杂的记忆,的确带给他不少的压力。  

毕竟一百多人的记忆,男女老少都有,各样身份、各样职业、各样文化,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全都被他记住,就像地震后的图书馆,所有书籍都混在了一起,实在是太乱了。  

“大部分记忆都是无用的,索性全部锻打出去吧。”项南想道。  

锻打冥想法就是冥想有一把大锤敲打灵魂,将灵魂中的杂质去除。而这些无聊的记忆就是杂质,保留它们实在没有用处,应该全部去除。  

项南随即开始运用锻打冥想法。  

而在吸收了一百多灵魂之后,项南的灵魂得到了些许加强,所以锻打冥想法施展更加自如。  

但灵魂越强大,冥想出的锤子敲击力度也就越大,属于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然锻打的效果也更好了。  

没几天时间,项南就将那些无聊的记忆炼化的一干二净。但有些记忆就很不错,项南选择了保留。  

比如有位老者是位非常厉害的渔夫,曾经钓起过百斤重的金枪鱼。他的钓鱼技巧就很不错;  

有位年轻人是一位吟游诗人,擅长乌德琴(号称中东乐器之王、吉他之祖)和吟唱,他的弹奏和吟唱就很不错。  

有位女士擅长烹饪各种鱼类,光是虾就有百余种做法,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厨娘。她的厨艺就很不错…  

这些记忆对项南来说都有用处,尽管他本人已经算多才多艺了,但是正所谓艺多不压身,多掌握一些记忆并无坏处。  

之后的一段时间,项南陆续将上万灵魂吸收殆尽。  

他的灵性增了约三分之一左右。除此之外,也学会了千百种各式各样的技艺,音乐、舞蹈、烹饪、打渔、捕猎、造车、盖房…可以说是大有收获。  

而这段期间,女神教会的势力也是越来越大。不只是信徒数量增加,更关键的是凝聚力也在加强。  

之前女神教会虽然有神庙、有祭司,会定期举办一些活动,但是对信徒没什么约束力。民众爱信信,不信可以走,所以组织很松散,没什么号召力。  

就像中國古代,民间信仰关公的很多,就连洪门、青帮都拜关二爷,关二爷诞辰还会举办活动庆祝。但是几乎没有哪个组织,打着关二爷的旗号造反。  

但是经过项南的改革之后,女神教会的凝聚力大大加强,信徒只要入了教会,基本就不要想着叛教,因此他们只能虔诚。  

这样一来,女神教会组织力、号召力大大加强,真有登高一呼,群起响应的气势。  

也正因此,统治者们都开始恐惧女神教会,开始采取各种办法打压、排挤、驱逐女神教会。  

不过他们受到东印度公司的教训,没敢明目张胆的砸毁神庙,抓捕祭司、信徒,但是暗戳戳的排挤、打压、驱逐,却仍然给女神教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阻力。  

项南得知此事之后,知道女神教会的发展陷入了瓶颈。  

如今女神教会信徒已将近两亿人,而全球的人口也就八亿左右。  

剩下的人口绝大部分都是基覩教、天方教、印度教和佛教等宗教的信徒。而这些宗教都已经与权力高度结合,甚至很多都被统治者定为了国教。  

比如欧洲绝大多数國家的国教都是基覩教,无非天主、东正、新教的区别;中东的國教基本都是天方教;而天竺人基本都信奉印度教。  

中土的道教、佛教也有极广的受众,虽然都没成为國教,但是都很受统治者的喜爱与支持。  

因此女神教会要想再继续发展,也必须要掌握世俗的权力。而要想跟其他宗教争夺权力,就势必会爆发冲突。  

因为掌握权力的人,不会轻而易举的把权力让渡出来。不经过激烈的反抗,没人会把到手的权力分给别人。  

不过在引发冲突之前,项南还是先询问了科莉布索,“如果要是女神教会跟其他宗教起了纷争怎么办?”  

“什么样的纷争?”科莉布索疑惑的问道。  

“信仰之争。类似于当年的十字军东征。”项南解释道,并将如今女神教会遭打压的事讲了一遍,“现在信众基本已经瓜分完了,要想再增加信众数量,就只能跟其他宗教竞争。而这样一来,就很难不引发冲突。”  

“原来如此。”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