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最佳拍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项南在山丹马场待了三天,就当是来旅游了。  

拍戏的时候,他就在一旁坐着看着,跟谢缙导演学点导演技巧。  

收工之后,就和丛姗一起,在草原上策马奔腾。  

“宁伟,没想到你马骑得那么好。”见项南在马背上坐得那么稳,骑得那么快,丛姗都很惊奇。  

她是为了拍《牧马人》,特地跟当地牧民学了骑术。为了学骑术,她都不知道摔了多少回,吃了多少苦头。  

但没想到,项南一来就会骑马,而且还骑得这么好,让她都很惊讶。  

“我习武出身,从小就练扎马步。扎马步,就是要扎出一匹马来。”项南笑着解释道。  

但其实他之所以会骑马,是在《太极张三丰》里学会的。古代没有汽车,要出远门只能骑马。  

项南贵为道教总领,深受嘉靖宠爱,多多赏赐宝马良驹。也因此项南的骑术也很不错,不夸张的说,比马戏团的还好。  

在山丹玩了三天,项南随后告辞。  

他现在是真功夫影业的老板,关系着上百人的衣食,不能够太任性了。  

丛姗也只得跟项南分别。  

“等这部电影杀青,你回到学校之后,记得要小心你那些同学。”临别之际,项南叮嘱道,“为人别太实心眼儿,要懂得拉一派,打一派,别让自己太被动。”  

丛姗点了点头。  

项南从山丹回到京城,再搭乘飞机返回香江。  

回到香江时,刚好是王精的《千门八将》正在上映。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千门正将之子为父报仇,集结千门八将,共同对抗賭魔的故事。  

其中既有賭术,又有千术,既有美人计,又有计中计,故事精彩,情节曲折,因此推出后颇受欢迎。  

如今上映两周,累计票房已超过四百万港币。相比其八十万港币的投资,可以说是大赚一笔了。  

项南都感慨王精真是人才难得,光是这一年,就为他赚了至少一千万港币。而这可是八一年的一千万,比新世纪的十个亿价值还高。  

另外,《千门八将》的几位主演,如周润發、锺楚红、董伟、惠天赐、钟發、林政英等等,也因为这部电影大卖,而使知名度和人气,都上升了不少。  

尤其周润發,因为先后主演《千王斗千霸》、《花心大少》、《千门八将》等卖座片,已经完全洗去了票房毒药的恶名。  

相反,票房灵药的美名,却冠在了他头上,让他一时间风光无两。  

锺楚红也因为这三部电影,以及更卖座的《警察故事》,顺利由影坛新人,跻身为香江最具知名度的女星之一,比邵氏的井莉、恬妮、楚湘云等都要红了。  

“王导,这是二十万港币花红,奖给你的。”项南笑着将一沓钞票交给王精道。  

“这怎么好意思呢,宁先生,我已经收了片酬了。”王精连忙道。  

“收下,收下。”项南摆手笑道,“你帮我赚了那么多钱,这都是你应得的奖励。”  

“谢谢,谢谢您。”王精感激得道。  

有一个肯打赏员工,不吃独食的老板,真的太爽了。  

“不必谢我,我还要谢你帮我赚钱呢。”项南笑道,“怎么样,下部电影,考虑好了么?”  

“倒是有几个创意,宁先生再帮我选一下?”王精一听,立刻说道。  

项南帮他选得几个项目,个个都赚钱,这充分说明项南眼光之精准。而跟这样一位有眼光的老板,真的太棒了。  

要知道,不是每个老板都有眼光的。  

比如许冠文当年拿着《鬼马双星》剧本找邵爵士,希望跟他合作制片,票房一家一半。邵爵士觉得许冠文胆大包天,异想天开,居然敢跟他平起平坐,于是把他赶出了门。  

结果嘉禾的邹文淮相中许冠文的才华,毅然扶持他成立许氏影业,并投拍《鬼马双星》。结果许冠文居然破了李小龍的票房纪录,更成为香江喜剧第一人。  

嘉禾也在失去李小龍后,重新找到了票房支柱,再度站稳了脚跟。由此可见,老板的眼光有多重要。  

“不急,我有部电影,希望你能帮我拍。”项南摆手笑道。  

“跟您合作?!好啊。”王精一听,立刻点点头。  

项南算是香江电影巨星第一人了,年前推出的《警察故事》大卖两千多万票房,年中参演的《炮弹飞车》也拿下了九百多万票房,充分说明了他的票房号召力。  

也因此跟他合作,真的很容易取得高票房。如果能拍一部票房过两千万港币的电影,那他可就是香江商业导演第一人了。  

到时候,别说出名会有多风光,片酬都能多收十几万,可谓是一举两得。  

“那您想拍什么类型的电影?”王精好奇的问道。  

“动作片,肯定还是动作片。”项南点点头道,“不过跟《警察故事》类型不同,这次是动作喜剧片。动作方面我负责,喜剧方面你负责。”  

“好。”王精立刻应声道。  

项南随后将剧本交给王精。  

王精接过后,仔细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他对项南都有些肃然起敬。  

“宁先生,您的这部《最佳拍档》写得真是太好了。”他笑着恭维道。  

这部电影不仅有大场面,而且喜剧效果也很充足,他自问不输给他写得剧本。  

“识货。”项南也笑道。  

《最佳拍档》是新艺城八二年投拍的电影,总投资八百万港币,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