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7【贫寒生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下午放学之后,项南回到家中。  

他的家是一栋老旧的筒子楼,建于七零年代末,八零年代初,单位分得福利房。  

矗立了几十年,早已破败不堪,哪儿哪儿都烂。尤其楼上下水管破裂,常导致楼下水漫金山。  

楚天阔的爸爸、妈妈为此跟楼上邻居都吵了无数次,但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  

毕竟旧楼维修,需要大笔资金。而迄今还住在这种老旧筒子楼里的,基本都是没什么钱的穷人。  

所以就算吵破喉咙,拿不出钱来也没辙。  

回家之后,项南抓紧时间写作业。  

这对他来说,真的不要太简单,就像大学生做小学生的作业一样。  

不到一小时时间,写完所有的作业后,项南开始为家人做饭。  

楚天阔的爸妈九零年代末下岗,下岗之后,就在菜市场租了个摊位卖鱼获,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八点半,爸妈回到家。  

项南把饭菜端上来,一家人开始吃饭。  

吃饭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一边盘算着今天的收入,一边争论彼此的不是。  

诸如爸爸卖花蟹少绑两道皮筋了;妈妈卖皮皮虾时忘记往里兑水了;爸爸卖活鱼的时候忘记偷梁换柱了…  

言谈话语间充斥着坑蒙拐骗、锱铢必较。  

项南听得一个劲儿无语。  

生在这样的家庭,楚天阔还没崩溃,也算是他坚强了。  

吃完饭后,项南刷锅洗碗,随后回到自己屋子,掏出纸笔写下了第一行字——《鬼吹灯》。  

楚天阔之所以自卑,不敢和凌翔茜恋爱,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家境贫寒,使得他不敢行差踏错一步。  

就像同是贫寒出身的陈孝正所说的,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我必须让它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差池。  

所以,当他和凌翔茜牵手,被潘主任撞到时,他才会急于否认两人的关系,甚至将过错全部推给凌翔茜。  

在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时,也会担心错失入学机会,而不敢像林杨、蒋川、余周周那样弃考,去寻找凌翔茜。  

所以,项南要帮助楚天阔,首先就是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  

写小说是他的拿手本事,而《鬼吹灯》则是超级IP,吸金利器。  

它本是天下霸唱在零六年,于天涯论坛连载的小说。如今则是零四年,《鬼吹灯》还没出呢,所以对项南而言正是时候。  

项南飞快地写着,从九点钟一直写到十二点。  

随后洗漱、做八段锦,跟着上床休息。  

一觉睡到七点钟,起床,自己一个人吃饭。  

此刻爸妈早就出门上获了,卖鱼获重要的是渔获新鲜,所以凌晨四点钟,就要到码头上货,非常辛苦的生计。  

吃完饭后,项南换好衣服,搭乘公交上学,路上还给老年人让了个座儿。  

一路上他英俊的面庞,着实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目光。  

回到学校,进到班级。  

“天阔,听说了么,凌翔茜也要转文。”周末冲项南喊道。  

项南一愣,点了点头。  

“你听说了,什么时候?”周末诧异的问道,他还是刚知道的。  

“就刚才你告诉我的呀。”项南笑了笑道。  

周末拍手笑了起来,项南这回答太妙了。  

项南回到自己座位坐下,然后小声背诵英语单词。  

其实对他来说,这些单词根本不用刻意记忆,全都在他脑子里好好存着呢。  

可楚天阔是一班的班长,老师的心尖子,同学们的榜样,他也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学历努力上进,从不松懈,已经形成习惯。  

项南刚来,也不好贸贸然打破常规。  

何况他其实挺怀念这种什么都不用想,只需要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就感的日子。  

未来出了社会,多得是当牛做马,累个半死,却没有任何价值的事。  

期间,各科课代表收作业,一些同学来请教问题,学生会检查教室卫生…乱乱哄哄,一直到八点钟,上课铃一响,正式上课。  

现在是七月上旬,距离期末还七天。  

“有志转文的同学,尽快将文理分科表交上来。”张峰老师又提醒了一遍,随即开始上课。  

下课之后,余周周、凌翔茜都将自己的分科表交了上去。  

见他们两位都转文科,同学们不禁议论纷纷。  

“凌翔茜为什么要转文呀?”  

“逃避压力呗,你看她每天多用功,多刻苦,我们看着都替她累得慌。她转去文科班的话,还能捏几个软柿子。没准儿把保送名额都拿到手了。”  

“那余周周为什么也要转文呢?她也想去文科班捏软柿子么?”  

“她哪还用去文科班捏软柿子啊,理科班的硬柿子都被她捏软了。我想,她应该是觉得理科没挑战性了,所以才换个赛道玩玩。”  

大家伙儿信誓旦旦的议论道。  

凌翔茜听了,心中自然不爽。  

她的成绩是不如余周周,但是也没有说得那么差。什么转去文科班,就为了捏软柿子,说得她欺善怕恶,好像多小人似的,真是可恶!!  

“他们都这么样说我,弄得我都不想去了。”中午,在图书馆,凌翔茜又向项南诉苦道。  

“别生气。我听过一句话,别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项南笑着劝道,“他们背后编排你,是他们的不对。  

但你因为这些不负责任的话,就想放弃转文的计划,我觉得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