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7【黎山老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怎么出师不利?不是时辰有利于我么?”全真子摔了个骨软筋麻,忍不住抱怨道。  

“妖道,你是非不分,枉你还有那么一点修行!”白素贞呵斥道,“送客!”  

说罢,一施法术,房顶居然一下就被掀开。  

全真子师徒三人顿时像毽子一般,被远远地甩飞了出去。  

“娘子,原来你也是蛇…”项南惊讶的道。  

“相公…”白素贞哑口无言,片刻之后,方才点了点头道,“不错,我和小青都是蛇,我们一直在骗你。如今既然你已知道,我们也就不瞒你了。不过,你别害怕,我们是不会害你的。”  

“我相信。”项南点点头,“我们在一起,已经一年零两个月,你们要害我,根本不用等到今天。”  

“相公,现在你已经知道了真相。你要想离开,我绝对没有任何怨言。”白素贞又伤心欲绝的道。  

她已经爱煞了项南,如何愿意与他分开。只是她自己是蛇妖,又如何能够挽留得住。  

“我为什么要离开?”项南摆摆手道,“娘子,你对我有情有义。我许仙活了半辈子,跟你在一起的这一年时间,是我最快活的日子。  

我不管你是妖是人,我只知道,你是我许仙的娘子,我永远不会跟你分开的。”  

“相公…你说的是真的么?”听他这么说,白素贞大为感动,都不禁落下泪来。  

“自然是真的。”项南点点头,“娘子”  

“相公”  

二人深情相拥,看得一旁的青蛇,都觉得眼睛酸酸的。  

随后白素贞施法,帮小青排出体内的雄黄酒,小青也因此得以恢复人形。  

“姐夫,姐姐还真是没有选错人,你还真是老实可靠。”小青向项南笑道。  

“我许仙原本不过是个穷酸书生,承蒙娘子青睐,才能过上这样郎情妾意,富贵荣华的生活。”项南点头道,“娘子对我有情,许仙岂能无义。”  

“姐姐,我真羡慕你,找到这样好的人。”小青听罢,都感动的道。  

白素贞自然更是感动,再度落下泪来,“相公”  

“姐姐,你的眼睛怎么了,为何在滴水呀?”小青见状,好奇地问道。  

“傻瓜,这不是滴水,这是泪水。”白素贞摆手说道。  

“泪水是什么?”小青不解的问道,“为何我没有眼泪?”  

“当人伤心或感动到极点,才会落下泪来。”项南解释道,“所以有句俗话叫做,人不动心不落泪。”  

“原来如此。”小青点了点头,“但我还是不懂。”  

“这样也好,还不懂得眼泪是什么。”白素贞点了点头。  

“你还没有遇到让你心动之人,自然不知道泪水是什么滋味。”项南也点头道,“这样也好。情之一物,既让人幸福,亦让人痛苦。  

佛曰人生八苦,其中的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便都与情相关。所爱非人、求而不得、生离死别都是苦。小青,你不懂情,正好少了许多烦恼。”  

小青懵懂的点了点头。  

秘密说破之后,项南与白素贞、小青的关系,不仅没有疏远,反而越发亲昵。  

其实,这也是项南故意设计的。  

毕竟秘密还是说破比较好,藏在心中早晚会出问题的。  

“只是你们的秘密好说,我的秘密该怎么说呢?”项南犯愁道。  

白素贞、小青的秘密其实好说,只要自己不害怕,坚持跟她们在一起,那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但自己的秘密就不好说了。该如何告诉二人,自己的身份,其实是位金仙呢。  

“罢了,还是先别告诉她们了。”项南考虑之后,决定继续隐瞒,避免吓坏二人。  

毕竟人妖之间差别不大,都是活在红尘俗世之中。但是仙跟人、妖截然不同,完全是两个阶级。  

但为了掩饰自己长生不老的秘密,项南便向白素贞、小青询问修炼的事。  

原来白素贞曾经在黎山老母座下,听祂老人家宣讲过道法,学到一些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服气养神的法子。  

她自己修炼五百年之后,小有所成,又将道法传授给了青蛇。  

“原来娘子是黎山老母的高徒,失敬失敬。”项南钦佩的道。  

他知道黎山老母来头颇大。她是斗姆元君的化身,而斗姆元君是先天元始阴神,因其形相象征道体,故又称先天道姥天尊。  

斗姆元君在天界众神中地位极高。简单来说,她育有九子,长子便是勾陈大帝,次子便是紫薇大帝。  

黎山老母为祂的化身之一,自然地位也不弱。  

因此《西游记》中,黎山老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四圣试唐僧师徒四人时,黎山老母才能做文殊、普贤、观音的母亲。  

“实不敢当。”白素贞摆手道,“我只是远远听黎山老母讲过几日道法,连记名弟子都算不上,又哪里称得上高徒。”  

她要真是黎山老母的弟子就好了,可惜她只是听老人家讲过道而已。连旁听生都算不上,顶多算是个蹭课生,所以她不敢以黎山老母的弟子自居。  

“如果娘子能教教我就好了,这样一来,或许我也能够修炼有成,与娘子能长长久久在一起。”项南笑道,“不然再过二三十年,我都已经老了,娘子却依然明丽如初,我们岂不是要阴阳相隔。”  

“相公说的有道理。”白素贞点了点头,“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就将‘服气养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