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2【游湖借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项南见状,都暗呼“妖孽”。  

不过他到底是老司机,自然不会被这种小场面魅惑。  

顿时装作一阵惊慌,立刻起身来到船头。  

白蛇见状,心中越发得意,果然是老实人。  

随即,她拿起雨伞,同样来到船头,为项南撑了起来。  

项南伸手去接伞,白蛇却并未松手,一拉一扯之下,两人的手自然就挨在了一起。  

不过项南的手是温热的,白蛇的手却有一点冰凉。  

二人同立船头,同撑一把雨伞,共同度过湖去。  

项南身体僵直,全程目视前方,不敢看身旁的白蛇一眼。  

白蛇却偷偷瞄了他好几眼,越看越是心动,不愧是自己选中的老实人。  

片刻之后,船便靠岸。  

“要不要卸货?”码头工人上前兜揽生意,并放下了船板。  

“不用,送人的。”项南回道。  

“公子小心,船板滑呀。”白蛇松开撑伞的手,轻声提醒道。  

项南撑着伞,踏着船板,走上码头,忽然回头看了一眼,随后又走回船头,将手中的伞递了过去,“姑娘,这把伞借你遮雨…”  

他将手中雨伞递给了白蛇,忽然又尴尬的道,“啊,原来…你已经有伞了”  

就见船舱中正有两把精致的油纸伞。  

“盛情难却,多谢公子。”白蛇却将伞接过来道,“明日来寒舍拿吧。”  

此时,船夫已经将船撑离码头。  

“我家就在箭桥双花坊。巷口姓白的那户人家就是了。”白蛇连忙道。  

“箭桥双花坊巷口白府是吗?”项南扬声问道,随后又自我介绍道,“我叫许仙,钱塘人,是书院教书的”  

“姓什么?”  

“姓许”  

“钱塘人,教书的。”  

码头上的工人都围过来凑趣道。  

一看白蛇那妖媚的脸庞,以及项南那呆呆的模样,他们就知道这是一对痴男怨女了。  

项南目视着白蛇的船行远,随后才默默地转身回城。  

一夜无话。  

转过天来,项南专门在书馆请了假,随后拎着食盒前往箭桥双花坊。  

食盒里装得是几样江南点心,艾草青团、桂花糕、荷花酥、梅花糕之类。  

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已来到箭桥双花坊。  

离着老远,就能看到此处妖氛弥漫,阴气很重。  

来到近前,只见一座十分气派规整的院落,朱门绣户,草木葱茏,一看便是上等人家。  

不过项南是修道之人,自然知道这宅子是用妖法幻化出来的,当不得真。  

“箭桥双花坊…白府…”项南拎着食盒信步走来。  

就见白府周围撒了许多雄黄粉,还有一个老道士、两个小道士坐在门前。  

旁边还竖着一面幡,上写“茅山大师,降妖伏魔,全真子”。想来这位老道士,法号便是全真子了。  

“师父,有人。”小道士一见项南,立刻出声提醒道。  

“有妖怪才叫我嘛,有人不用叫我。”全真子正闭目打坐,一听不满的道,“叫他避开。”  

“此地有妖作怪,生人切勿走近。”小道士立刻上前阻拦道,“请你回避回避。”  

“请问这户人家出了什么事吗?”项南开口问道。  

“屋内有两条蛇精,她们在这儿探路。”全真子开口解释道,“这个房子和庭园是用妖术变出来的,你这个门外汉,速速离开!”  

“说的也是。好像没听说这一带有这么大的庭院呀。”项南点头道。  

就在这时,忽然原本晴朗的天空,又再度落下了瓢泼大雨。  

洒在白府周围的雄黄粉,被滂沱的雨水很快冲走。  

原来是白蛇知道项南已至门口,担心被全真子坏了自己的好事,所以施法破了他的雄黄阵法。  

“它能呼风唤雨吗?这只蛇精的妖术,要比我想像中的高啊!”全真子见白蛇竟能呼风唤雨,破除自己的雄黄阵法,顿时大吃一惊。  

项南也看得出来,全真子虽然有几分法力,但也不过才修炼了几十年。  

别说跟白蛇这种修炼千年的大妖相比,就算是跟毛小方、知秋一叶相比也是颇为不如。  

“事态严重,闲杂人等别挡在门口。”全真子随即叫道,“徒弟,小心应战!”  

“是,师父!”两位道童一齐说道。  

项南没理他们,径直上前敲门。  

“许仙就在门口,小青,忍着点,千万控制自己。”白蛇听到敲门声,立刻向小青说道。  

原来小青道行浅薄,连区区雄黄粉都禁不住,已经再度化为蛇形,露出了大半截蛇尾,正趴在地上不住吐着信子。  

“没时间了,我们杀进去。”就在这时,全真子抽出宝剑,大喝一声道。  

“别、别、别,刀剑无眼,小心伤及无辜。”项南连忙阻拦道。  

“滚开,不要挡路。”全真子眼盲心不盲,一把推开项南道,食盒都因此被打落在地。  

就在这时,一抔雨水当头泼来,登时将全真子师徒冲到一旁。  

“可能时辰对本道捉妖不利,我们先避一避。”全真子几乎被水冲个跟头,知道青白二蛇着实非同小可,当下收起小觑之心,决定好汉不吃眼前亏,先走为上。  

“是,师父。”两个道童应声道。  

“来,你也跟我走。”全真子上前抓住项南道,却因为目盲认不得路,径直往树上撞去。  

“你这瞎道士,路都看不见,哪来那么多大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